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时报》中华彩票2011-01-0511:50
虎年岁末,来自四川省南充市的杜超出现在国内热播综艺节目“非诚勿扰”的舞台上,并声称自己早在2006年中过福彩500万元大奖。随后,本报报道的《疑似巨奖得主元旦前高调亮相》一文中,一方面如实阐述了社会各界对于这位集“商二代”、“500万大奖得主”于一身的幸运儿的看法,一方面通过对“非诚勿扰”节目组、四川省福彩中心等多方采访以求证其中将身份是否属实。
然而,将多方说法汇总后记者发现,杜超是否中过大奖之疑问仍无法盖棺定论。此外,例如“商二代”为何会跑去彩站购彩;奖金最终被用到何处;杜超因何敢于坦然以大奖得主身份高调亮相等疑问都悬而未解。
南充中奖彩站06年制作的喜报
声称自己中得过500万元大奖的杜超(左)称:已与节目中“牵手”成功女嘉宾刘静“分手”(资料图片)
对话
“购彩也有因果报应”
《公益时报》记者:“非诚勿扰”节目现场,你曾直言父亲是你一生最崇拜的人。那么,包括彩票中奖等经历,父亲在其中给过你哪些意见和指引
杜超:父亲只是提醒我应该将奖金用在事业上,切勿挥霍。而参加这次相亲节目,我和父亲的观点都很简单:找对象、新的尝试,就这两个目的而已。
如果要是说起彩票,能不能中奖是一个人的命。是你的钱,不中双色球500万元也会通过别的形式归你所有。当然,有一种人就很难中奖,那就是一心只为中奖而购彩的人。较之于这种人,命运会更加眷顾那些多多少少心存公益的购彩者。
“父亲捐出善款逾千万元”
《公益时报》记者:节目中有几位女嘉宾回答过“500万元奖金怎么花”的问题,对于她们的回答你怎么看
杜超:记得当场有几位女士把购房购车作为中奖后的首选,我本人不认同这种想法。为自己的生活置办一些必需品毋庸置疑,但是如果中得高额奖金后将这些事情放在第一位,是否值得提倡呢
我刚说过,买彩票需要“心存公益”也许很多人会认为我在“唱高调”,但事实上,我从小到大都在被灌输“热心慈善事业”的理念,耳濡目染中我这方面的意识还是非常强的。
在此,又要提及我的父亲。据我所知,他为慈善事业捐献的善款总计已经突破千万元了,而且行事非常低调。例如,他捐款的渠道就是非常“低调”的。他从未公开地向某慈善机构、基金会等公共组织捐过钱,他都是将每一分钱用在能够“眼见为实”的地方。他会与某贫困村的大队直接联系,投资为村子修路、修建公共设施。每年,他还会固定捐助10到20个贫困的大学生,每人两万元,而选择捐助对象时也是直接与校方取得联系。至今,虽然办过许多好事,但是父亲甚至连一次受助方邀请的剪彩活动都没参加过。
-------next--------
“中过500万,爱信不信”
杜超:别说去成都领奖的人不是我,就算是我本人,我同样会因过于兴奋把收据以及个人所得税缴费单等抛在脑后。当时钱都到手了,谁还会想到留下那些清单呢“非诚勿扰”节目组也没有对我的中奖身份进行特别的核实,非“诚”勿扰嘛,大家都以诚相待,这种事情没必要吹嘘。
至于还有一些人对我的身份持怀疑态度,那就任他们不相信呗,爱信不信,这跟我又没什么关系。
“大奖得主身份暴露,无所谓”
《公益时报》记者:为什么敢于在电视节目中高调道出自己的百万大奖得主身份
杜超:敢不敢于道出这一身份是一码事,愿不愿意道出这一身份又是一码事。
从客观上来说,虽然公开了这一身份我无所谓,但是如果没有参加“非诚勿扰”,我也是不会这么高调地公布自己的中奖事宜。最早在“世纪佳缘”网站报名的时候,表格中有一栏“生平经历”为必填内容,我当时没有多想,就顺理成章地把彩票中奖的事情写上了。
回忆
“再中奖,事先约定如何分账!”
访谈伊始,杜超一段简短的概述,首先为我们重忆了四年前他与三位好友的中奖经历。
据杜超本人回忆,当时他和几个非常要好的朋友在当地某家酒店开了几个房间,主要用途无非是大家聚在一起打麻将、斗地主、唱歌、聚餐等等。久而久之,这几间被长期订下的房间便成为杜超和朋友们的小聚点。后来与其合购彩票的三个小伙子,也是“根据地”中的成员。
同年9月,杜超三位好友中的小王(化名)提出大家合购彩票,此提议立即得到了共鸣。据介绍,小王虽然年纪不大,但却是位老彩民,尤其对双色球的热情非常高。说定合购彩票后,四人便开始随意选择了一些号码,由那位出现在“非诚勿扰”节目上的小李(化名)跑腿去彩站打票,全部购彩金额由杜超和小王承担。
据介绍,到四川省福彩中心兑奖的并非杜超本人,而是四位中奖者的其中一位。拿到税后的400万元奖金后,如何分账的问题则开始困扰四位年轻人,此前大奖带来的喜悦气氛也随之变得愈发凝重。
“跑腿”的小李和“既没出钱也没出力”的小严(化名)提出了一人100万元平分奖金的要求,然而杜超和小王对此颇有异议。杜超认为,出钱的没有道理和无作为的获得同样数额的奖金,于是四人的关系也因为分账事宜越闹越僵。虽然最终杜超150万元,小王小李各100万元,小严50万元的分账方式在外人看来还算较为公道合理,但是兄弟四人的关系大不如前了。
杜超坦言,四年过去了,虽然很多不良情绪都在慢慢淡化,但是朋友之间的友谊却再也无法与中奖之间相比了。“如果时光倒流,或是现在再发生类似的事情,我一定选择事先做好约定,从而避免无谓的争端。”杜超告诉记者。
记者手记
杜超:“后悔牵女嘉宾的手!”
我们似乎很难找到一个非常准确的词汇,来形容杜超留给他人的第一印象。然而,他给人的第一印象又是那么的鲜明,简单几个细节便能使观者略知一二。无论是他在接受采访时一句句不假思索的作答所表现出的直率,还是“非诚勿扰”节目上主持人以及女嘉宾口中的“傲气”,都与人们印象中南方小伙子的“纤细温和”略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