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史上规模最大的102家中央部门首次在财政部和中国政府网上开辟专栏,同步向社会公开了部门决算。除涉密部门外,中央部门由此已实现全覆盖和全公开。中国福彩中心和中国体彩中心作为初次公开部门决算的两支新军,首度向社会揭开了其财务状况的神秘面纱。
在中央本级连续第6度向社会公开部门决算之时,财政部对决算公开做出改进,在公开范围、公开内容和公开方式等方面同步突破,公众首次得以一窥绝大部分由第三方评价出的61个部门的项目绩效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其中21个部门还举例公开了具体项目评价结果。不仅如此,政府采购授予中小企业、小微企业的合同金额及所占比重也由百个部门首次公开接受公众检验。
□亮点
民生项目首晒绩效成绩单
社会公众对获取更多预决算信息的需求逐年增加,这次公开就重点新增了公开主要民生项目和重点支出项目的绩效评价结果,即首次公开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并对主要的民生项目和重点支出项目的绩效目标、工作情况、评价结果及应用等做出说明。
这次公开还新增了支持中小企业政府采购政策落实情况,即在公开政府采购工程、货物和服务支出的基础上,首次公开政府采购授予中小企业、小微企业的合同金额及所占比重。
统一平台“直播”决算公开
此外,财政部今年还加强了对中央部门决算数据的审核,提升拟向社会公开的部门决算数据可靠性。一季度财政部首次组织财政部驻各省市专员办对属地中央基层预算单位决算进行审核,发现和纠正了一些单位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等方面不规范的问题,提高了部门决算质量。
□释疑
公开绩效评价结果
让百姓看到花钱办了哪些事
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的小家,花钱就要讲究效益,这始终是相通的原则。而过去财政资金重支出但是轻效益,一定程度上存在突击花钱和花不到点上的问题。
数据显示,2015年中央部门纳入绩效目标管理的项目支出金额约2140亿元,比上年增长约60%,并已基本覆盖所有新增项目。而这次中央部门绩效评价项目涉及资金约1080亿元,比上年增长约18%。
为提高公信力,这次公布绩效评价结果的大部分中央部门,基本都由会计师事务所或咨询公司等第三方进行评价。
今年6月,财政部选择了部分项目绩效评价报告以参阅资料的形式,随2015年中央决算报告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审议,包括中科院2015年度“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项目绩效评价报告、文化部2015年度故宫博物院“古建整体保护维修”项目绩效评价报告、教育部2015年度“师范生免费教育”项目绩效评价报告等,涉及科研、文保、教育等重点民生领域。
按照公开工作有关要求,今年中科院、文化部、教育部和海关总署等将分别随部门决算公开上述项目绩效评价结果,其他中央部门也将参照公开本部门主要的民生项目和重点支出项目的绩效评价结果,总数将达到61个部门。这将让百姓真切地看到这些项目投资花出去解决了哪些问题,以及钱花的效益如何,达成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质量高低。此外,对于涉及公众的项目,还会专门有公众社会满意度调查一项。
不仅如此,今后包括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等也有望被纳入到绩效评价结果的公布范围内,最终除涉密项目以外的其他预算项目执行情况都将进行公开,并将鼓励地方政府部门也参照执行。同时,有关部门也会积极培育第三方评价机构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