现在行为经济学大师,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纳曼,曾经提出过主观概率加权这一概念
意思是人在做决策的时候,可能会放大某一极小概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从而形成主观概率。
举个例子,当你手上握着一张两块钱的彩票时,你脑海中可能已经浮现了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可能性,豪车豪宅飞机游艇,还有下半生衣食无忧的生活。
彩票低廉的成本和超高的奖金设置,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放大了他的中奖几率,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经济越不景气,彩票的销量就越好。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就有一位罗马尼亚裔的奥籍业余数学家,凭借一个所谓的万能公式中了14次的彩票头奖,逼得两个国家都修改法律。
今天我们来聊聊彩票背后那点事。
斯特凡曼德尔是一位出生于罗马尼亚的业余数学家。上世纪60年代时,曼德尔在罗马尼亚的一家矿业公司做会计,每个月的工资就只有88美元。
这份工资还要养活妻子和两个儿子,曼代尔一家的日子过得是捉襟见肘。为了改善生活水平,曼代尔就想到了买彩票。
这个公式可以预测一组彩票中奖号码中的几个,从而将彩票中可能的数字组合从数百万个减到几千个。
60年代末,曼代尔号召了几个要好的朋友,根据他所发明的公式买下了罗马尼亚某彩票的最有可能的一些组合。没想到真的中了头奖,奖金高达78,000多罗马尼亚列一相当于19,300美金。
曼代尔个人分到了4,000美金,顶他好几年的工资了。
后来接受采访时,曼德尔表示,他是不会公开他的万能公式的,就像可口可乐永远都不会公开他们的配方一样。
可是后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让人不禁猜测,可能根本就不存在这样一个公式。曼德尔能中奖,靠的就是最笨也是最难做到的方法。
拿着靠彩票赚来的第一桶金,曼戴尔带着家人们移民到了澳大利亚墨尔本。起初他还是做自己的会计老本行,但安顿下来没几年,曼戴尔手又痒了,又想跃跃欲试买彩票了。
我们知道,在经典的彩票玩法中,彩民可以在一定的数字范围内随机选择数字,比如1-40之间选出来几个数字。如果开奖数字与你选择的数字完全一致,你就会赢得头奖。如果某次开奖无人中头奖,奖金则会被留在奖池里不断地滚存,直到有人中头奖为止。
当时一张彩票的价格约为一刀。曼德尔想到一种从1到40中选6个数字的彩票,一共会有383万多种可能的数字组合。如果奖池中的奖金累积到了1,000万,那么从理论上来说,买下所有的数字组合所花的钱要比中头奖的奖金少得多。
这样即使交了税之后,依然利润可观。
曼德尔认为自己发现了彩票行业的巨大bug,打算把自己的想法发展成一门生意。但是他还面临着两个问题
首先,购买彩票的巨额资金要从哪里筹得;
第二,如何把数百种不同数字组合的彩票都填写出来,要知道那时候彩票还是手动填写的。
不过曼戴尔很快就想到了这两个难题的解决办法。
要说这曼戴尔还真是个鬼才,他的日常工作是会计,能接触到不少钱来找他报税或者咨询业务的老板。
利用职务之便,曼戴尔说服了数百名投资者把钱凑到一起,创建了一个乐透集团,资金的问题就这么迎刃而解了。
80年代末,电脑开始走进普通人家中。
就这样,80年代末90年代初,曼戴尔的乐透集团在澳大利亚一共赢得了12次的彩票头奖。但很快澳大利亚的彩票管理局,就注意到了曼代尔的团队
为杜绝此类投机行为,澳大利亚当局修改了法律禁止个人批量购买彩票,也禁止电脑打印彩票。
眼看澳大利亚市场就快被自己给玩死了,曼代尔此时把目光转向了美国。
美国的彩票是由各州独立发行的,每个州的彩票玩法各有不同。
曼德尔最终锁定了弗吉尼亚州,因为那里的彩票规则是从1-44之间挑选6个号码,所有的可能数字组合是700多万个,而其他大部分州都是从1-54之间挑选号码,这意味着选出6个数字的组合数量高达2,500万个以上。
此外,弗吉尼亚州还允许买家无限量的购买彩票,也接受在家中打印彩票,这简直就是曼德尔彩票生意的理想沃土。
为了进军美国市场,曼戴尔又创办了一家新公司——国际彩票基金。这家公司吸引了2,000多名投资客,成功募集了900多万美元的资金。
曼黛尔又花了6万美金,将这重达几吨的彩票从澳大利亚墨尔本的仓库漂洋过海,送到了美国弗吉尼亚州。
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等待了。
1992年2月12日,这一天终于来了。弗吉尼亚州的彩票投奖奖金积累到了2,700万美元,是时候出手了。
远在墨尔本的曼德尔一声令下,他在美国构建了数十人的团队,开始带着彩票奔向不同的销售站点。
他们把打印好的彩票运到彩票站点之后,站点的工作人员需要一张张地对彩票进行处理,录入购买信息。
即使是从早忙到晚,到了最后关头,意外还是出现了。有几家彩票站点由于不堪重负,没能处理完曼戴尔团队运来的所有彩票。
也就是说,他们只买下了700多万种组合中的550万种,剩下的就只能看天意了。如果开出的投奖组合,不在曼德尔买下的550万种组合当中的话,那么他们将血本无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