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大全(1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目标:进一步掌握按比例分配问题的特征与解题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按比例分配问题的特征和基本解题思路。

教学难点:按比例分配问题的变形(总数和份数变化)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按比例分配问题的基本特征。

已知:总数量

各部分量的比

2、按比例分配问题的基本解题方法。

求总份数

求各部分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求各部分的量:总数×()()

二、基本练习

1、口答:

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5:4

男生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女生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母鸡只数是公鸡只数的1.6倍

母鸡只数与公鸡只数的比是():()

母鸡只数占鸡总只数的几分之几?

公鸡只数占鸡总只数的几分之几?

2、解答下列各题:(集体练习)

果园里共有桃树和梨树360棵,桃树与梨树棵数的.比是7:5。桃树和梨树各有多少棵?

小玲家共养了鸡鸭鹅三种家禽3600只,它们的只数比是18:11:7。三种家禽各有多少只?

三、变形练习

1、总数变化(板演讲评)

幼儿园买来5盒饼干,每盒60块。如果把这些饼干按2︰3分给小班和中班,中班和小班各分到多少块饼干?

李红期末考试语数英三门学科的平均分是90分,三门学科分数的比是11:9:10。李红同学语数英的成绩各是多少分?

六年级三个班共做好事180件,其中的是六(2)班做的,六(3)班和六(1)班做的好事件数比是4︰1,六(1)班和六(3)班各做多少件好事?

2、隐藏的比(独立完成、讲评)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与一个底角的度数比是3︰1,这个等腰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各是多少度?

四、形体知识中的按比例分配问题。

1、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40米,长与宽的比是3︰2,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2、一个长方体的棱总长是120厘米,长、宽、高的比是5:3:2,求这个长方体的体积。

五、善用份数

1、六(1)班小聪家养母鸡600只,公鸡与母鸡只数的比是3︰5,公鸡有多少只?

2、六(1)班小聪家养鸡600只,公鸡与母鸡只数的比是3︰5,公鸡和母鸡各有多少只?

3、小聪家养公鸡与母鸡只数的比是3︰5。已知公鸡比母鸡少600只,小聪家养的公鸡和母鸡各有多少只?六、溶液中的比

配制一种药液,药粉和水的质量(重量)比是1︰50。

①配制1020千克这种药液,需要药粉和水各多少千克?

②5千克药粉要加水多少千克?可配制成多少千克药液?

③500千克水中应加多少千克药粉?

七、练习巩固(独立完成)

1、小金看一本故事书,已经看了60页,这时已看的页数与剩下的的页数比是4:9。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2、一种三丁包的馅是由猪肉、笋干、豆腐干按5︰3︰2配制而成的。

①配制60千克这种馅,需要猪肉、笋干、豆腐干各多少千克?

②如果用18千克豆腐干配制这种馅,需要猪肉、笋干各多少千克?

③如果猪肉、笋干、豆腐干各有30千克。配制这种馅时,要使笋干正好用完,猪肉和豆腐干多了还是少了?多(少)多少千克?

八、巧思妙想(辅导讲解)

A:小春身上带的钱比小杰多10元,如果小杰的钱用掉50元后,小春与小杰钱数的比是7︰4,两人原来各有多少钱?

B:小春身上带的钱比小杰多10元,如果小杰给40元钱小春后,小春与小杰钱数的比是7︰4,两人原来各有多少钱?

C:甲乙两个自然数的和是473。如果甲数末尾去掉一个0,那么甲乙两数一样大。甲乙两数各是多少?

教学内容:教材65—66页。

教学目标:

2、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公式求圆的直径和半径。

一、情景引入,回顾再现

1、同学们,我们研究了圆的周长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利用圆周长公式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2、提问:什么是圆的周长?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是什么?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1、计算下图的`周长

2、一辆自行车,车轮直径约是66厘米,如果平均每分钟转100圈,从家到学校的路程是20xx米,大约需要多少分钟?让学生讲解题过程,集体订正。

3、练习十四第1题。独立完成。

4、练习十四第2题。需要根据步长×步数求出直径,然后再计算圆的周长。

5、练习十四第3题。已知周长求直径,让学生先把周长公式变形,再求直径。

6、练习十四第10题。让学生发现大圆的半径恰好是小圆的直径,整个图形周长是大的半圆长度与两个小的半圆长度之和。

三、自主检测、评价完善

1、判断。

(1)一个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的π倍。

(2)圆的周长是6、28厘米,它的半径是2厘米。

(3)圆周长的一半与半个圆的周长相等。

2、选择:

(1)车轮滚动一周,所行路程是求车轮的()

①半径②直径③周长

(2)A圆的直径是6厘米,B圆的直径是2分米,圆周率()

①A圆大②B圆大③一样大

3、练习十四7题:看图填空。

4、练习十四5、6、8、9题。

第9题是组合图形,半圆的直径即是正方形的边长。

四、归纳小结,课外延伸

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

第8课时比的基本性质

教学内容:

课本第55页例9、例10和“练一练”,练习九第5-8题。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并会应用这个性质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并使

学生认识事物之间都是存在内在联系的。

教学重点:

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正确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1、填空。

师:除法、分数和比之间有什么联系?

2、做复习题。

师:第一题你这样做根据的是什么?(商不变的性质)它的'内容是什么?第二题呢?

3.导入课题。

我们以前学过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今天我们就在这些旧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的知识。下面,我们就一起研究研究。(板书课题:比的基本性质)

二、学习新课

1、教学例9比的基本性质。

(1)学生填表

(2)提问:联系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两个性质想一想:在比中又有什么规律可循?

(3)师生共同总结比的基本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4)师:你觉得哪些词语比较重要?

0除外你怎样理解?

2、教学例10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我们以前学过最简分数,想一想:什么叫做最简分数?最简单的整数比就是比的前项、后项是互质数,像9∶8就是最简单的整数比。

出示: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1)12:18(2)5/6:3/4(3)1.8:0.09

(1)让学生试做第(1)题。

师:你是怎么做的?6和12、18有着怎样的关系?

引导学生小结出整数比化简的方法:(演示课件出示)用比的前后项分别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使比的前后项是互质数。

(2)化简第(2)题。

师:这个比的前、后项是什么数?(分数)我们已经会化简整数比了,那么你能不能利用比的基本性质把分数比先化成整数比呢?

(3)引导学生小结出分数比化简的方法:(演示课件出示)比的前、后项同时乘以它们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就可以把分数比转化成整数比,进而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4)化简第(3)题。

师:想一想如何化简小数比呢?

让学生独立在书上化简,指名板演

师:那么应用比的基本性质把整数比、小数比、分数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的方法是什么?

三、巩固练习

1、把“练一练”第1题填完整。

2、“练一练”第2题。

指名板演,其余练习,完成后集体核对。

3、做练习九第7、8题。

4、出示选择

(1)1千米∶20米=()

A1∶20B1000∶20C5∶1

(2)做同一种零件,甲2小时做7个,乙3小时做10个,甲、乙二人的工效比是()

A20∶21B21∶20C7∶10

四、课堂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学习了哪些知识?什么是比的基本性质?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如何把整数比、分数比、小数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五、布置作业

练习九第5、6题。

教学内容:课本第115页整理与复习第18-22题。

1、通过复习,使学生巩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有关知识,理解常用的体积(容积)单位的意义。

2、在复习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画图能力。

教学重点:复习巩固长、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知识。

教学难点:在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课前准备:课件

一、实物展示、揭示课题

出示一个长方体。

师:看了这个盒子,你能向同学们介绍它的哪些知识呢?

学生回答:(可能有:这个盒子是长方体,我能求出它的表面积和体积,我还知道它的各部分名称呢!)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复习这方面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整理与回顾

1、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知识。

师:谁上来画一个长方体的图给同学们看一看呢?一人上黑板画。指名二人对照这个酒瓶盒和图,说说长方体的各部分名称。

学生口答。

师:正方体呢?指名说说正方体各部分名称及特征。

2、复习长、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

指名学生回答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练习:求下面各物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①长8CM,宽6CM,高5CM

②长12DM,宽6DM,高2.5DM

③棱长9M.

学生计算,完成后集体核对。

3、拓展提高。

(1)出示课本第115页第18题。

学生独立填写合适的单位,完成后指名回答,讨论所填写的单位是否合适。

(2)出示课本第115页第19题。

复习单位名称之间的互化。

(3)完成课本第115页第20题。

学生独立填表,填完成集体讨论讲评。

(4)做课本第115页第21题。

出示展开图,你能说出这个正方体相对的面分别是谁吗?指名学生发挥想象力思考,指名回答。

三、练习巩固、开启想象

出示:(每人发一张作业纸)

师:大家自己动手测量所需要的'数据,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今天学习之后,你对长、正方体的知识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还有什么疑惑的问题?

课本第115页第22题。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百分数》

第1课时教学课题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够正确的读写百分数、运用百分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收集、分析、处理信息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和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流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2分钟)

师:同学们,课前教师让大家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数,收集到了吗?在哪儿收集的?容易找吗?这说明了什么?

既然百分数这么有用,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百分数好吗?你想学习有关百分数的哪些知识?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板书课题)

(二)探究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20分钟)

1、百分数的意义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出示三杯糖水)

你认为哪杯糖水更甜?

学生争论后得出不好判断的结论。

老师给出三杯糖水中糖的含量:7克、13克、9克。问:这下能判断吗?还需要什么条件?

再给出糖水的重量:20克、50克、25克。问:这下能判断吗?看什么?

生:看糖占糖水的几分之几?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师:这样能判断哪个杯更甜吗?怎样就容易看出来了?(通分)

师:百分数表示的是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是一个分率,后面不能带单位名称,所以百分数又叫百分率或百分比。(板书)

2、百分数的写法:

师: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板书)师示范写35%。

请一位学生板演26%、36%,其他学生在本上写。

师生交流:百分数怎样写规范、美观?

①两个小圆圈要写的'小一点。②斜线的倾斜程度。

3、由刚才的不好判断,到现在的一目了然,是谁帮了我们的忙?大家在课前已经收集了许多生活中的百分数,你现在能说说这些百分数的具体含义吗?好,下面我们就来交流一下:四人小组交流,说说你收集的百分数,表示什么意思?

(全班交流)谁愿意向大家展示你收集的百分数?说说它的意义。

4、老师也收集了一些百分数,想不想看?

出示:读一读

(1)我国的耕地面积占世界耕地面积的7%;

(2)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2%;

(3)在北京奥运会上,我国体育健儿共获得51枚金牌,占金牌总数的16.9%;

(4)我国发射人造卫星的成功率是100%。

这些百分数都表示什么意义,你知道吗?

看了这些信息,你想说什么?

(三)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和联系。(5分钟)

1、小组讨论:百分数与分数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2、学生:

学生可能回答:①分子②分母③读法④意义等的不同。

课件出示:

下面哪个分数可以用百分数来表示?哪个不能?说说为什么?

一堆煤吨,运走了它的。

百分数是分数吗?分母是100的分数是百分数吗?

得出结论:分数即可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也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百分数只能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百分数是特殊的分数。

(四)、拓展应用

1、百分数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成语里也有百分数。

课件出示:请将下列词语用百分数表示出来

十拿九稳百里挑一百战百胜一举两得

(设计意图: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五)、总结

1、这节课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用一个百分数表示你的满意程度。

2、对教师满意吗?也用一个百分数表示。

3、最后,教师送给同学们一句名言,与大家共勉。

天才=99%的汗水+1%的灵感。

作业设计做一做

板书设计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14%读作:百分之十四

65.5%读作:百分之六十五点五

120%读作:百分之一百二十

反思

第2课时教学课题百分数与小数互化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百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能正确地把小数化成百分数或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在计算、比较,分析、探索百分数小数互化的规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索百分数和分数、小数互化的规律,激发学生的数学探索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在教师的精心引导下,主动参与到数学活动中,通过合作交流,得出结论,提高数学素养。

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能正确进行两者之间的互化。

归纳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

1、百分数的意义是什么?指生回答。

生1:带有百分号的数叫百分数。

生2:表示一个数是另一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百分数。

2、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在哪里?为什么要把百分数单独列一单元?

百分数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倍比关系,又叫百分比或百分率,不能带计量单位;分数既可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倍比关系,叫分率,也可以表示具体的数量,能带计量单位。

百分数与分数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在生活中广泛的运用到,所以有必要单独为一单元。

3、我们学过了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板书课题

二、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生1:为什么要转化?

生2:怎样转化?

师:对呀,为什么要相互转化呢?引导学生说出转化的意义。一是便于计算,二是便于比较。(板书),那怎么转化呢?这就是我们今天主要研究的内容。不过,百分数怎么转化成小数,小数又怎么转化成百分数,老师想把讲台让给你们,请同学们来当小老师,让讲台成为你们的舞台。

三、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学生自学课本84页(两分钟)

2、小组讨论(三分钟)

3、指生上台汇报,集体交流小数转化成百分数的方法

(1)出示例1:(要求学生讲)

(2)小老师甲:要把小数化成百分数,要先把小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然后再把这个分数改写成百分数。

3÷5=0.6==60%

4÷6≈0.667==66.7%

(3)小老师乙:请大家观察一下,这个过程先把小数化成了分数,显得麻烦了些。而我可以将小数直接化成百分数的。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就行了。

(4)教师说明:当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时,原数就扩大100倍,再添上百分号,又使它缩小100倍。所以原数大小是不变的。

4、师:学到这里也累了,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学完了吗?(没有,还有百分数转化成小数的方法没学),噢,那我们接着学百分数如何转化成小数的。

(1)出示例2:(要求学生讲)

(2)小老师丙:要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可以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然后再用分子除以分母,把分数转化成小数。

(3)启发学生口述每题的转化过程,板书:

750×20%

=750÷

=750×0.2

=150(人)

=750×

(4)小老师丁:老师,我的方法更简便,能将百分数很快地直接化成小数?(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5)使学生明白:当把百分数的百分号去掉时,原数就扩大了100倍;然后再把它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又使它缩小100倍,所以原数的大小不变四、拓展应用:做一做

五、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想和大家说点什么?

作业设计练习十八6、7题

板书设计百分数与小数互化

例1、3÷5=0.6==60%

例2750×20%750×20%

=750÷=750×

=750×0.2=750×

=150(人)=150(人)

1、能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数量关系。

2、会用线段图分析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3、经历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提高学生分析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经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数量关系分析过程。

教学难点: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解答方法。

教学方法与手段:小黑板、多媒体

教具准备:主题图、小组练习纸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同学们,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所以应控制人口增长并需要保护好耕地。据统计,20xx年世界人均耕地面积为2500平方米,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2/5.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是多少?谁愿意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积极举手发言)

师:这是用分数乘法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进行有关的知识的学习,揭示并板书课题: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①、从题目里你知道了哪些信息?需要解决的.问题又是什么?

②、要解决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就要分析其中的条件和问题,怎样分析呢?(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师出示课本的线段图。

③、你会表示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吗?(生动手画图指名板演)

④、给大家说说你是怎样表示的?

⑤、从线段图中你还知道什么?(师出示)“要求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就是求……”(指多名说)

(师出示)“求2500的2/5是多少?“⑥、你们会算吗?动手试试。(指名板演):2500x2/5=1000(平方米)

为什么要这样算?还有其它方法吗?(预设:2500÷5×2)

⑦、通过计算知道了20xx年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是1000平方米,你知道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是什么?

结合计算结果,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进行国情教育。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一头鲸长28米,一个人的身高是鲸体长的2/35。这个人的身高多少米?

①、找出单位“1”,谁能解决,动手试试

②、列式解决,讲评。

2、练习四第2题:让学生先找出题目中隐藏的单位“1”——全世界的丹顶鹤数20xx只。

3、练习四第3题:让学生先找到单位“1”,再独立列式解答。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这节课你们一定有不少的收获吧,谁能说说?

板书设计:

求2500的2/5是多少?2500x2/5=1000(平方米)

教学内容:课本P15页例2,及练习四的6—10。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两步应用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正确解答。

辨析两次判断单位“1”有什么不同。

一、基本练习。

1、先说出下列各算式表示的意义,再口算出得数。

2、指出下面每组中的两个量,应把谁看作单位“1”。

1)香蕉的筐数是苹果的。

2)香蕉的筐数的和苹果的筐数相等。

3)黄牛只数的等于水牛的只数。4)水牛的只数相当于黄牛的。

二、新课学习。

1、出示例2。

2、读题,分析题意。说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明确这是一道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3、怎样用线段图表示已知条件和问题。

思考:要画几条线段?5/6和2/3分别是谁的`5/6和2/3?单位“1”分别是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画图。

4、确定每一步的算法,列式计算。

1)求小华储蓄的钱数怎样想?

思路:根据“小华储蓄的钱数是小亮的5/6,把小亮的钱数看作单位“1”,就是求18的5/6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列式:

(元)

2)求小新储蓄的钱数怎样想?思路同上。注意认清单位“1”

5、指导列综合算式解答。

6、总结今天所学内容和昨天的异同。

7、练习

1)完成课本P15页下的“做一做”。

2)指名说一说是怎样确定计算方法的。

三、新课小结。

1、分数乘法两步应用题与前一节所学的一步应用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解答这类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怎样判断计算方法?

四、巩固练习:P16练习四6、7。

五、作业。

完成练习四的第8—10题。

课题课时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第八课时解决问题二)

教学内容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练习课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用除法计算熟练解决“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

2、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用除法计算熟练解决“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

一、基础练习

完成课本练习八第5题。

过程要求:(1)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选取几道计算题,让学生上台演板。

(3)集体评价。

(4)小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二、专项练习

1、只列式不计算。

(1)男生30人,是女生人数的2倍,女生有多少人

(2)男生30人,是女生人数的1.5倍,女生有多少人

(3)男生30人,是女生人数的1/2,女生有多少人

(4)男生30人,是女生人数的2/3,女生有多少人

过程要求:依次出示题目,学生根据题意列出除法算式;说一说有什么。

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白这类问题的特征和解答方法。

教师结合板书帮助分析。

一个数×几/几=具体量→

单位“1”的量×几/几=具体量→

单位“1”的量=具体量÷几/几

2、即时练习。

学校田径队有女队员20人,是男队员人数的4/5,男队员有多少人

过程要求:

(1)学生尝试用除法解答。

(2)引导提问:4/5把什么看作单位“1”

如何求单位“1”的量

具体量是多少,占单位“1”的.几分之几

怎样列式计算

三、巩固练习完成课本练习十第6~9题。

1、第6题:

3/5把什么看作单位“1”

求每月开支多少元,就是求什么

列式计算。

2、第7题:

4/5把什么看作单位“1”

单位“1”的量已知吗用什么方法解答

求出的单位“1”是什么时候的产量求全年产量应该怎么办

3、第8题:

说一说题中的数量关系

你用什么方法解答,怎样解答比较简单

4、第9题:

认真审题,弄清题意;这里的1/6、1/3、1/2都是以什么数看作单位“1”

说一说你的解答思路。再计算,把结果填在表上。

课后反思

教材第36页例7、“练一练”,第39页练习六第16~21题,思考题。

1.使学生经历“找乘积是1的两个数”和“找一个数的倒数”的过程,认识和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2.使学生在认识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特点的过程中,发展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倒数的意义,学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一、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朋友”这个词对我们来说已经非常熟悉了,能说说教室里哪些同学是你的朋友吗?

指名回答。

谈话:在将近六年级学习生活中,很多同学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朋友”是两个人之间的一种关系,在数学中,数与数之间也存在一些关系,比如两个数的乘积是1,就可以说是这两个数之间的一种关系。哪些数之间有这种关系呢?怎样找这样的两个数呢?这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

二、学习新知。

1、理解倒数的意义。

(1)出示例7,学生独立完成。

(2)引出概念。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例如和互为倒数。可以说是的倒数,是的倒数。

引导:请大家仔细观察,刚才我们找出的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

学生交流后明确:这些算式里两个数的`乘积都是1.

指出:像这样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3)学生举例来说。进行及时的评议。

(4)追问:怎样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为什么要说“互为倒数?”

小结:倒数不是指一个具体的数,而是表示两个数之间的一种关系,当两个数乘积是1时,这两个数互为倒数。

2、归纳方法

(1)提问:我们已经知道了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你能分别找出和的倒数吗?

提问:观察上面互为倒数的各组数,它们的分子和分母位置发生了什么变化,把你的发现与同桌交流。

小组讨论:引导观察倒数和原数的关系,想一想一个数的倒数与原数相比,分子、分母的位置发生了什么变化?

指名回答:找一个分数的倒数只要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追问:0有倒数吗?为什么?1呢?

指出:因为0和任何数相乘的积都不会是1,所以0没有倒数。1的倒数是1。

除0以外,在求一个数的倒数时,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和分母调换位置即可。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六第17题。

学生分别说出每个数的倒数,并选择几个数说说是怎样想的。

2、做练习六第18题

学生独立宛成,再集体交流,选择两题让学生说说思考的过程。

3、做练习六第19题

练习之前明确要求:观察每组的3个数有什么共同点,写出的倒数又有什么共同点,带着问题边写边观察。

全班交流结果,板书每组里各数的倒数。

提问:你发现每组数和它们倒数的特点了吗?把你的发现和大家交流。

提出:从这四组数可以看出:真分数的倒数是假分数,大于1的假分数的倒数是真分数;几分之一的倒数是几,几的倒数是几分之一。

4、做思考题。

启发:联系倒数的意义想一想,要使三个分数乘积是1,[板书:()×()×()=1]必段符合什么条件?

引导:通过交汉我们知道,三个分数乘积是1,其中两个分数的乘积和第三个分数互为倒数,你能在这七个分数里分别找出这样的3个分数吗?试着找找看。

学生先尝试练习,再集体交流。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什么是倒数?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

五、作业

补充习题。

板书计划:

倒数的认识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求一个数的倒数时,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和分母调换位置即可。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55页、第56页。

1、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理解和掌握按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意义,并进行实际应用。

把比熟练地转化成分数,将分数知识横向迁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牵引(课件出示)

同学们,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什么是“比”,那么,如果我现在告诉你“某班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比是5:4”,从这组比中,你能推断出什么信息呢?(课件出示题目)

学生自由发言,预设推断如下

1、全班人数是9份,男生占其中的5份,女生占其中的4份。

2、以全班为单位“1”,男生是全班的(),女生是全班的()。

3、以男生为单位“1”,女生是男生的(),全班是男生的()。

4、以女生为单位“1”,男生是女生的(),全班是女生的()。

5、女生比男生少(或20%)。

6、男生比女生多(或25%)。

追问:你还可以从中推断出这个兴趣小组的男生和女生可能各有多少人吗?(请3个学生说说,把握总人数比是5:4就可以了。)

二、情境导入,引出课题(课件出示)

昨天我和王老师合伙买福利彩票,我出了30元,王老师出了50元,结果我们中了一个二等奖,奖金8000元。我想对半分,各分4000元,王老师说这不公平,你们认为呢?怎么分奖金才合理呢?

三、合作探索,解决矛盾

1、你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请试试看,可以小组内交换意见、讨论想法。

2、说以说你的想法。组织反馈,逐一展示学生解题思路。

3、我们分到的奖金是否合理,该怎样检验?(两个数量和要等于8000,出资的比是3:5或5:3)

4、小结:像这样把8000元彩票奖金按照出资多少来进行分配的情况叫做按比例分配。(板书:按比例分配)

(出示课题:比的应用)

四、自主探索

1、课件出示教材(1),把一筐橘子分给大班和小班,大班30人,小班20人。

思考:把这筐橘子分给大班和小班,怎么分合理?

学生商量分法,得出:按大班和小班的人数来分比较合理。

2、大班人数和小班人数的比是3:2学生分好后,交流分法,填表完成。

3、如果有140个橘子,按3:2分,可以怎样分?你会分吗?试着分一分。

学生试做。

4、与同学交流分的方法。分组讨论疑点,并试着在组内解决。

四、交流方法,老师精讲

1、班内交流,老师答疑

三种方法

(1)、方法一:借助表格分。

(2)、方法二:画图

发现橘子总数被平均分成了5份,大班占3份,小班占2份。先求出一份的数,再分别乘以3和2,就求出了大班和小班分的橘子个数。

140个

140÷(3+2)=28大班:28×3=84(个)

小班:28×2=56(个)

追问:为什么要“140÷(3+2)”?

(3)、方法三:根据分数的意义解题。先求出一共分成几份,再求出大班和小班分的个数分别占橘子总数的几分之几,最后根据分数的意义解题。

3+2=5140×=84(个)

140×=56(个)

答:大班分84个,小班分56个,比较合理。

2、以上几种方法你最喜欢哪种?说明理由。引导学生小结方法⑶的思路。

⑴计算分配的总份数。

⑵计算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

⑶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解题。

五、巩固练习,深化认识

1、小清要调制2200克巧克力奶,巧克力和奶的质量比是2:9。需要巧克力和奶各多少克?

2、3月12日是植树节,学校把种植60棵小树苗的任务分配给602班和603班,两班都是43人。想一想,如果你是大队辅导员,你会按怎样的比例分配,两班各栽多少棵?

3、完成教材第56页练一练第3题合理搭配早餐。

六、总结评价

1、回顾这节课所学的知识,谈谈收获。

2、布置作业。

比的应用

答:大班分84个,小班分56个。

第一课时: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课本第59页例1、例2及“做一做”,练习十五1-5题。

知识点:

1.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正确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地计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正确地计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一、准备。

1.板演(指名学生脱式计算)

46+570÷8060÷[(30+30)×10]

二、新课。

1.谈话:如果把板演题目中的整数换成分数,应该怎样计算运算的'顺序是什么这节课我们共同来研究。

(板书课题: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学习例1.

出示例1:计算

(1)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比,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3)想一想:这个算式含有几级运算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大家打开练习本,抄题独立完成。(指名学生板演)

(5)订正。怎样确保计算的准确

3.学习例2。

出示例2计算

(1)请你试着按运算顺序读出例题。

(2)想一想:这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应该怎样计算

(3)想一想:第一步算什么第二步,第三步呢

(4)在练习本上完成。

(5)指名学生板演。

(6)如何检查,计算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4.完成课本第60页上面的“做一做”题目。

计算前,先说说这两道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三、课堂总结。

1.这节课学习的是什么内容

2.通过这节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怎样才能保证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正确率

四、课堂练习。

1.填空:

(1)()与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2)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没有括号的,要先算(),再算();有括号的,要先算(),再算()。

2.判断正误:

下面的计算正确吗错误的原因。

课本第64--64页“练习与应用”第9-13题,“探索与实践”第14-17题。

1、引导学生联系分数的意义或通过画线段图进一步探索、体会分数除法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培养学生创造性。

2、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反思本单元的学习情况,并能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作出恰当的评价。

注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学会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与解决问题方面、情感与态度方面反思自己的学习状况,对自己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

小黑板

一、综合练习

1、完成第9题。

指名三人板演,其余练习。

2、第10、11题。

独立练习,完成后指名说说解题思路。

二、探索与实践

1、提问: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什么?

你能举个这样的例子吗?

2、探索:你还能用什么方法证明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1)联系分数的意义。

(2)画图理解。

(3)运用商不变的规律。

……

3、实践:分析讨论第15题。

(1)出示第15题,读题,理解题目意思。

(2)讨论:怎么判断他们各买的是什么水果呢?

①能算出各人各买了多少千克水果吗?

②每人买水果都用的多少元钱?

能算出所买水果的单价吗?

③根据算出的单价,能判断出各人买的是什么水果吗?

4、操作:第16题。

做前提问,怎样才能画出所要求的图形?

小结。

二、评价与反思

1、在学习分数除法这个单元的知识时,你_____________________

(1)能积极探索计算方法,并和同学交流吗?

(2)能正确计算吗?

(3)能联系学过的知识,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吗?

(4)能正确、有条理地说明解题的思考过程吗?

2、你认为自己在上面的这几个方面中,哪些方面比较好,哪些地方还需要努力?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四、布置作业

练习与应用第12、13题。

一、课前欣赏

(课件出示书上第99页“你知道吗”中的图片)让学生一起欣赏。

【设计意图:课前组织学生欣赏日常生活中的圆,感受圆的美,让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欣赏生活中的圆,让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圆无处不在,给予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激发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事物的兴趣。】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课件出示一瓶可乐)

师提问:如果有八个同学分别站在这八个红色的点上(这八个点在一条直线上),每人拿一个相同的圈同时来套这瓶可乐,谁先套上谁赢,你觉得公平吗?

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发现这个游戏是不公平的,因为他们每个人离可乐的距离不相等。

接着课件依次演示八个人站成正方形的情形,让学生思考游戏的公平性并说明理由。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发现这个游戏是不公平的,因为他们每个人离可乐的距离还是不相等。

接着课件依次演示八个人站成正八边形的情形,让学生思考游戏的公平性并说明理由。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发现这个游戏是公平的,因为他们每个人离可乐的距离是相等。

最后师引导学生大胆猜想一下:如果我们全班的同学都同时来套这瓶可乐,他们最终会围成一个什么样的图形才公平呢?学生猜出是一个近似的圆形!

课件出示许多个点围成的一个近似圆形,可乐放在中间。

师指出:为什么站成圆形来套这瓶可乐就公平了呢?圆有什么特点呢?我们今天就来研究这个问题!(圆的认识)

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套圈”游戏入手,一方面引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为学习新知识提出思考的问题,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三、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实物画圆

师:圆的美,光靠看是不够的,咱还得动手来画。因为,画圆的过程,正是我们体会它的特点、发现它的美的过程。师引导学生进行第一次画圆比赛,看谁画得最快?(教师巡视,发现画的快的同学大部分是借助实物画圆。)

教师请画的快的学生说说是怎样画的。

师指出:借助实物画圆速度很快,这是它的优点,而且生活中的圆随处可见,我们可以就地取材。那它有缺点吗?

师引导学生发现:借助实物来画圆,它的大小是固定的,比如说如果你用一元硬币画圆,就只能画这样小小的圆。它只能画固定大小的圆,这就是它的缺点。

2、生活中画圆

师组织学生观看操场画圆的视频。

3、圆规画圆

师提问:刚才我们发现借助实物只能画固定大小的圆。有什么好方法改进这个缺点?

师简单介绍圆规。

师引导学生在白纸上尝试用圆规画出一个圆吗?

(学生尝试用圆规画圆,教师巡视。)

师鼓励学生绝大多数同学画得都很棒。

(展示优秀作品)。请学生说说画圆的步骤。(两脚叉开——固定针尖——旋转成圆)

相机提问:根据你的画圆经验,你认为画好一个圆要注意什么?

(针尖不能动,两脚叉开的距离不能变,旋转时速度快一些,不然导致两脚叉开的距离改变)

师引导学生比较操场画圆和圆规画圆:刚才我们观察操场画圆中,有一位同学在中间握住绳子,他相当于圆规的什么?有一位老师拉着绳子转圈,这根绳子相当于的什么?

4、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

师引导学生观察刚才所画的圆。圆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

(课件出示圆与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的基本形状,突出圆)

通过比较,师引导学生说出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

5、自学圆的各部分名称

让学生自学书第96页例2的文字

师提问:通过自学,你知道了什么?

引导学生通过自学、交流、操作等活动,自主建构起对圆心,半径,直径等概念的理解,再通过交流反馈来及时检查自学的.效果。

最后师引导学生在自己画出的圆里标出圆心,画一条半径和一条直径,并分别用字母O、r、d表示。

(投影展示学生作业并交流)

6、探究圆的特征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圆各部分的名称,接下来我们来探究圆的特征,请小组合作完成,组长在作业纸上记录。

出示例3:

(1)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

(2)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直径呢?

(3)同一个圆的直径和半径有什么关系?

(4)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它有几条对称轴?

学生操作,教师参与学生中讨论。

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观点依次展示,让学生分别说说自己的想法。

四、巩固练习,拓展提升

1、基础练习

(1)练一练第1题

(2)练习十七第1题

2、拓展练习

(1)花坛:这是一个圆形花坛,为了解决人工喷水难的问题,想用自动喷头来给这个花坛喷水,想一想,这个喷头装在哪里比较合适?如果这个花坛的直径是12米,这个喷头的喷水距离应该是多少?你是怎么想的?

(2)你知道车轮为什么设计成圆形吗?能设计成方形吗?

【设计意图:这些练习的设计,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学生的求知欲是永无止境的,他们并不满足于课本上的那些知识,因此,在这一环节中还拓展学生的知识。由于受到生活经验和知识的限制,学生对于车轴为什么装在圆心上的认识是不易理解的,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结合媒体的动态演示,体会当车轮不是圆时,车子行驶的感觉是不平稳的,从而体会到车轮要做成圆的。】

五、全课总结,升华认识

师:刚才我们在做套圈游戏的时候,可乐相当于圆的——圆心,每个人相当于圆上的一点,每个人到圆心的距离相当于圆的半径。因为在同一个圆里,半径都相等,所以站成圆形来套圈是公平的!

师:请大家回忆一下,通过刚才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对于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可以画一个圆满的——句号,但对于圆的知识我们只是认识了一部分,只能写上——省略号。(投影:句号、省略号的形状)上面有圆吗?圆真是无处不在。

【设计意图:前后呼应,通过回顾总结,对知识进行梳理,有助于学生逐步形成数学学习方法和经验;同时将“圆”再次回归生活,将数学与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价值。】

板书设计

圆的认识

(定点)圆心0

(定长)半径r无数条长度都相等

同一圆内d=2rr=

(对称轴)直径d无数条长度都相等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第2页~3页的例题和“做一做”,练习一的第1~7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位置,并会用数对表示位置。

1.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教学重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

一、导入

1、我们全班有54名同学,如果我要请你们当中的某一位同学发言,你们能帮我想想要如何表示才能既简单又准确吗?

2、学生各抒己见,讨论出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来表述。

二、新授

1、教学例1

(1)如果老师用第二列第三行来表示××同学的位置,那么你也能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吗?

(2)学生练习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注意强调先说列后说行)

(3)教学写法:××同学的位置在第二列第三行,我们可以这样表示:(2,3)。按照这样的方法,你能写出自己所在的位置吗?(学生把自己的位置写在练习本上,指名回答)

2、小结例1:

(1)确定一个同学的位置,用了几个数据?(2个)

(2)我们习惯先说列,后说行,所以第一个数据表示列,第二个数据表示行。如果这两个数据的顺序不同,那么表示的位置也就不同。

3、练习:

(1)教师念出班上某个同学的名字,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出他的准确位置。

(2)生活中还有哪里时候需要确定位置,说说它们确定位置的方法。

三、练习

1、练习一第4题

(1)学生独立找出图中的字母所在的位置,指名回答。

(2)学生依据所给的.数据标出字母所在的位置,并依次连成图形,同桌核对。

2、练习一第3题:引导学生懂得要先看页码,在依照数据找出相应的位置

四、总结

我们今天学了哪些内容?你觉得自己掌握的情况如何?

练习一第1、2、5、7、8题。

六、教后记:

通过呈现确定多媒体教室中学生的座位这个情景,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出本单元内容的学习,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中积极引导与点拨,加深了学生对数对的理解。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3页例2,练习一第3、4、6、7题。

1、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建构,使学生能结合方格纸用数对来确定位置,能依据给定的数对在方格纸上确定位置。

2、通过课堂的学习活动,增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应用意识。

3、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在方格纸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难点:利用方格纸正确表示列与行。

教学用具:动物园示意图的方格纸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提出学习目标。

1、复习:先用数对表示班级某一位同学的位置,再说说数对的第1个数字表示什么?第2个数字表示什么?

2、揭题,提出学习目标。

让学生先说说,再出示学习目标:

(1)方格纸上什么线表示列,什么线表示行。

(2)利用方格纸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二、展示学习成果

1、认识方格纸的列与行。

竖线是列,横线是行。

2、自主学习,小组内展示。

(1)独立学习课本3页例2,并完成问题1和问题2。小组之间互相交流、探讨。(教师相机进行指导,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重在让学生展示不同的思维方法和错例,特别是引导小组内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探讨。)

(2)指名学生板演。

3、全班展示。

(1)问题1:熊猫馆在第3列第5行,用(3,5)表示;海洋馆在6列第4行,用(6,4)表示;猴山在第2列第2行,用(2,2)表示;大象馆在第1列第4行,用(1,4)表示。

(2)问题2:让板演的学生说说是怎样标出各个场馆的位置。如:飞禽馆(1,1)在第1列第1行交*点上……

三、拓展知识外延。

1、完成练习一第3、4题。

2、完成练习一第6题。

(1)独立写出图上各顶点的位置。

(2)顶点A向右平移5个单位,位置在哪里?数对的哪个数字发生了改变?点A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位置在哪里?数对的哪个数字也发生了改变?

(3)照点A的方法平移点B和点C,得出平移后完整的三角形。(小组内互相交流、探讨。)

(4)观察平移前后的图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5)汇报:图形不变,右移时,列变了,数对的第一个数字改变了,上移时,行变了,数对的第二个数字改变了。

(6)学生质疑问难,激发知识冲突。

a、针对同学的汇报,学生自由质疑问难。

b、教师引导学困生提出问题:同学们,你在学习中碰到困难了吗?能把你遇到的困难说给大家听吗?那你对同学的展示有什么想法与建议吗?

四、归纳总结

五、作业:练习一第5、7题。

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1、通过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

2、培养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出示情景

一天有个年轻人来到王老板的店里买了一件礼物,这件礼物成本是18元,标价是21元。结果是这个年轻人掏出100元要买这件礼物,王老板当时没有零钱,用那100元向街坊换了100元的零钱,找给年轻人79元。但是街坊后来发现那100元是假钞,王老板无奈还了街坊100元。

现在问题是:王老板在这次交易中到底损失了多少钱?提示:其中损失成本18元,不要算成21元。

二、小组讨论

三、汇报结论

四、小结

王老板和街坊之间事实上互不亏欠。王老板在这次交易中到底损失了97元。

THE END
1.彩票计算器彩票奖金计算器彩票选号工具500彩票网软件频道提供各种彩票计算器、复式彩票计算器、奖金计算器等小工具下载,助力每位彩民轻松拿下500万!https://soft.500.com/
2.福彩3D和值小技巧当二期和值为0时,下期的和值首先考虑它的对应数5,当二期和值都为1时,下期和值首先考虑它的对应数6,以此https://m.17500.cn/arts-m/sdetail-9885007.html
3.新分享双色球杀红球公式对于双色球彩迷来说,每期杀红球是最有难度的,今天彩宝贝小编整理出最新双色球杀红球公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公式一:利用上期开奖号码减去本期和值的拆分合值作为下一期的开奖号码杀红球的选择。 举例说明,2019046期开奖号码02 12 16 22 25 32,当期合值为109,其拆分合值为1+0+9=10。 其差值分别是02-10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120/21/66175384_1139873491.shtml
4.福彩双色球怎么算..(福彩双色球怎么算..表)导读目前关于大家提出的福彩双色球怎么算中奖这个问题,那么小编今天就去收集了一些福彩双色球怎么算中奖表相关的内容来分享给大家。1、双色球玩法中奖规则如下:1、一等奖:投注号码与当期开 目前关于大家提出的福彩双色球怎么算..这个问题,那么小编今天就去收集了一些福彩双色球怎么算..表相关的内容来分享给大家https://www.00rr.com/keji/202411/371193.html
5.大乐透选号计算方法关注3个公式专题:彩票技巧 大乐透选号计算方法 关注3个公式 对于大乐透如何选号,可根据以下三个公式进行计算: 公式1、计算平均值 将大乐透前区号码相加,和值除以6,所得数值按四舍五入进行选取,得出的数值为大乐透均 值。 一般2个号码相加的平均和值是36,与它相邻左右两边的和值分别是35、37。这3个平均和值 https://www.ydniu.com/info/dlt/cpjq/624907.html
6.彩票双色计算公式.docx该【彩票双色计算公式 】是由【艾米】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彩票双色计算公式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彩票双色计算公式 https://www.taodocs.com/p-818562768.html
7.工资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缴纳工资个人所得税是每个劳动者的义务,每个劳动者都应该主动定期缴纳个人所得税,当然这也包括福利彩票所得收入的税收,不同的数额需要按照不同的税率计算。下面律图网的小编将为您提供的与工资个税计算有关的信息,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帮助。 一、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 https://www.64365.com/zs/657996.aspx
8.万能公式用于彩票计算理想股票技术论坛想要提高彩票中奖的概率吗?了解一些彩票计算公式和万能公式,可以帮助你推算出中奖号码的可能性。在这里,我们分享彩票中奖公式的方法和技巧,希望能帮助你实现梦寐以求的大奖!加入我们的论坛,与其他彩票爱好者一起探讨和交流彩票计算的秘诀和窍门。让我们一起来提高中奖https://www.55188.com/tag-thread-7158638-1.html
9.竞彩名词——奖金计算一、竞彩彩票奖金计算按照以下方法计算: 1、单注奖金= 2元×所选比赛场次的固定奖金额连乘,保留小数点后2位 按照以下规则保留小数点后2位数: 1) 小数点后第3位数字为0~4时,小数点第2位以后数字直接舍去。 2) 小数点后第3位数字为6~9时,小数点第2位数字加1,其后数字舍去。 https://www.sxlottery.net/07-00000451-1.html
10.彩票预测软件玉米宝盒彩票公式分析计算软件v5.3中文绿色版下载玉米宝盒彩票公式分析计算软件是一款功能全面的彩票预测软件,主要针对预测目前正流行的好彩1(好运1)及特别号码等投注方法而开发。同时支持市面上所有6+1,7+1型的福利彩票/体育彩票。本软件为纯绿色软件,下载解压后直接使用,无须安装。 需要的朋友们可以下载试试吧! https://www.jb51.net/softs/371836.html
11.双色球组合的计算方法(双色球组合怎样计算)双色球是一种基于随机抽取的彩票游戏,许多彩民都希望能找到一种提高中奖率的方法。本文将介绍双色球组合的计算方法,帮助彩民更好地理解这一游戏。 一、什么是双色球组合 双色球组合指的是在33个红球中选择6个号码,以及16个蓝球中选择1个号码的组合。计算双色球组合的核心在于组合数学中的组合公式。 https://www.zaixianjisuan.com/jisuanzixun/shuangseqiuzuhedejisuanfangfa.html
12.双色球胆拖特点及计算公式:投注上限为22880元在胆拖投注中,有两个限制:一是拖码的个数最多为20个,原因是彩票打印时宽度的要求;二是为了避免彩民非理性投注,对胆拖投注总金额进行了限制,单票投注金额不能超过22880元。 胆拖投注注数计算公式: 设红色球区胆码个数为n(1≤n≤5),红色球区拖码个数为m(6-n≤m≤20),蓝色球区所选个数为w,则此胆拖投注http://caipiao.sohu.com/20110303/n279634424.shtml
13.七星彩计算公式简单点给你几个规律七星彩计算公式简单点 给你几个规律 规律1,最大码9号与4号时常一起出现。 规律2,8号多以成双出现,因此,出8的时候,可适当多买一个。 规律3,7号出奖之后,需要关注前一期同一位置,以前隔期的统一位置。 规律4,6号出奖之后,最后提防0号出奖。http://www.china-lottery.net/news/395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