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票,从设计机制上就是智商税,这一点无可置疑。但是我们是否只能凭感觉,或者机选的方式来买彩票呢?也不尽然。彩票里的学问,听我娓娓道来。
彩票的问题其实就是概率问题,排除官方开奖作弊的情况,那每期开奖的号码应该完全随机。如果是完全随机的话理论上应该遵循正态分布。
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实验
大量小球在“钉板”之间掉落,最终从无序变成一条规律的曲线:这种演示装置被称为高尔顿板(Galtonboard),是弗朗西斯·高尔顿发明的,用以验证中心极限定理。从漏斗形上口掉落的小球会遇上一系列排列成三角形的“钉子”。每当小球从正上方下落到一个“钉子”上时,它总是会有50%的概率跑到左边,50%的概率跑到右边。在经过数次这样随机的“左右选择”之后,小球掉落到下方的格子中。
最终,格子中小球的数量直观地体现了这一过程的概率分布。小球落入某个格子的概率符合二项分布,而当钉子、格子和小球的数量足够多时,小球的分布会接近正态分布——也就是我们在视频中看到的那条钟形的曲线。
用双色球来说,中奖规则为33个红球中选6个,16个篮球中选1个。当7个球全部命中的时候则为大奖。按照组合数计算,任选6个红球命中概率为
n!/((n-m)!*m!)=1107568
110万分之一,则双色球任选一注中奖概率为:1107568*16=17,721,088
即1772万分之一。
我们下载历史最近1000期的的双色球数据,将每一期6个红球的和进行次数统计,最终形成的曲线就符合正态分布。
可以看到我们通个正态分布的计算。选取了合理区间,将选号区间固定在了可能性最高的61%的区间内。但是号码组合区间却控制在了24%的范围内。也就是说仅仅通过选取正态分布中几率较高的区域就将命中概率提高了2.5倍!
接下来我们选择4奇数4偶数的组合看看实际情况。
可以看到程序会随机生成4奇4偶的组合。并且与历史的651组数据进行匹配。
在第22组号码生成后命中了历史头奖号码(当然由于是随机生成号码。所以每次命中需要经过的次数并不一致,有2次就能中的。也有60次才能中的。但是平均次数稳定在25次左右)
这代表的意思就是在策略为4奇4偶的情况下。任意一组号码,需要购买651*25=16275次就能完全命中。假设我们就选一组号码。并且篮球全包,这每一期需要56*16=896元。但每期必中140元(因为篮球全包)所以,每月花费756*12=9072元。需要113年才能必中一个1000万。
但综合计算这种买法的中奖几率已经提高到了16000分之一。比起机选的方法肯定靠谱许多。当然策略还是有非常多优化空间的。比如“红球选的号码,相同号码的篮球就可以不选”,“通过历史中命中大奖的号码,其二等奖、三等奖的次数来拟合备选号码”,都可以进一步提高命中率。
有一种理论,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底层逻辑是由量子决定的,而量子就是概率,只有在被观测到的瞬间才会坍缩成结果。可能这就是当今世界的一切皆概率的根本原因吧。但在这个充满概率的世界,谁又不希望自己能有好运气呢?意识决定现实,多试几次也不是为一种走向成功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