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么人在买彩票呢?北京大学中国公益彩票事业研究所执行所长王薛红曾表示,根据他们的研究,流动人口、中低收入人口是买彩票的主力军。但彩票中也存在“二八现象”,就是买彩票的80%资金,是由20%的人出的。也就是说,20%的买彩“大户”,出了80%的钱买彩票,而80%的买彩的中低收入人口,也就是工薪阶层,累计买彩金额占到总的买彩金额的20%。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彩票研究中心今年3月发布的“中国彩民行为网络调查”指出,我国有2亿多彩民,他们每月平均花在彩票上的投资为85元。调查结果显示,彩民群体表现为有学历、有技术、有家庭、有结余、有梦想,但社会地位缺失等“五有一缺”的特征。80%的被调查彩民都认为自己没有社会地位,处于社会底层,梦想通过中彩票一夜暴富。
江苏买彩票的是否也是中低收入者居多?江苏省福彩中心工作人员表示,从群体上看,的确工薪阶层占了大多数,这其中不仅包括民工,也包括一般的上班族。从买彩金额来看,每期购彩金额超过百元,这样的人群基本都是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彩民了,一般是生意人,或者对彩票特别喜欢的群体,才出手阔绰。而大部分工薪阶层,单次投入十元、二十元很正常,他们以随机票、单式票居多。去年一年江苏中出56注一等奖,其中21张属于复式投注,剩下的都是单式投注,换句话说,单式投注占了2/3。
为什么要买彩票?
工薪阶层
简便的发财路
张先生(出版行业44岁每月300元左右买彩坚持22年)
股海风云变幻,房价波谲云诡,多少人为此牵肠挂肚,但这一切都入不了市民张先生的“法眼”,只因他是一位“纯粹”的彩民,每天关心的就是裤兜里那几张彩票。
张先生1990年进入一家大型集团工作,单位效益不错,住着集体宿舍,没有女朋友,每月1200元的工资注定要被“折腾”。
说起如何走上买彩之路,张先生也觉得挺有趣。在住集体宿舍的时候,他看到同事经常在床单、枕头下藏着一沓小纸片,午睡时也常捏着念念有词,还不时露出甜蜜的微笑。张先生很是好奇,终于有一天翻了同事挂在床边的裤子,那是几张叫“6+1”的彩票,一注只要两块钱,大奖能有几百万,这绝对是为工薪阶层量身打造的发财路子啊。张先生就此成为一名铁杆彩民,风雨无阻地一买就是22年。
起初他每天只买5注号码,每月开支在300元左右,占了收入的四分之一。
历次的中奖号码被排列在一起,横挑竖挑,每天晚上还要研究半个小时,周易、数学都要上阵,临了还要拜一下观音菩萨,可最终开出来的号码总是让张先生一拍大腿:这么简单,我咋没想到呢。
感觉来了
便去买上一注
接下来的买彩过程都是赔,赔到只剩百来块的时候,高先生决定,假如这百来块也输了,他就收手不再买彩。根据朋友李先生的指导,本着“感觉来了买一注,感觉不好千万别买”的原则,高先生的百来块钱又玩了几次,不过最后还是全赔光。从此不再买彩票,只是觉得彩票这玩意只能平时偶尔玩一下,千万不能当成是赚钱的工具。
眼下正是欧洲杯,对于球迷来说,如果能买上几十块钱的彩票,这场球就会看得更来劲。有了之前赔本的经验后,高先生对于彩票就是娱乐的心理,偶尔在开赛之前,去彩票店买个彩票,也不细细研究赔率,只是凭感觉,就是心情不错,相信自己能中奖的那种微妙感觉,就会买一注喜欢的球队的彩票。但是小组赛那么多场,李先生也只买了一次,只是保了本,并没获得几十倍的回报。
是碰运气
也是献爱心
许先生(29岁软件工程师具体金额不固定但每天都买)
许先生闲暇时,常常兴致勃勃地游弋于彩票神奇的数字和排列组合中。年纪轻轻,他对大乐透、七位数、双色球、排三排五已经都有涉猎和研究——自然,在上面花的钞票也不算少,基本每天不落。
“一天不买就放不下,因为有的号码一直在买,总是担心落下一期,它就会开出来。”许先生笑言自己每天都会买,金额没有绝对数,视情况而定,不过不论金额多少,一天都不敢耽搁。
为什么对彩票这么执著呢?“彩票对我们而言首先是一种希望,然后才是为社会献爱心。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许先生坦言。“买彩票,也许不一定中奖,但它提供了一个盼头,一个乐子。当然能中最好,买彩票的人当然希望能中大奖,实现财富自由,这样可以更自由地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
除了能提供一个盼头,彩票对许先生而言,还意味着一种乐趣,对彩票的爱不释手也是他的兴趣使然。许先生说,“高频彩票,玩的就是刺激,就是猜中号码的满足感,高频彩票赌博的性质更明显点。”
“中500万,换个房子,继续工作。中1000万以上,换房子,生二胎,继续工作。中2000万,换房子,生二胎,开个咖啡沙龙式书店。中一亿,移民,周游世界。”被问到如果中奖了有什么打算,许先生哈哈笑道,“彩票不靠谱,好好去工作!”
生意清淡
买点彩票消遣
刘先生(私营业主40岁每月600元买彩)
前两年有一次去大市场买日用品,当时记者路过他的摊位,想买块塑料桌布,喊了两声,发现没人招呼,再喊,坐在柜台里的老板竟让记者自己先看看。别的摊主都在抢着和顾客搭讪,他则坐在堆满货物的柜台里,眼睛直盯着一本翻得“发泡”的大本子,记者走近一看,上面全是彩票号码,“重点”还用红蓝水笔圈出,旁边一台笔记本电脑则显示着股票K线图。
昨日记者再次找到了刘先生,刘先生告诉记者,他是浙江台州人,骨子里有着创业基因。10年前他带着爱人来到南京河西一家综合类大市场,一开始选择的是服装。生意一直做得不太好。生意清淡,总得找点东西消遣一下,就在那时刘先生盯上了彩票。原只是买点玩玩,但不断爆出的大奖让他一次次热血沸腾,每天买彩的钱由20元上升到50元,遇到奖池丰厚时经常一买就是四五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