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G中,前传是指DU到AAU这一段距离。通常C-RAN的前传接入方式光模块的传输距离是5-10km,Y4T22D-RAN与C-RAN,
一般一个DU会接6-10个AAU
每个基站,天线要覆盖360度,最简配置是每个AAU分三个天线,每个天线负责120度扇区。这样一个AAU就需要三对儿光模块来做信号传输。
三对儿模块,三组收发
如果用灰光,也就是同一个波长的模块,那么从节点到天线,6根儿光纤,从节点都DU也是这么多光纤。
这就是传说中的5G前传,光纤直驱方案
如果部署光纤,变得更困难的话,降低光纤数量,增加光模块难度是一种选择路径。
这样,省一半光纤资源。
最近,中移动提出了彩光方案,可以更节约光纤,当然付出的代价是光模块会更难实现
就是一个基站,三对儿模块,用6个波长复用,一根儿光纤传输。
这种6波长复用,在接入DU的一端是有源节点,有源波分设备,在基站侧是无源AWG合分波,分别给三个模块各自的发射与接收,共6个波长。
这种彩光前传方案,节点是一个有源+一个无源,中移动叫做“半有源”
那这种直驱、BiDi和半有源彩光,三种接入方式,对光模块的要求不同,彩光模块需要6个波长,低色散波段是O波段,在数据中心的100G(4波长*25G)成熟产业链中,1271、1291、1311和1331四个波段能找到25G激光器。
那么另外两个波长,如何选,几个设备商还在讨论阶段
一种提法,是新增两个波长
另一种提法,是插入两个波长,把20nm的波长间隔缩短至10nm。
CWDM,粗波分复用,波长间隔20nm
DWDM,密集波分复用,100GHz是0.8nm
那现在用10nm做间隔,也许取个名字叫中等间隔波分复用,mediumWDM,MWDM?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