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志强说刘德华:“我们选择投资项目的角度不同,很佩服刘老板的品位。”
刘德华说江志强:“在做生意的前提下,江先生还能保持电影的品质,这个是我要琢磨的。”
刘德华和江志强分工明确:一个侧重把关品质,一个主控商业市场。观众或许会是最大的受益者。———方夷敏
一个是天王巨星,一个是幕后大佬;一个曾助推宁浩、郭子健等新导演上位,一个曾把李安、张艺谋等大导演介绍到国际市场;一个曾因投资电影亏掉全部身家只好一年拍十部电影抵债,一个做过无数成功的商业大片却同时不忘挖掘新人投资艺术院线;一个投资《桃姐》、《打擂台》获奖无数,一个投资《寒战》、《北京遇上西雅图》叫好又叫座……
这两位大佬分别是刘德华和江志强。近几年,二人出品的电影轮番垄断了香港电影金像奖[微博],刘德华旗下的映艺娱乐出品的《打擂台》、《桃姐》分别拿下2011、2012年的最佳电影;江志强旗下的安乐影业的《寒战》则成为今年金像奖的最大赢家。
如果他们联手,会在华语影坛掀起一场什么样的风暴?
A两个大佬的《风暴》
合作《风暴》时,刘德华和江志强分工很明确:一个侧重把关品质,一个主控商业市场,各司其职。刘德华说,这次合作于他而言更像是一次学习,他在学习如何“在做生意的前提下,还能保持电影的品质”。江志强则说,拉刘老板进来后,电影的品质他就不用操心了,因为“他很佩服刘老板对电影的品位”。对于这样的合作,观众或许是最大的受益者,作为一部警匪片,《风暴》的投资规模高达八千多万(港币,以下同)。两位大佬不惜血本,希望能开辟出警匪片的新格局。
刘德华:在学习,因为没有人有责任陪你玩
《风暴》与其他警匪片有什么不同?
南方都市报:作为警匪片,《风暴》除了用3D拍摄,和其他警匪片还有什么不一样?
刘德华:这一次的《风暴》,虽然是动作片,我们加入了很多感情方面的东西,有很多文戏,我觉得这些是在你生活中真的会发生的。即使你把所有的动作拿走,它还是一部好看的电影。但是我们拍的这些动作,我觉得也是应该出现在华人电影里的。
南都:里面动作戏挺多吗?我看预告片还挺火爆的。
刘德华:对。我们一直说要拍动作戏,但是我觉得大家的视角还是没有放开,当然这种放开也可能和整个电影的投资规模有关系。这个电影的投资很大,但我觉得是符合比例的。本来我们希望预算控制在六千万到七千万左右,结果因为我们搭了那个景,又增加了一部分投资。这部电影本身的品质是好的,只是不知道接下来的发行会怎么样。
与江老板分工明确
南都:有没有什么启发?
刘德华:有。就好像有媒体说到某个院线,如果他们没有投我们的电影,那个院线的排片就会少———这些东西我以前不懂。这种事以前是会让我生气的。但是现在我不去面对这些,让江老板去面对。我就会尽心尽力去做好我自己的东西。
南都:你们的分工很清楚。
刘德华:对,很清楚。他也有我的那个能力,他是能在品质上面把关的老板。其实我从《大追捕》就跟他一起调电影的品质,包括后来的《寒战》。
南都:听说《寒战》的剧本是先给到你那里,是你推荐给江老板的?
刘德华:我推荐给他,后来我也投了一点,也赚了一点钱,然后赚的钱又投到了这部电影里。我在学习,因为没有人有责任陪你玩的,他们都是做生意的。在做生意的前提下,江先生还能保持电影的品质,这个是我要在一边琢磨的。不能老说品质要怎么怎么样,电影也要卖才行啊!
南都:就是在商业和品质上怎么达到一个平衡点。
刘德华:对,这个很难,真的很难。
南都:《疯狂的石头》当年也很卖座啊。
刘德华:这是我们没办法继续的。如果我要中影排片的话,我就要卖断,那下一部我就要投两千万,目前我还没这个能力。《寒战》我投了,我帮你在品质上掌控,到最后我赚了一点钱,然后我就可以再继续投。以前我的公司不敢拍超过两千五百万的电影,现在我敢拍五千万,就因为有人和我一起。你可以在这边先算好,我拍两千五百万可能我赚五百万,但是我拍五千万的时候我找这个朋友,我可以赚一千万,他赚五百万我赚五百万———我还是赚五百万而已,但是我可以拍五千万的电影了。
南都:就更能实现你的想法。
刘德华:对。
南都:那这样听起来,华仔你真的不像是生意人。
刘德华:我不愿意做生意,只要一做生意我就会生气。我不懂,但是如果有人帮我掌控就可以。
作为监制,不会在现场发脾气
南都:刚才江老板说到,作为监制来说,你是很严格的,包括你刚刚说要控制品质。你在现场拍摄的时候会给导演一些意见吗?
刘德华:拍的时候不会。会通过前期的剧本、后期我也会严格去掌控剪接,非常严格。我投的每部戏,几乎都是我来掌控剪接,包括《风暴》。当然我们是一组人啦。但是导演要真的有能力,最后才能出来这样一个结果。比如说,有时候当我们剪了一个地方以后,导演就会觉得很奇怪,说那个是艺术啊。我说票房少拿三千万你愿意吗?我们要面对这个现实。你是老板的话,责任就在你那里,那我就要开始慢慢调,然后跟导演商量。所以我就是在前期和后期进行掌控,而不是在现场。因为他是新导演,今天你骂他,明天每个演员都会骂他,别人也就不会给他面子了。
南都:新导演的确会有这样的问题,尤其是这次的戏又有这么多大牌,他的话语权很重要。
刘德华:对,所以他说的我一定做,不管我开不开心。到了拍完后我会跟他讲,哎,今天你错了知道吗?但是现场我绝对不会说。如果我在现场发了脾气,我明天就要在所有人面前和他说对不起。
南都:就是要树立导演在现场的绝对权威。那你会不会觉得当监制比当演员要辛苦很多?
刘德华:没有。因为如果我不是监制的话,我不会去发那个脾气。我不应该用我演员的身份去发那个脾气。因为其他演员会说三道四,连茶水也不会给他面子,这个很重要。
江志强:新尝试,因为大家还没见过3D版警匪片
很佩服刘德华的选片品位
南都:这次和华仔合作,你有没有发现他在做老板方面有哪些东西是让你意想不到的?
江志强:他做人做事很认真。我和他合作之后,发现我们有很多的共同点:第一,对电影,我们有共同的追求,对好电影的追求,这方面我们两个是非常非常一致的。当初还会就一些问题彼此询问,现在都不用问了。为什么最后花了这么多钱,为什么中间遇到这么多事,最后大家还是好朋友呢?就是因为大家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
南都:刚还和华仔开玩笑说,江老板投的电影赚钱的多,他投的赚钱的就比较少。然后他说这就是他和江老板合作的原因。在你们合作的过程中,你有观察到他是怎么学习的吗?
江志强:其实刘老板往往是从一个演员的角度去看剧本,而我往往是从商业的角度去看那些剧本。像他为什么喜欢《桃姐》?因为他从一个演戏的角度看的话,就会觉得《桃姐》太过瘾了。这种太过瘾的东西不一定很卖钱,不过一定是很牛逼的电影。包括《打擂台》,戏真的太过瘾了。所以,他是从另一个角度看,觉得这个剧本太棒了。我往往就没有他这个品位,我通常会去看这个电影是不是一个商业电影。所以我很佩服他的品位。当然大家都知道不是每一部电影都有得赚的嘛,谁都有失手的时候嘛,他有失手,我也有失手的时候,我不觉得这个有什么问题。
南都:他很多电影的品质都很好。
江志强:对,上天很公道的,你做了好事情还是会有人认同你的。
越闹越有默契,越能成为好朋友
南都:合作《风暴》这部电影,你有感觉到他作为老板,在演戏方面会为这个戏付出的更多吗?
江志强:不会,他的每个电影他都付出很多。他做人很认真,答应别人的事情就一定很努力地做到。他要么不答应,一答应就做到最好,他做人非常有原则。。
南都:你们有过意见不一致的时候吗?听谁的?
江志强:有很多。我们都是讲道理的人,我看到不合理的一定一五一十地告诉他,他看到不满意的地方也会马上一五一十地告诉我。因为大家的目标一致,都是为这个电影好。你说你的,我说我的,那就讨论嘛。所以很多他提的东西我反对,但我要说出我的理由。
南都:一般是在什么问题上你会反对?
江志强:戏里面的很多东西我都会反对,比如这个电影应不应该这样做啊,这个衣服应不应该穿啊,对白应不应该这样讲啊,应该不应该有这段戏啊,很多的。电影是一个几百人的teamwork,所以经常会遇到很多的问题,但是大家越闹越有默契,越能成为好朋友。因为我们都是对事不对人,我们的目标都是拍一个好电影。有些事情是他认同的,有些是我认同的,这个都会有。
3D版警匪片是新尝试
南都:华仔说《风暴》虽然是警匪片,但是它和其他警匪片会很不一样?
江志强:对。它是一个警匪的背景,但其实是一个超级大片。当时华仔跟导演谈话,导演也跟他说了,就是胡军[微博]在戏里有三句话,意思就是说现在社会里法律越来越健全,保护越来越多,很多人就利用法律保护自己。所以这个警察就是被逼到一个绝境,到底在这个无法无天的世界里他该怎么去执法?也就是在讲这个警察碰到这个事情的心理状态,有些事情他是该做还是不该做的,很多都是内心方面的东西。
南都:所以华仔说文戏也会很好看。
江志强:对。因为现在每个电影都不能单靠动作来支撑,一定要有感情在里面。《寒战》是没有动作的,但是就有戏在里面,这一部我们希望能比《寒战》更好。
南都:3D警匪片给观众的新鲜感在哪?
江志强:就是因为大家还没见过3D版的警匪片。我觉得现在有很多后来改3D的影片,譬如成龙[微博]的《十二生肖》,应该不算是个警匪片的。但是观众现在看电影就是看新鲜的东西,有新鲜感、刺激感,所以我们也就在往这个方向上想,想做一些新的尝试。像徐克为什么还要拍3D的《狄仁杰》?也是想要创一些新的东西出来。
B两个大佬的“生意经”
刘德华和江志强都被称为香港电影的“金牌推手”,两人虽然不乏成功案例,但却都自认不是那种“聪明”的老板。刘德华自不必说,他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创立“天幕”电影公司,投资多部电影连续亏损至濒临破产,后来的“亚洲新星导”计划挖掘了不少新导演,《桃姐》也是票房口碑双飘红,但这些电影的艺术成绩远优于商业表现。相较而言,江志强在商业上的运作则成功许多,尤其是近期的《北京遇上西雅图》和《寒战》,均叫好又叫座。总结起自己的“生意经”,华仔说“有时我宁愿走点弯路”,而江老板则说:“我很佩服刘老板在电影方面的品味”。电影对于这两位老板来说都不只是一门生意,他们希望能做得更多。正是因为如此,才有了这次的合作。
刘德华:为什么宁可去走那个弯路?
从天幕公司的兴衰说起
南都:华仔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投资电影的想法的?
刘德华:我是不知不觉的。从90年代开始,我就希望能拍一些特别的电影、我喜欢的电影,所以才开了“天幕”公司。我是1991年开的公司,然后就拍了《九一神雕侠侣》,它是一部和市场有区别的电影。
南都:第一部在商业上挺成功的,给了你继续投资的信心?
刘德华:对。那之后我就慢慢开始投资电影,一直到1995年时。而且后来的东西我们一直觉得是可以copy这个模式的,但是我发现拍电影是一个teamwork来的,你要再去copy一个成功的东西很难,中间会出现很多问题。
南都:后来你的公司破产了,但还是投资了陈果的第一部电影《香港制造》。为什么?
南都:陈果导演当时也算是新导演,你为什么在那么困难的时候还要投资他?
刘德华:他当时其实在演艺圈已经快十年了。他在我公司待了有八年那么久吧。所以投资他是不知不觉的,很自然的一样事情。因为在那个年代,新导演几乎没有人投。后来他还要继续拍别的电影,但我没有足够的钱,他就找了另外一个老板投资拍了《榴莲飘飘》、《去年烟花特别多》。然后慢慢香港电影又火了,新人也有了他们的口碑。
南都:在《香港制造》之后,你投资电影的方向其实也是有改变的,之前你基本上都是投比较大的商业大片,但之后你就开始做这个“亚洲新星导”了,然后就开始更侧重于很有目的性地去培养一些新人,是不是跟这个案例有关?
刘德华:不是,是因为我觉得那个价码是我能掌控的。
南都:是之前亏太惨了吗?(笑)
刘德华:对。因为我觉得这样就算我亏了,也不会影响到其他太多面的东西。之前那五年,亏本亏得已经影响到我自己的生活了。
刘德华:不是,公司没有卖出去。只是我们公司不再投资电影,只有我跑出去拍戏。那时我一年拍八部十部戏,花了大概四年多,到1999年才把钱都还清。那四年多,几乎每一年我都要还大概六百万到八百万的债。之前我亏了有4000多万,有一些是我的片酬,我不用付,但也有两千多万。
“非主流”品位,才有《桃姐》、《打擂台》
刘德华:其实没有。我觉得那个都是你自己的品位、自己的口味。我的口味是……
南都:江老板说你的品位很特别……
刘德华:因为我觉得市场上面有出现的,已经有人在做了,就不需要我再去做了。我可以去演那样的戏,但是如果要投拍一个作品,我就希望可以有一些新的东西。这种作品,可能不是主流的东西。
南都:《桃姐》和《打擂台》成功后,大家都说你是金牌推手。但我们也谈到很多不算很成功的案例,有没有回过头来总结一下?
刘德华:我觉得每一步都是生命的一步,大大小小的起起落落加起来才是你的生命嘛。如果它只是一条直线的话,你的脉搏、你的心跳就没了。有些事情没经历过,就不知道它究竟是怎样的。你不拐那个弯,可能就绕不过那个石头。可能你可以把那个石头移开去走直线,但我宁可去走那个弯路,因为我觉得不应该跟生命、事实、自然去拼搏。就好比水碰到石头,就自然要拐个弯,然后才能顺着流下去。这个我是明白的,我认为世界不是可以计算的,生命不是可以计算的,如果能算出来,那是电脑,是有data的,是有资料慢慢去累积下来的一个结果,那是一加一等于二的命题。但是有时候一加一真的是二吗?我觉得对生命来说不是,对一个生命来说,一加一就有后代了,所以这是我对生命的看法。
江志强:我们都不是那种聪明的老板
观众讨厌烂片,不是讨厌某个类型的片
南都:刚才华仔总结了你的新三部曲———《大搜捕》、《寒战》、《风暴》,这些电影是有计划地去做的吗?
江志强:其实这不是一个系列。只是说我们都觉得最好的警匪片还没有拍出来,还需要我们努力地去想去做。我觉得凡事都不要说到尽,只要大家努力把东西往好的方向想,还是会看到成果的。
南都:所以你对警匪片市场还是很有信心吧?
江志强:不只警匪片,功夫片也是一样的道理。只要大家用心去拍,还是会成功的。像我投资拍《黄飞鸿》(编者注:指8月开机的《黄飞鸿之英雄有梦》)。大家都说功夫片被拍烂了,但我不这么想。观众只是讨厌烂片,而不是讨厌这个类型的片。这是我的信念吧,就是要拍出最好的东西。
为什么不继续《北京遇上西雅图》?
南都:为什么在这个阶段你会做这种有点像是“复兴”功夫片、鬼片的事?
江志强:如果我不拍这些电影,我是不是应该继续拍一百部《北京遇上西雅图》呢?
南都:很多人都会这么想……
江志强:对啊,大家都这样觉得,但是现在这些还不够吗?其实现在很多人都在拍这一类电影———我不是否定人家拍这种电影。我只是不想跟着别人再去重复。广电总局公布的名单,7月份立项的电影有86部,有78部是爱情电影。只是一个月就有这么多爱情片立项!那我是不是还要再多拍几部这样的片呢?观众都看了这么多爱情片了,那我们是不是该拍些其他题材的影片呢?
南都:连跟自己的风也不愿意?
江志强:我不是不拍。我拍,只是要想到好的内容才拍。我不会说所有警匪题材的都不要来,我只拍爱情片。《北京遇上西雅图》上映前我估计有三四亿票房。因为我很早就说过,爱情喜剧是永远不败的题材,只要剧本写得好,观众都会很喜欢的。就算现在爱情片被拍得那么多,但你有本事写出好剧本还是会卖的。所以,我不否认这一类电影的号召力,但我还是不愿意人家都拍这一类电影时,我就跟着人家去拍这样的电影。
南都:很多老板都会觉得这部电影卖得好的话,那我就照着这个样子马上再来复制一部。这是最保险的方法。
江志强:其实这些老板赚钱都很聪明,我们不一定是那种聪明的老板。我是个电影人,不需要每天都拿电影去赚很多钱。我觉得电影需要赚钱,但(应该)还有其他的一些东西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