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从2021年至2023年年末A股市值已经蒸发了近35.7万亿。哀叹不已的股民不禁疑问,我们的真金白银究竟都去了哪?
蒸发数额惊人:35.7万亿!
35.7万亿意味着什么?35.7万亿比我国2015年全年的GDP还多;相当于建18条京沪高速铁路;相当于近344个巴菲特资产的总和,这么一笔巨大的财富却在无形中灰飞烟灭。
仅几万亿的实际资金投入
有一个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能量守恒,物质不灭。也就是说,没有什么东西会平白无故的消失不见,物质是永存的。股票也是如此,分析人士表示,中国股市虽说号称蒸发了35.7万亿人民币,但实质上只有几万亿的实际投入资金而已。就是这几万亿资金炒高了整体的A股市值。
长城证券首席分析师认为,股市是一个虚拟经济,股价只是一个货币符号,在不同点位下代表着不同的数字。整个股市有2/3处于非流通状态,加上流通价的下跌产生了一定杠杆效应。“事实上,股市是流通者的4万亿撬动着13万亿的资本流动。当时计算的市值也并非代表真正有那么多货币在股市。”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你有三亩地,以1万元的价格卖了一亩给别人,于是市场价就是1万元,你还有2亩,身价就是2万元。后来那个人把地转给另一个人,2万元成交,于是每亩市场价升到了2万元。于是你的资产就要重新计算了,变成4万元。最后那亩地被辗转交易多次了,最后接手的人用了100万元,于是最新的市场价达到了100万元,你资产又要重新计算了,你有200万元了。后来碰到经济萧条,最后接盘的人被迫以1万元卖掉土地,市场价格又回到了1万元。你的资产打回原形,从200万元到起点2万元,中间蒸发了198万元。其实就是一场纸上富贵,并没有真实金钱的损失。
据统计,目前的A股市场中,持股市值100万元以下的中小投资者占到总数的99.4%,占总市值的50%,业界把这些人统称为“散户”。作为普通投资者,不可能像财政和券商那样旱涝保收,不可能拥有“大小非”的低成本优势,更没有本事从股市里“融资”,因此,要想在股市里成功,低位买入,高位逃顶是散户赚钱的不二法门。
但自我国股市创立以来,媒体报道过从几万元炒到上亿资产的幸运投资高手,然而,这只能以数百万分一来计,出现的概率不比买彩票高多少。更多的情况是,大量股民炒股初期赚了点小钱,最后又全部赔了进去,而且,还亏掉了老本。散户为什么老是成为最后的买单者,而不能成为永远的赢家?答案是,散户终究只是散户,这是“宿命”。
一方面,散户恐惧下跌,而且本金有限。因而在市场真正跌至谷底的时候,要么被吓傻了,不敢进场,要么是因为手里已经没钱,想“抄底”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散户很难买在低位。
一位顶尖游资大佬曾从亏损中得出的六条经验:一、顺势而为。
顺势而为的含义就是顺着市道而为之,比如大盘刚由强势转入弱势并破位的头几天,你别急着买入,因为你再有看盘的经验和选股的经验,在大盘刚转入弱势时,你买入的股票有可能当天上涨,但由于T+1,涨了你也无法当天卖出,第二天很有可能跳空补跌,那样会得不偿失。一个真正有经验的投资者是不会乱冒风险的,待大盘下跌的风险释放差不多了时,虽然并没完全走好,由于前几天的下跌释放基本到了一个小的阶段,这时有符合买点的个股,你可以出击一下,但一定要设好止损位。就像游击战那样,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保存实力是投资的首要之道。
二、涨幅和回落的关系。
不管你的买入价是多少,它从当天的高点回落超过3%,就应该引起注意,回落了3%以上的个股,当天走势往往不会太好,很难再创新高。但这不是绝对的,是卖还是留,还得看个股的形态、量、量能线、量比、内外盘以及换手率,还要看它已经涨了几天。
三、不要单相思。
有的投资人买股票时常常会片面看待个股的涨跌,一只股票跌了几天后,他会认为这只股跌得差不多了而买进,却不知在形态不好时它横盘几天后还会下跌。炒股不要单方面认为它何时是底,而应学会顺势而为,找那些刚启动又有量的个股,只看量还不够,还要看形态和量放大后其涨幅是否同步。选股是一个较为系统的工作,它涉及到一个人的心态、看盘的经验、对个股形态的理解和把握,还有大盘所处的位置以及量和价的关系等等。有些投资人选好的股票没敢买,怕跌,错过了第一买点,心慌意乱匆忙去追高买入,却没注意此时的现价和均价的关系,结果追了高。有些股票买错了又不肯认错,任其下跌,最后被迫长线投资。
四、止损。
止损说起来很简单,但要做到恰到好处是很难的,一般来说止损要看处于什么样的市道、个股的形态、涨升了多少、自涨升以来量的总和、换手率、每天的内外盘变化情况以及移动均线和k线的距离。如果有经验,一般可控制在3%以内,即使错了也能找到其他处于涨升段的个股。值得指出的是,止损和投资人的经验和心态有密切的关系。
五、错误的理念。
六、心态。
“成交量”的买入技巧
一、量增价平反转前兆
股价经过持续下跌后下跌幅度缩小,止跌趋稳;同时在低价位盘整时,成交量明显由萎缩转为递增,表示低档承接力转强,此为阳转信号,后市看涨,可以开始少量介入。
有时也会在上升趋势中途也出现“量增价平”,则说明股价上行暂时受挫,只要上升趋势未破,一般整理后仍会有行情。
案例:招商证券(600999)
二、量增价升买入信号
成交量持续增加,股价趋势也转为上升,这是短中线最佳的买入信号。
量增价增是正常的健康的结构,属于典型的多头行情,股价的上升趋势也是格外明显,短中期均线最佳的买入信号,其成交量持续增加,换手率相当积极,缩量横盘,很可能是主动买入进货,是一个多头排列市场,此刻是滚动操盘盈利的最佳时机。
量增价升是最常见的多头主动进攻模式,建议积极进场买入与庄共舞,一般这种多头行情不会轻易得停下来,说明价格的上升得到了成交量增加的支撑。后市将继续看好,此时投资者应积极买入或者加仓。
案例:劲胜智能(300083)
三、量平价升持续买入
成交量保持等量水平,而股价则持续上升,可以持续增仓。属于量平价升的股往往能持续上涨。这种情况,白马股最为典型。
案例:伊利股份(600887)
四、量减价升继续持有
成交量减少,股价仍在继续上升,表明主力控盘,适宜继续持股。因此有“上升途中缩量上攻天天涨”的说法。但是这种情况有一定的局限性,一般还需要结合实时盘面,如果是高位出现这种缩量上涨,则不适应这种规则。
案例:三六零(601360)
这种情况最为典型的就是一字板的个股。缩量一字板往往意味着市场对其一致看好,几乎没有人抛售,才出现了少量资金就可以涨停的情况。
如图三六零,连续十几个缩量的一字板,这种情况出现了已经上车的投资者自然要选择继续持股。正所谓缩量上攻天天涨,在没有出现放量的情况以前可以一直持有。
成交量卖出信号
1、高位天量天价
天量天价是指个股(或大盘)在成交量巨大的情况下,其股价(或大盘)也创出了新高的现象,这是量增价涨的极端形式。它常出现在长期上涨的末期,也是一种股市里的特殊现象。所谓“天量”,是指股票(或大盘)创下了一直上涨以来的最大成交量;所谓“天价”,是指股票(或大盘)创造了一直上涨以来的最高价位。
如果股价处于高价位区间,由于主力对敲的行为,或者市场极度疯狂的行为,往往都会造成在创出历史性的巨大成交量时,股价也创出历史性的新高现象。这往往是盛极而衰的前兆,当所有看涨的人都买入后,市场即失去了继续爬高的力量。见此状况,交易者要考虑减仓了。
2、无量空跌
无量空跌是指个股在成交量很少的情况下,其股价出现较大跌幅的现象,它是量缩价跌的极端形式,多数出现在一些跳水的庄股或有重大利空消息的个股中。
一些个股在出现重大利空消息后,各路资金往往会不计成本地出逃,而多方则常常持币观望,市场承接力量极度匮乏,因而造成股价大跌而成交量稀少的现象,无量空跌也由此而来。
另外,一些在高位持续横盘的长庄股,一旦出现主力资金链断裂或该股出现重大利空消息时,这类个股就会马上崩盘,其股价更是连续跌停,并且成交量极度萎缩,呈现出无量空跌的状态。一般而言,一只庄股在主力已经全身而退或资金链完全断裂的情况下,往往在一年内都不会再有什么行情,因此交易者要注意规避这种风险。
3、高位量增价平
量增价平是指个股(或大盘)在成交量增加的情况下,其股价(或大盘指数)却一直没有什么涨幅的现象,它意味着多、空双方的意见分歧比较大,但谁也没制住谁。
如果当时股价处于阶段性的顶部,量增价平则往往是空头开始发力的表现。当股价有了较大的涨幅后,尽管多方的热情仍然高涨,但空方出于套现的需要而开始抛售,导致股票会出现成交量增大而价格上不去的现象。此时,没有股票的交易者要持币观望,而有股票的交易者则应考虑减仓或平仓。
4、高位量增价跌
如果当时股价处于阶段性的顶部,量增价跌则说明主力开始出货了,空方加大了抛售的力度。由于前期个股展示了充分的财富效应,导致后期很多交易者仍然积极介入,所以此时的成交量往往比较大。当主力机构开始抛售后,股价必然会出现阶段性的跌势,甚至开始反转走熊。所以,交易者见此状况应赶紧平仓了结。
高位的价跌量增形态卖点精讲
(1)高位的价跌量增,往往表示获利丰厚的长线筹码,开始不计成本地杀跌出局。虽然逢低入场的资金逐步增加,但是抛盘数量仍然超过了买盘数量。后市股价仍有较大的下跌空间。
(2)价跌量增表明抛盘非常坚决,股价往往呈现连续下跌。因此投资者发现这种走势后,应该立即进行卖出操作,不可抱着“等反弹再卖”的想法。
(3)在“价跌量增”时,投资者不可轻易地“逢低入场”,否则很容易成为机构杀跌出货的对象。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腑,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投资者不必天天高家去证券公司,也能分析判断股市走势;不用天天盯着行情显示屏,也能认识行情的走向。投资者有时往往去证券公司奔波得越勤,其分析判断的能力越差。所以,炒股高手常常在家休息,不必亲历股市交易市场也能润察股市走向;不用天天看着行情显示屏,也能明了股价变化;不必天天操作也是通向成功之路的一种策略。
“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对股市的投资者也一样,
“不会休息的投资者,就不会炒股”。
股谚云:“辛苦赔钱,轻松赚钱”。当然,所谓“辛苦”,是指投资者不顾大势运行趋势,在股市中抢反弹、追涨杀跌的辛苦,这种“辛苦”的结果常常是碌碌无为,颗粒无收,甚而亏损累累。所谓“轻松”,是指投资者在大市扑朔迷离时,不妨暂时从容休息,隔岸观火,一俟股市趋势确立时再潇洒操作的“轻松”。
股市行情在方向未确立时,常表现为震荡反复、涨跌无常,其间夹杂着整理行情,这时的行情无规律可循,后市难以预测。如果投资者对股市运行感到迷惑时,不妨暂时休息,静观其变,待股市运行出震荡整理的阶段再做决策。
市场气氛像传染病,当行情好的时候,市场气氛一片乐观,很多投资者在这种气氛的传染下,很容易追涨,越来越难以控制在高位追涨的风险。或者,行情刚启动不久,又会有很多投资者陷入“恐高症”,忙不迭地“逢高减磅”,担心行情迅速掉头,失去获利或减亏出局的机会。这种气氛也会在市场中传染,导致很多投资者踏空,失去做一波行情的机会。投资者如果懂得休息,就可避免被市场气氛感染,既不在高位追涨,又可使低位筹码不至于半途而废而踏空。
与此相反,当行情下跌的时候,市场抢反弹和割肉的气氛又会很浓烈,择机休息,同样可以避免投资者育目抢反弹,育目割肉的错误操作。
研究心理学的专家认为,群众心理最容易受周围环境所影响,群众的情绪最容易受四周气氛所感染。股市是投资大众聚集的场所,投资者之间当然也难免彼此相互影响,以至于因“羊群心理”的作祟,做出违背自己的操作理念和计划,做出错误的选择。
休息可以使自己紧张的心情得到缓解,有助于转变不正常的心态。休息时,可以从容总结前段操作中的对错得失,使自己的经验和教训得到升华,以利下阶段再战。所谓“收回拳头,打出去更有力。”
休息是前一个阶段的结果和总结;休息是下阶段的准备和开始。
股市的投资者,一般都认为要积极参与买卖,不管什么时候都要从事“买”和“卖”,如果不交易,浑身就会不舒服。但是,这种高周转率的投资方式,实际清算下来,恐怕是赔多赢少,即使有所盈余,但支付多笔佣金和交易税,也不会有多少赚头。一旦运气不佳,连战连败,那就更惨了。在股市里,人人都具有参与精神,但有时由于无论您去买进、去卖出,都无法赚钱。这时,最好是把自己的股金放好,休息一下。有亏损时最好休息,暂停买卖。因为这个时候运气不佳,头脑分析不够冷静,心中焦急,实在不易介人股市。只要有资金,什么时候想东山再起都可以,切不可以认为什么时候都是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而去冒险一拼,以侥幸心理在股市中赌博的人,没有一个是最终的胜利者。心里有迷惑,不知去买还是卖,这个时候也要休息,不可盲目跟风。
有些投资人即使每天收看管理层关于股票行情的消息。
但也很容易受到市场气氛的影响。正如专家所说:一般小额投资人如果要避免受到市场气氛所“传染”,最好别到市场去。
只要事后看证券行情表就行了。当股价符合自己的“目标价位”时,即果断买进或者卖出。h如此总是有个谱儿,而不至于慌慌张张地盲目跟着“市场气氛”走。“目标价位”的拟定,如果再能依据股价基本分析的做法,审慎地分析估算每种股票的本益比或本利比,那么必将更有助于投资的抉择,至少不会被套得心里发慌,不知所措。
一旦决定要休息,就要彻底执行。如果只是停止卖出而继续买人,或停止购进而继续卖出,都不是真正的休息,都达不到休息的目的,也毫无意义。真正掌握行情秘诀的人,在无法决定买入或卖出时,都会聪明地选择休息。“要买、要卖、要休息”,是投资股票的一个原则。当然,休息并不是真的无所事事,什么都不做,而是在暂时不去买和卖的同时,对行情将来会如何变化进行分析和预测,为下次的投资作积极准备,拟定下次的战略战术。因此,休息也是投资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