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只股票上压5%的仓位和压身家相比,功力相差20年。”
“如果你觉得贵,可能是因为看得不够远。”
“买入即是持有。”
除了巴菲特和芒格外,段永平的语录无疑是在中国价值投资派大佬中流传最广的。它们完全脱胎于巴菲特价值投资,具有一针见血和化繁为简的智慧,同时具有中文母语思维之下表达价值投资的酣畅淋漓。
段永平的投资风格是长期主义(以十年为维度进行思考)+满仓主义(不惧牛熊大多数情况下满仓持有)+集中投资(能看懂的好生意只有三四个)。
1.
如何才能选到伟大的公司?
2.
什么是好的“生意模式”?
一般来说,商业模式经常要看的东西不外乎是护城河是否长期坚固(产品的差异化的持续性,包括企业文化),长期毛利率是否合理(产品的可替代性),长期的净现金流(长期而言其实就是净利润)是否满意。
3.
商业模式的思维方式是否受到巴菲特的影响?
另外,从那以后,市场对我的影响逐渐下降到几乎没有。如果能够重来的话,那我肯定会更早地去赢取那个机会。
4.
企业文化是不是虚无缥缈的?
5.
如何判断企业文化好坏?
段永平:这个问题很大,笼统地讲,就是企业行事是以利益还是以是非为标准。如果凡事是以利益为准绳的,我就不太喜欢。其实老巴讲的“rightpeople”指好的企业文化,搞不懂就不碰。
多数公司碰到问题时讨论的都是有没有钱赚的问题,而有利润之上追求的公司碰到问题可能会先问一句,这是对的事情吗,这是应该赚的钱吗?目前看差别很小,但20年后,差别很大。
6.
“消费者导向”和“利润导向”有什么区别?
7.
Thinkdifferent其实非常了不起,长期而言是力量巨大的。Thinkdifferent其实是内含“消费者导向”的,因为那是前提。
估值:一点点价格差别10年后看都不是事
8.
如何给伟大的公司估值?
段永平:伟大公司的价值我也不太会估,所以买了不要轻易卖就好。最重要的是如何确定其是伟大的公司。
9.
如何理解投资中的安全边际?
段永平:其实这个问题我想了很多年,一直没懂老巴说的安全边际是什么意思,但自己最后体会是这样,不了解的公司再便宜也不便宜。
我对安全边际的理解是对公司的理解度而不是股票短期价格波动。对一个伟大的公司而言,有时候一点点价格差别10年后看都不是事,但因为那点价格而错过了一个好公司就可能是大事了。
10.
投资当中,好价格和好公司哪个更重要?
段永平:有投资者把注意力放在“好价格”上,我主要关心商业模式和企业文化。
11.
为什么价格不是投资中首要考虑的要素?
段永平:既然是买东西,总是与价格有关。你买任何东西的价格同时也是你的机会成本。伟大的公司从长远来看往往不会贵到哪里去。
12.
何时是一只股票的卖点?
13.
如何判断一家公司贵或便宜?
段永平:贵或便宜,都是从未来十年或更远的角度看。比如,如果你觉得一家公司未来肯定会完蛋,那么什么价格都是贵的。几年前,有个某公司的第二大股东聊到该不该卖某公司,什么价钱卖的问题。我说,这个看着早晚为零的公司,什么价卖都是好价钱吧?尽量避开那些看起来10年后日子会不好过的公司很重要,偶尔错失一些机会不会伤害到你。
如果你觉得看10年比看三年难,那一定会觉得看三年会比看三天难,所以看三天更容易?结果显然是不好的吧?
14.
15.
如何正确对待“市场先生”?
段永平:股票是由每个买家自己“定价”的,到你“自己”觉得便宜的时候才可以买,实际上和市场(别人)无关。啥时你能看懂这句话,你的股票生涯基本上就很有机会持续赚钱了。
如果看不懂其实也没关系,因为大概85%的人永远看不懂这句话,这也是有些人早晚会亏在股市上的根本原因。非常有趣的是,我发现其实大部分从事“投资”行业的“专业”人士其实也不是真的很明白这句话。
你们只要把公司想象成一家非上市公司,没有股价变化就明白了。不过,绝大多数人大概做不到这点。客观讲,没办法将一家公司看成非上市公司来投资的话,最后多数会亏钱。
16.
段永平:不懂什么叫系统风险,好公司便宜的时候,应该尽量多买点,岂有卖掉之理。
17.
跟风买入的一般会怎么样?
段永平:跟风的一碰到类似这几天的情况(注:大跌)估计多数都被震仓震掉了。
18.
你买卖股票时看其股价的历史走势吗?
段永平:买股票和这只股票过去是多少钱没关系,就像卖股票和买入成本无关一样,搞不懂这点就是trader(注:交易者),当然做个赚钱的trader也不错。
19.
除了忽视股市波动外,企业经营中的短期波动,是不是也要忽视?
20.
如何才能拿住伟大的公司?
段永平:忽略市场影响,看懂商业模式和企业文化,尽量想明白10年后企业会是什么样子。如果你决定要买某只股票,先想象下如果股市马上停止10年交易,你能否接受。
21.
投资中会恐高吗?
段永平:其实我是接受说树长不到天上去的,但为什么因此就觉得涨了很多的公司就不能再投资了呢?这两者完全没有关系。
22.
如何对待大跌当中的“恐惧”情绪?
段永平:跟心理素质没有关系,恐惧是因为你不明白所谓“价值”为何物。你根本就没明白上市公司与不上市公司的区别,所以下跌你还会恐惧。恐惧的程度与了解程度成反比。只要你投公司是自己明白的生意,就不容易恐惧,也不容易贪婪。
23.
满仓会是问题吗?
段永平:满仓不是问题,我就是个满仓主义者,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满仓的,只要不用杠杆就好,我对短期趋势没概念,短期内啥都可能发生,所以看长远特别重要。
24.
会进行择时吗?
段永平:择时非常难,我非常不擅长。如果资金是在我喜欢的公司大掉的时候,我会非常舒服地把钱放进去,但如果刚好在公司近期涨了很多的时候或者近期可能有大事件的时候,我可能会选择稍微等一下。原则上,我觉得最好的办法可能是不择时,只想10年以后的情况,总体回报是最好的。
25.
投资当中有哪些“不为清单”?
段永平:不做空、不margin(注:杠杆)、不做不懂的东西。什么时候明白都不晚,不过真的明白恐怕都是在付出大代价后。
26.
为什么不用杠杆?
27.
“不懂不做”大概是一个什么状态?
28.
如何向巴菲特学习?
段永平:学巴菲特最重要是:人们能够学的东西其实不是他做什么,而是他不做什么。绝大多数人学的是相反的东西,就是他在做什么,那是没办法学的,因为每个人能力圈不同。巴菲特说知道自己能力圈有多大比能力圈有多大重要的多。当然,能力圈的大小也是可以学的,但那是每个人自己的经历,巴菲特不教这个。
29:
如何减少投资犯错?
段永平: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但呆在能力圈以及专注和用功可以大幅度减少犯错的机会。每个人看看自己犯错的比率,再看看老巴犯错的比率就明白差别在哪里了,关键在不懂就是不碰的原则。多数人错在一知半解时由于害怕失去机会而急急忙忙出手。
30.
为什么是集中投资?
我是支持集中投资的,只要你真的了解,不是赌一把的心态就好。我的投资基本都是高度集中。
31.
投资的真谛是什么?
段永平:投资的真谛应该就一条:买股票就是买公司。
32.
投资需要信仰吗?
段永平:哈哈,其实每个人都有一颗投机的心,所以才需要信仰。我对信仰的理解就是“做对的事情”,或者说知道“不对的事情”就别做了。人们热爱做“不对的事情”是因为这类事情往往有短期诱惑。
33.
投资天赋重要吗?
段永平:事实上,投资是后天的,是可以学会的,只要认真的肯学。总要想着赚快钱恐怕就属于没天赋了。
34.
投资需要悟性吗?
段永平:没人天生有悟性的,我看到有悟性的人一般非常肯悟,会习惯想本质及长远。
35.
投资的前提条件是强大的内心吗?
段永平:投资需要理性,用“内心强大”容易被曲解。一般而言,好的投机者内心确实强大。
36.
投资与性格有多大的关系?
段永平:我不认为投资与性格有多大关系,至少依我所见,绝大多数人实际上是想不明白,但是他们不知道而已。Wedon’tknowwhatwedon’tknow.
37.
你在奥马哈能学到什么?
段永平:虽然我觉得自己算是很理解价值投资了,但对老巴理解的那种厚度还是很震惊。这次老巴在回答一个做“PE”的小伙子的问题时,只说了:“PEis‘buytosell’.IfIwereyou,I’lltrytomakesomemoneyandbuysomegoodcompany(s)toown.”如果是我,说的意思可能差不多,但好像不能做到这么简单。
38.
什么是本分,什么是平常心?
段永平:“本分”就是回归(或找到)一种心态,在这种心态下,往往能做正确的事情,而这种心态就是清净心,是佛家所说的无上智慧。回归清净心,做正确事情的这个过程的坚持,就是本分。
《清静经》上说“人能常清净,天地悉皆归”,一个人能够常清净,天地的力量会回到你生命上来。平常心其实就是这里清净的意思。只有平常心才能本分。
39.
投资中的平常心是什么?
段永平:经常看到人们对平均每年15%+的回报非常不屑,不是很理解,似乎他们一出手就应该5倍10倍啥的。平常年景的说法很有趣,因为对我而言,每年都是平常年景。
我对投资的期望值是年化8%-12%,但投资以来的回报比这个高不少,也许是运气吧
补充:
28.学巴菲特最重要和人们能够学的东西其实是他不做什么!这里“学巴菲特最重要和人们能够学的东西其实不是他不做什么”多了一个“不”字,意思完全反了。
再看了一下,原话的意思应该是“学巴菲特最重要和人们能够学的东西其实不是他做什么,而是他不做什么。”
简单换位思考,就是你愿不愿意当这家公司老板
37.你在奥马哈能学到什么?段永平:虽然我觉得自己算是很理解价值投资了,但对老巴理解的那种厚度还是很震惊。这次老巴在回答一个做“PE”的小伙子的问题时,只说了:“PEis‘buytosell’.IfIwereyou,I’lltrytomakesomemoneyandbuysomegoodcompany(s)toown.”如果是我,说的意思可能差不多,但好像不能做到这么简单。
如果价值投资只有一句话,就是:买股票就是买公司。如果再加上一句,那应该是:买最好的公司。什么是最好的公司?就是能给你赚钱的公司。
2:别人同不同意你的观点不会让你的观点变得更正确或更不正确。观点的正确取决于事实,最后的事实。
3:投资和别人怎么看是没有任何关系的,只要你能看的稍微长远一点就行了。
4:接飞刀容易中招的原因是:人们在接飞刀的时候往往想的是这个股票过去到过什么价,而不是想的这个公司值多少钱。个人认为在买股票的任何时候,总是应该假设自己刚刚从外星来到地球,然后平常心地看这个股票该不该在这个价钱买,包括接飞刀的时候。
5:说了好多遍了哦:rightkindofbusiness,rightpeople,rightprice.只要有了这三点,长期而言投资结果必然不错。至于怎么看这三点就没人可以简单教了,大概必须自己学的。尤其是前两点重要。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人在说股票的时候,说了好多和这三点无关的东西。
8:其实小额投资者有机会应该去找些看得懂的中小型公司,比较有机会回报高些。跟着大盘股很难有大收获的。
11:如果买股票买的不是公司的话,那买的是什么?只要抽象到只有一个股东的时候就明白了。
13:其实有很多公司是几乎可以看到10年以后的日子会不好过的,这就叫生意模式。投资中如果能总是避开10年后肯定不好的公司,基本上很难表现太差。能够2-4年找到一个可以买的公司你就发达了,难道你不满意?
16:由于生意模式还没看懂,就没办法定价,所以还没打算买。个人认为买股票和这个股票曾经到过什么价是没关系的,所谓IPO价格的一半就是便宜的说法没什么道理。
17:人们很喜欢用一年的回报率来衡量,但大资金的年回报率是没机会特别高的,比如巴菲特的BRK,但小资金却往往有机会有高比例的回报,比如周围的朋友中总会经常总会有某个人当年回报据说有40%、50%甚至更高的(就像一起去赌场的朋友中,第一天出来时总有个别人是兴高采烈的一样)千万别以为这些人已经比巴菲特厉害了。偶尔会听到有人说某只股票至少会涨10倍,所以计划放10%进去等等。如果他真相信这只股票会涨10倍,什么理由他让只放10%呢?
对我想买的股票而言,最希望的就是有人在大把做空了,不然很难有好价钱;同时,当我想卖股票时,一般大概也都是卖给空头了,因为空头是扛不住的,只有空头在买股票时是不计较价值的,当他们需要逃的时候,他们没有机会考虑什么价钱逃比较好。
记得早年有个非常着名的股市恐慌也是因为空头回补一家铁路公司的股票而去卖其他股票造成的(忘了叫啥了)。
20:企业文化就是要做正确的事情,但把正确的事情做正确了才会有绩效。(做对的事情和把事情做对)
23:讲点自己对回报预期的看法;首先说明,本人从来不预设回报预期,因为对本人而言投资回报本来就和自己的预期无关。我对投资的认识是过程比结果重要,或者说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只要过程对了,结果自然会好;第二,长期而言,跑过银行存款应该是最基本的要求,不然就是啥忙了;第三,从保值的角度看,长期而言投资回报至少要做到能保住购买力不变才叫不亏,也许用黄金来衡量会有点意思。
24:这段是老巴的:一只能数到十的马是只了不起的马,却不是了不起的数学家,同样的一家能够合理运用资金的纺织公司是一家了不起的纺织公司,但却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企业。--巴菲特
26:如果一个人要买一家公司却又不知道一家公司的未来现金流(折现)至少会是多少,那这个人买的是什么呢(假如是家非上市公司会更容易明白)。这里不考虑其他因素并购,比如技术并购等。"至少"很重要,表示这是个思维方式。用公式的都是蒙人的,没有例外。
30:简单讲,一个人是不是价值投资者和其说自己是不是没啥关系,区别在其关心公司本身的程度。有些不碰股票的人其实也可以是最好的价值投资者,因为他们懂价值投资最精髓的东西-不懂不碰,而且长期而言,他们的投资回报比股市上85%的人都好,因为他们没在股票上赔钱。
33:经常看到人们对平均每年15%+的回报灰常不屑,不是很理解,似乎他们一出手就应该是5倍10倍啥的。平常年景的说法很有趣,因为对我而言每年都是平常年景。
36:某段时期经营和股价回报不错未必就一定是价值投资。不过我相信他们投的时候的思路绝对是价值投资的思路。再说价值投资也不一定就赚钱(价值投资也会犯错),只是长期而言赚钱的概率高而已。
37:学习巴菲特最好的办法其实就是远离股市。
b.说明学校里是很难学到投资的,哪怕是金融专业的研究生也可以是七窍只通了六窍。
41:长期投资并不自动等于价值投资,但价值投资一般都是长期投资。
42:价值投资者容易抄底抄在半山腰,花旗银行的股价从60美元跌至1美元的过程中就套牢了一大批试图抄底的价值投资者。
抄底就是投机,为什么被套牢后就成了价值投资了?老巴被套citi了吗?为什么没有?所谓的价值投资者不是口里喊几句价值投资就会成为价值投资的。真正的价值投资者是骨子里相信价值的。
45:学巴菲特最重要和人们能够学的东西其实是他不做什么!绝大多数人学的是相反的东西,就是他在做什么,那是没办法学的,因为每个人的能力圈不同。巴菲特说知道自己能力圈有多大比能力圈有多大要重要的多。当然,能力圈的大小也是可以学的,但那是每个人自己的经历包括学历等,巴菲特不教这个。
在把事情做对的过程当中没有人可以避免犯错误,这是好的投资者必须明白的道理。
不过,明白什么叫生意模式是非常难的,简单的东西都很难哈。
47:没有焦点的公司早晚会有麻烦。
48:买股票就是买公司指的就是这个意思。做过企业家的人本来可以有一个优势,那就是更容易看懂公司,更容易知道自己的能力圈在哪里。但我发现我认识的很多企业家对股市并没有任何认识,和普通人无异,同时大多数人是不碰股市的(因为他们认为自己不懂)。不懂不碰的就是好的投资者,哪怕一点都不碰也是对的。
49:看看老巴怎么做的就会明白这种风险实际很小,关键在不懂就是不碰的原则。多数人错在一知半解时由于害怕失去机会而急急忙忙出手了。
50:再看一遍哈,学巴菲特最重要和人们能够学的东西其实是他不做什么!绝大多数人学的是相反的东西,就是他在做什么,那是没办法学的,因为每个人的能力圈不同。巴菲特说知道自己能力圈有多大比能力圈有多大要重要的多。当然,能力圈的大小也是可以学的,但那是每个人自己的经历包括学历等,巴菲特不教这个。
51:做对的事情和把事情做对。做对的事情的意思就是错的事情不做,发现是错的事情就马上改。老巴也说过类似的(大意),如果你发现自己已经在坑里了,至少不要再往下挖了。这里特别强调一下,在把事情做对的过程当中是会犯很多错误的,因为把事情做对是个学习的过程。很多人会在这个地方搞混。举几个例子:不诚信是错的事情,所以不要做;借margin做股票是错的事情,所以不做。也许有人会问,难道明知错的东西还会有人去做吗?这个世界很有意思,往往不对的事情是有很多短期诱惑的,连食品都这样,好吃的东西往往对身体不好。
53:任何时候,只要你还想着要空一把谁,那就表示你还是个投机分子(以为自己比市场聪明)。早点收起做空头的念头吧,老老实实去找那些可以让你睡得好觉的deal!不过,投机是件非常好玩的事情,就像偶尔去下赌场一样,如果你做好输钱的准备的话(赌点小钱?)
我发现大部分人说到估值时其实指的都是市场应该给股票一个什么价。
老巴在讲whentosellabusiness的时候其实讲得蛮清楚了,大家不要希望看一遍就能真的看明白的哈,老巴自己也说他花了好多年才大致明白的,我自己现在大概也是在大致明白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