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光长安网

面对越来越多的电信诈骗我们该如何应对,下面小编将带您走进电信诈骗。

什么是电信诈骗

电信诈骗的类型

2、刷卡消费

3、通知退款

4、虚假中奖

不法分子以公司庆典或新产品促销抽奖为由,通知受害人中了大奖,以兑奖须交所得税、手续费、公证费等费用为由,指引受害人将钱汇至其提供的账户。

5、低价购物

不法分子向受害人发送出售二手车等虚假信息,并以先交定金、托运费等费用才能进一步办理为由,要求向其提供的账号汇款,从而达到诈骗目的。

6、汇钱救急

7、引诱汇款

不法分子以群发短信的方式,将“请把钱存到**银行,账号***”等短信内容大量发出。有的事主收到此类诈骗信息时,自认为是催款的,没有落实真实姓名,便匆匆把钱汇入对方账号。

8、彩票特码

9、猜猜我是谁

10、骗取话费

11、冒充领导

12、高薪招聘

不法分子以高薪招聘“公关先生”、“特别陪护”等为幌子,要求受害人向指定账户汇入培训、服装等费用后即可上班,以此骗取钱财。

13、假冒熟人

电信诈骗的特点

1、犯罪活动的蔓延性比较大,发展很迅速

2、诈骗手段翻新快

3、团伙作案,反侦查能力非常强

4、跨国跨境犯罪比较突出

有的不法分子在境内发布虚假信息骗境外的人,也有的常在境外发布短信到国内骗中国老百姓。还有境内外勾结连锁作案,隐蔽性很强,打击难度也很大。

电信诈骗立案标准

一、刑法对于电信诈骗罪立案标准的认定

其中《规定》(二)由公安机关直接立案的诈骗犯罪,是集资诈骗、贷款诈骗、票据诈骗、金融凭证诈骗、信用证诈骗、信用卡诈骗、有价证劵诈骗、保险诈骗和合同诈骗共计九类诈骗案件。具体规定如下:“第四十九条[集资诈骗案(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个人集资诈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二)单位集资诈骗,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第五十条[贷款诈骗案(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第五十一条[票据诈骗案(刑法第一百九十四条第一款)]进行金融票据诈骗活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个人进行金融票据诈骗,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

(二)单位进行金融票据诈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

第五十二条[金融凭证诈骗案(刑法第一百九十四条第二款)]使用伪造、变造的委托收款凭证、汇款凭证、银行存单等其他银行结算凭证进行诈骗活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个人进行金融凭证诈骗,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

(二)单位进行金融凭证诈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

第五十三条[信用证诈骗案(刑法第一百九十五条)]进行信用证诈骗活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使用伪造、变造的信用证或者附随的单据、文件的;

(二)使用作废的信用证的;(三)骗取信用证的;

(四)以其他方法进行信用证诈骗活动的。

第五十四条[信用卡诈骗案(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作废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信用卡,进行诈骗活动,数额在五千元以上的;

(二)恶意透支,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

本条规定的“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三个月仍不归还的。

恶意透支,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十万元的,在公安机关立案前已偿还全部透支款息,情节显著轻微的,可以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五条[有价证券诈骗案(刑法第一百九十七条)]使用伪造、变造的国库券或者国家发行的其他有价证券进行诈骗活动,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第五十六条[保险诈骗案(刑法第一百九十八条)]进行保险诈骗活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个人进行保险诈骗,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

(二)单位进行保险诈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

“第七十七条[合同诈骗案(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二、司法解释中诈骗罪立案追诉标准规定

关于《刑法》第266条诈骗罪的立案标准:因诈骗罪是数额犯,行为人采用诈骗的方式骗取公私财物必须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才构成诈骗罪,予以立案追究。

在1997年新《刑法》实施前,最高人民法院于1996年12月18日颁布的《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司法解释),对于个人诈骗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和特别巨大”分别定为“2000元以上、3万元以上和20万元以上”。对于单位犯诈骗罪的,诈骗数额在5万元至10万元以上的和诈骗数额在20万元至30万元以上的,分别适用量刑。该司法解释中确定的诈骗罪量刑数额标准,一直到2011年4月8日由最高法院和最高检察院联合颁布的《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1〕7号)所取代。(以下简称联合司法解释)在1997年刑法实施后至今,随着经济和社会形势的变迁,《刑法》又陆续进行了多次修订。同时各种新型的诈骗活动猖獗,特别是利用电信、互联网、银行卡等相结合的诈骗团伙案件增多,此类案件涉及受害人众多,受害人、犯罪分子和作案工具都可能存在跨省、跨境甚至跨越国界的现象,社会影响恶劣。为适应新的形势,最高法院和最高检察院出台了上述联合司法解释。

联合司法解释中第一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同时第二款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电信诈骗罪量刑标准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第二条诈骗公私财物达到本解释第一条规定的数额标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酌情从严惩处:

(二)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医疗款物的;

(三)以赈灾募捐名义实施诈骗的;

(四)诈骗残疾人、老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的;

(五)造成被害人自杀、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诈骗数额接近本解释第一条规定的“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并具有前款规定的情形之一或者属于诈骗集团首要分子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第三条诈骗公私财物虽已达到本解释第一条规定的“数额较大”的标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且行为人认罪、悔罪的,可以根据刑法第三十七条、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的规定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

(一)具有法定从宽处罚情节的;

(二)一审宣判前全部退赃、退赔的;

(三)没有参与分赃或者获赃较少且不是主犯的;

(四)被害人谅解的;

(五)其他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

第四条诈骗近亲属的财物,近亲属谅解的,一般可不按犯罪处理。

诈骗近亲属的财物,确有追究刑事责任必要的,具体处理也应酌情从宽。

第五条诈骗未遂,以数额巨大的财物为诈骗目标的,或者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应当定罪处罚。

(一)发送诈骗信息五千条以上的;

(三)诈骗手段恶劣、危害严重的。

实施前款规定行为,数量达到前款第(一)、(二)项规定标准十倍以上的,或者诈骗手段特别恶劣、危害特别严重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其他特别严重情节”,以诈骗罪(未遂)定罪处罚。

第六条诈骗既有既遂,又有未遂,分别达到不同量刑幅度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处罚;达到同一量刑幅度的,以诈骗罪既遂处罚。

第七条明知他人实施诈骗犯罪,为其提供信用卡、手机卡、通讯工具、通讯传输通道、网络技术支持、费用结算等帮助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第八条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诈骗,同时构成诈骗罪和招摇撞骗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九条案发后查封、扣押、冻结在案的诈骗财物及其孳息,权属明确的,应当发还被害人;权属不明确的,可按被骗款物占查封、扣押、冻结在案的财物及其孳息总额的比例发还被害人,但已获退赔的应予扣除。

第十条行为人已将诈骗财物用于清偿债务或者转让给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追缴:

(一)对方明知是诈骗财物而收取的;

(二)对方无偿取得诈骗财物的;

(三)对方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取得诈骗财物的;

(四)对方取得诈骗财物系源于非法债务或者违法犯罪活动的。

他人善意取得诈骗财物的,不予追缴。

防范电信诈骗一、二、三

一、发案类型

根据现实发生、办案机关掌握及媒体报道等情况,总结电信诈骗案件类型如下:

(一)利用人们恐惧财产安全心理诈骗

(二)利用人们恐惧人身安全心理诈骗

(三)利用人们恐上、贪欲、疏忽心理诈骗

二、点评分析

三、应对策略

针对电信诈骗利用人们恐惧、贪欲、疏忽心理,以及发案的时空、技术特点,可采取相应策略加以防范。

(一)遇事别慌、克服恐惧、沉着应对——“理性”原则

(二)战胜诱惑、不捡便宜、不走捷径——“控欲”原则

(三)用心负责、仔细认真、杜绝大意——“踏实”原则

俗话说利令智昏,但有时候虽然无利人们也可能不清醒。如当人们做某些事时,心恰好处于一种飘飘然状态,稀里糊涂地就把事做出来了。事后回想起来鬼使神差一般。这是心情没有踏实下来的表现。如果做事时,用了心、认真负责的进行考虑,而无任何的大意,谨慎从事,就会很少犯错。骗子往往故意制造紧张气氛,利用人们慌乱着急或疏忽大意机会行骗,因此树立起一种踏踏实实做事的作风,对于防诈骗会是很有益处的。

主办单位:中共明光市委政法委员会地址:滁州市政务中心东九楼

Email:czshglzhb@163.com建议浏览器分辨率1440*900以上浏览本站

THE END
1.为什么彩票开奖号码,都是绝大多数彩民想不到的号?这个问题非常简单,彩票的宗旨就是做公益,不是制造富翁的加工厂。如果大家都买中开奖号码,那么遍地都是https://www.haian.com.cn/thread-1436936-3-1.html
2.豆瓣2060穿越回来的未来人KFK预言完整版22. 问:明天彩票买多少? KFK:我不会回答可能微观改变个人命运的问题。下同。 23. 问:你这个数据是怎么来的? KFK:全球人口的统计数据。 24.问:那时候空气质量会好吗?我们是不是第一大强国? KFK:空气没有更好。第一大强国在西方。 25. 问:你怎么知道豆瓣的? https://www.15um.com/2709
3.我想知道下一期的彩票中奖号码双色球我想知道下一期的彩票中奖号码,接下来唯彩看球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国福利彩票双色球的更多玩法及双色球的专家资讯推荐方案,如果你对此也感兴趣的话,赶紧过来看看吧。https://vipc.cn/tags/woxiangzhidaoxiayiqidecaipiaozhongjianghaoma
4.[虹桥客]2023097期彩票双色球中奖号码预测蓝号,不知道中不中红球三胆:10,24,31[中31],红球五胆:10,13,21,24,31[中31],杀一蓝:16[对],杀三蓝:06,11,16[对],推荐复式8+2[命中1+0],推荐12红+2蓝[命中1+0]。 [虹桥客]双色球第23097期最新预测 预测内容近7期准确率 红球号码定3胆:08,16,2143%7中3 http://www.78500.cn/ssqyuce/9643582.html
5.一人独中,中奖彩民:“我都不知道选了2注一样的号码”购彩当天,因为工作忙碌,王先生选号选得有些匆忙,在两家站点出票后,都不知道自己选了2注一样的“9+2”复式号码。当晚开奖,拿出彩票核对,才发现自己竟然意外中出2注头奖,总奖金高达1178万。https://m.17500.cn/art/detail/tid/10053218.html
6.m.dbw.cn/shehui/system/2016/06/02/057243450.shtml1千元买彩票大奖号码,不中奖全退款 骗局二 警方:既然知道大奖号码,他自己为啥不去买? 宝塔桥派出所最近接到一起买彩票被骗的警情。 据调查,嫌疑人通过随机打电话的方式,谎称公司在福利彩票中心有“熟人”,可以有偿提供彩票中奖号码。市民王先生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和对方深入交谈了起来。对方称双方将签订合同,王先https://m.dbw.cn/shehui/system/2016/06/02/057243450.shtml
7.购买预测后的彩票号码违法吗若这些诈骗所得已经被挥霍或消耗掉,那么被害人有权请求犯罪嫌疑人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赔偿。 以上是购买预测后的彩票号码违法吗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https://www.66law.cn/laws/2761616.aspx
8.转载丹尼特《直觉泵》精读笔记(直觉泵和其他思考工具)书评对于创新,想颠覆传统,最好先去了解它。09、古尔德的3种思考工具※不如说:暗示前后两者之不相容。虚假二分。故意堆积:堆积长句,制造歧义,起暗示效果。古尔德两步(这招厉害):第一步,制造一个靶子,然后驳倒它。第二步,把注意力转移到驳论的证据上。【扩展】拆解一下,是这样的:假设你的观点是 A 而对方的观点是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4083553/
9.女子中790万的彩票却拿不到奖金知道真相的她眼泪掉下来当晚,李小姐发现自己中奖790万余元。而她兑奖时,才发现覃某并没有真正帮她买这组号码,只是通过电脑P了一张已经买了彩票的图发给她。 气愤的李小姐马上报警处理。警方调查发现原来这个覃某已经不是第一次做这种事了,覃某曾伪造的假彩票共231张,彩票金额达3990元。 https://www.hntv.tv/yc/article/1/1275420563770314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