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0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分析与展望
报告单位:北京东方艾格农业咨询有限公司(北京FARMER)
报告人:马文峰
从数据来看,经济依然延续疫情之前的下降态势,尽管商品和服务价格出现大幅上涨,但是受到消费能力没有得到有效提升,价格高位基本已经见顶。国家需要支持“地摊经济”为代表中小微企业仍需进一步落实。大城市必须合理引导,有效管理,保证地摊经济的落实。城管、道路、工商、税务、执法仍待进一步规范,他们的行为直接决定市场的繁荣,经济的发展;他们的队伍规模必须大幅缩减与合并,更多监测管理采取人工智能技术替代,从而解放更多社会劳动力进行真正的创造劳动,而非当前一些腐败分子阻碍经济社会发展,侵害国家和社会财富。
房地产行业因为土地和房屋受到“市长”垄断市场的因素影响,央行过量的货币投放,价格依然存在价格过度上涨;当前房地产危机及其对整体经济的虹吸作用不断加深,严重危害国内消费能力,带来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甚至带来总体社会的危机。消除房地产过度的行业杠杆,对过多占有房产和土地的家庭开征家庭房屋与土地的3-5%年度经营资产闲置税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也是解决地方财政困难的有效途径,更是解决房屋和推动不断集中的少数手中给经济以社会带来的养殖的。
新社会管理制度加速推进,央行推出的电子货币,构建公开透明社会诚信体系迈开步伐,但是依然面临强大阻力,公开透明、可追溯、可查询、可公示的社会诚信决定国家未来。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其他法人及非法机构、这些机构及其管理者诚信体系的构建决定诚信体系构建的成败,决定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未来。
2012年之后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到2017年之后的经济下行,2019下半年开始严重下行导致国家财政赤字不断加剧,全社会债务负担暴涨,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社会财富的高度集中,竞争性国有企业效益低下,并且存在严重的社会财富转移导致的极端社会贫富分化,严重影响国家财政支收入。
四十年年改革带来的所有制结构的巨大变化,我们在加速构建公开透明社会诚信体系的前提下,同步开启新的国家税制结构改革。在稳定当前公有体制为基础的面向经营环节税收体系,通过立法保护全社会公民法人合法财产;开征公民个人家庭及法人所占有闲置可经营资产与财富闲置税,提高国家税收征收能力及国家对经济社会影响力。
当前,面对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遇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严重的困难,国际社会少数战略竞争者的趁火打劫,企图打断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路径,我们必须加强改革和推动进行适合当前形势的经济社会管理体制构建,实现国内经济再次形成10-20年的中高速发。
图标目录
数据来看,经济依然延续疫情之前的下降态势,尽管商品和服务价格出现大幅上涨,但是受到消费能力没有得到有效提升,价格高位基本已经见顶。国家需要支持“地摊经济”为代表中小微企业仍需进一步落实。大城市必须合理引导,有效管理,保证地摊经济的落实。城管、道路、工商、税务、执法仍待进一步规范,他们的行为直接决定市场的繁荣,经济的发展;他们的队伍规模必须大幅缩减与合并,更多监测管理采取人工智能技术替代,从而解放更多社会劳动力进行真正的创造劳动,而非当前一些腐败分子阻碍经济社会发展,侵害国家和社会财富。
当前,面对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遇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严重的困难,国际社会少数战略竞争者的趁火打劫,企图打断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路径,我们必须加强改革和推动进行适合当前形势的经济社会管理体制构建,实现国内经济再次形成10-20年的中高速发展,实现伟大民族复兴。
居民消费价格方面:2021年10月中国CPI同比上涨1.5%,其中,城镇上涨1.6%,农村上涨1.2%。
1-10月,全国同比上涨0.7%,其中,城镇上涨0.8%,农村上涨0.5%。中国消费者价格是一种上不来下不去状态,当前总体价格水平为历史高位。月度价格指数较上年11月份上涨提高2.0个百分点。
从商品大类看,10月,食品价格下降2.4%,猪肉价格唯一下滑带来食品价格指数为负值。各类食品中,10月猪肉价格同比下降44.0%,其余产品价格均不同程度上涨,其中鲜菜、禽蛋、水产、油脂价格同比分别上涨15.9%、12.6%、8.3%、6.4%。扣除猪肉价格影响食品月度上涨5.5%;累计上涨4.9%。猪肉之外的食品价格上涨给消费带来的严重的负面影响。
饲料、环境、流通成本导致供应相对偏紧,禽蛋和水产品价格大幅上涨,生猪价格在去年过度投资背景下,生产剧烈增长导致价格巨幅下降。生猪行情过山车导致企业、消费者及政府主管部门的有点受不了。
2021年以来,生猪价格唯一同比明显下行,带来总体消费价格下滑,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成为真正名符其实的“猪指数”。
生产者价格方面,10月,PPI同比上涨13.5%;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7.9%、原材料价格指数上涨25.7%,冲击历史新高。
1-10月,PPI同比上涨7.3%;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9.8%、原材料价格指数上涨14.5%。生产资料中,采掘业产品月度上涨66.5%;累计上涨30.7%。
分类来看,10月食品价格和生活资料价格涨幅为1.0%和0.6%;衣着和日用均上涨0.8%。生产者购进价格中,燃料动力上涨40.7%。涨幅继续扩大,必然推动社会运行成本的大幅提升,规范市场,增加供应迫在眉睫。
农副产品采购价格上涨2.4%,降幅回落。出厂价格指数,农副产品、食品及饮料销售价格小幅上涨,分别上涨2.7%、2.6%和1.2%,食品、农产品价格基本稳定同工业品价格的暴涨的极端差距形成新的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但是,食品、服装、日用品的价格保持低位利于经济社会的稳定。
近期,生产者价格指数暴涨一方面是非市场化的供给侧改革,大量民营企业的退出导致生产严重下滑和市场高度垄断;另外,央行过量货币投放,在市场垄断下非均衡传导的结果,是总体市场营商环境下滑的结果。
当前,生产者价格水平为1996年以来的新的历史高位,期间经历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全球金融,两次金融危机都是都是生产资料价格过度上涨导致下游市场无法承受,最终导致市场泡沫破裂。
当前生产资料和生产者价格指数过度上涨持续向下传导;一方面消费端因为房地产的吸食消费能力导致消费无力支付,消费价格保持低位,另一端,生产端成本过度猛涨,当前市场风险严重,各市场主体必须相对谨慎,加强风险控制。物流成本和高房价及政府运行成本高涨使得市场风险加剧。
面对10月份极端严重市场风险,各地区电力部门限电,要求涨价之后,中国国家发改委及时以雷霆万钧之势将下不断创下历史新高煤炭价格强力下压,缓解了暂时的危机。但是当前市场依然存在极大不确定性,尤其石油价格、房地产价格、道路运输成本、政府冗员和腐败带来政府成本及财政赤字不断上涨,市场垄断之下的中小微企业恢复,劳动者收入提升依然困难。
解决当前问题的根本之策在于,一方面严控当前生产资料价格继续上涨,同时有效改善营商环境,消除市场垄断带来的垄断高价,提高中小微企业经营收入、提高最大多数劳动者的收入,提升全社的消费能力和市场购买力。
权利配置资源,由于缺少公开透明的社会诚信体系构架,社会财富非正常的极端集中,从而大量资本外流、需求急剧下行,导致市场生产严重超过需求,从而导致生产者价格下行。
加速农村地区非农产业的发展,打破产业的垄断格局,增加非农产品的供应,实现社会均衡发展,是当前实现乡村振兴,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关键。
猪肉价格指数带来中国居民CPI的下降,中国CPI成为名副其实的“猪指数”。
统计局公布大宗商品流通价格显示:2021年10月,大宗商品流通价格指数(2014年为100,下同)指数为158.8,较上年上涨55.7%;分类价格指数为159.7%;同比上涨50.9%;1-10月,总指数为132.4,较上年上涨33.8%;分类价格指数为135.2%;同比上涨32.3%。
月度总指数较上年5月低位水平上涨68.6%,较历史的低位水平上涨95.8%,再创大宗商品价格水平新高;价格涨幅也是为历史新高。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历史最严重的价格商上涨,国内出现极端严重的通货膨胀。
分9大类商品月度价格指数,石油、农产品价格指数最低,96.8和105.1;较上年分别上涨56.1%和下降9.5%;煤炭、建材和黑色金属等寡头垄断型行业产品月度指数均创处于历史高位,分别为298、193、174,分别上涨128.7%、32.1%和48.3%。煤炭、建材分别创下历史新高,黑色金属高位回落,但是依然出现高位。农产的同比唯一一类出现价格下滑产品,带来新的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
1-10月累计价格指数平均值,石油、化工最低为84.3和106.6,同比分别上涨32.4%和58.6%;煤炭、建材、黑色金属最高,分别为197.7、166.7和159.5,较上年分别上涨59.6%、18.4%和39.1%。
10月,农资价格指数为168.6,环比6.2%同比上涨49.8%;1-10月均值为130,同比上涨49.8%。其中,农药价格指数为255,环比上涨26.9%,同比上涨212%;1-10月均值为149,同比上涨106%。
其中,农资价格及其他工业品价格的大幅上涨,但是农产品为同比比累计同比出现的下降,形成新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将会带来新的农村贫困,2020年全面脱贫将会再度返贫。
从国家统计公布的农民总收入及外出务工收情况测算,1-9月全国非外出务工农民的总收入仅为173亿元,折合人均收入为163元。农民非外出务工收入较上年减少4830亿元,带来的农村地区的社会总需求减少2.60万亿,影响全社会总需求增长3.6个百分点,社会总需求增长有当前的2.3%提高的5.9%。贫困落后的农村无法支持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2021年中央脱贫再次再度失效,乡村振兴局将会重返扶贫办。当前农村地区产业政策偏差正在严重阻碍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农村地区非农产业,给予农村和农民完整的发展权,是解决中国农村贫困与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关键。充分利用农村地区的非农用地或者非基本农田发展非农产业或者非粮产业,充分有效承接城市、沿海的地区的产业转移,大幅提升农村地区非农就业,从而实现农村地区95%的劳动人口就业非农化,真正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
51个具体产品来看10月生猪、花生、稻米3个产品较同比出现下降,分别下降,57.0%、10.8%和4.4%;其余产品全面上涨,涨幅在2.9%-391%。
较上月,9个产品出现价格下滑,降幅在0.1-11.1%;41个产品价格上涨,涨幅在2.0-79.4%。
1-10月的生猪、花生、稻米出现下降,分别下价41.4%、3.0%、0.4%;其余产品涨幅在在2.0%-403%。当前价格显示,农民和农村的利益再度受损。
消费端,因为极端收入分配不均衡2-3%群体占据95%以上社会财富,大部分居民收入极端低下,但是房价又是极端偏高,大部分居民绝大部分收入用于缴纳房贷,从而导致社会商品和服务的消费能力极端低下,导致市场总需求严重不足;综合测算全社会95%以上分居民月度可以自由消费收入不足1000元,导致社会消费能力极端低下,影响社会投资。
生产端地方政府各类环保风暴、非市场化去产能、违背城市发展规律城市职能规划,资金市场垄断高利及大量流向官商勾结的房地产行业,资金大量流向国外是导致当前经济下行的经济关键因素。
面对当前经济恢复依然乏力,我们必须真正规范城管、交警、路政等各类执法部门的活动,将人工执法改为互联、大数据及物联网监测,落实电子警察和电子执法。让各类监测实现合理、合规、合法的,让监管成为真正推动和规范地方经济发展,而不是阻碍经济发展,构建公开透明的社会诚信体系才能真正确保经济社会健康运行。
尽管2019年下半年的以来的农产品的综合价格保持高位,工业品价格出现的回落,但是,当2014年以来工农产品的价格剪刀差依然明显,并将于未来1-2两年再度加剧。
10月农产品和菜篮子价格业出现强力反弹,超级通胀呼之欲出
10月度农产品价格232,较上月上涨7.86%,较上年上涨2.20%;菜篮子价格指数236,环比上涨9.03%,同比上涨1.94%。今年为2006年以来10月份为农产品第二次价格上涨。
2021年1-10月全国农产品综合价格指数为230.,较上年下降0.96%,菜篮子价格指数为234,较上年下降1.53%。2021年1-9月全国农业信贷总额较上年下降22%以上,带来的农产品和菜篮子价格下降。
10月份食品和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为全社会极端严重的通货膨胀的一种适应性调整,如果央行不及时的调控后期的货币供应,今年春节国内将出现超级的通货膨胀,物价的极端上涨,可能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我们决策者可能成为历史罪人。
10月期货市场工矿产品价格极端上涨,综合价值冲击历史新高,焦煤上涨尤为极端。
10月工矿产品的综合价格指数为251,月度同比上涨74.4%,环比上涨5.4%,累计同比上涨48.6%。其中,煤炭价格极端上涨;焦煤月度价格指数为554,环比上涨5.1%,同比上涨176%,累计同比上涨77.6%。焦煤月度价格较本轮周期最低水平上涨2.25倍;铁矿石价格出现出现的同比环比的回落。
原油价格10月冲击2014年10月份以后新的历史高位,正在酝酿新一轮的经济危机。
2021年10月,上海、伦敦、纽约近月交易合约原油月度平均价格为601美元/吨,环比上涨12.4%,同比上涨104.9%。1-10月累计,全球总体平均价493美元/吨,同比上涨59.94%。
月度价格较本轮周期最低点上涨1.85倍。石油和煤炭两个基本能源和最基本工业原料,他们价格过度上涨和房地产价格过度上涨,交织在一起,必然带来新一轮经济危机。切实调控石油、煤炭、房地价格,降低社会经济运行的直接成本,是防范可能出现新一轮经济危机的关键环节。
10月化肥大幅上涨尿素价格月度均价为2966元/吨,环比上涨12.5%,同比上涨77.3%;累计均价为2311,元/吨,同比上涨40.7%。化肥价格的过快上涨,必然降价格传导农业产品,最终诱发新极端严重的通货膨胀。
国际油价(纽约原油)在2014年以后持续保持低位水平,位于趋势线的之下,2016年2月之后总体呈现上涨的趋势,但是始终没有突破1998年以来的趋势。国际原油价格处于较低价位有效降低全社经济运行成本,是全球经济复苏的有效支撑力量。近期油价迅速突破历史的趋势线,继续上涨必然导致新的世界经济危机,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从2015年为基期的全球原油综合价格指数来看,2021年2月份以后的全球油价处于近期的趋势线以上,尤其6月份以后油价处于相对高位,近期再度达到相对偏高水平,出现价格调整。
海运价格冲击历史高位,世界存在极端严重的通货膨胀,国内更加明显。
10月,沿海及世界主要地区的运价到达中国中国口岸月度均价48.77美元/吨,再次冲击历史新高,环比上涨4.25%,同比上涨102.9%;其中国际运价为57.3美元/吨,环比上涨3.64%,同比上涨102.94%。沿海运价为95.26元/吨,环比上涨15.4%,同比上涨93.6%;折合美元价格为14.63美元/吨,环比上涨15.0%,同比上涨102.93%。
当前国际价格较本轮周期最低点上涨3.29倍,国内价格较本轮周期的最低点上涨1.98倍。
1-10月累计,沿海及世界主要地区的运价到达中国中国口岸为40.2美元/吨,同比上涨77.4%;国际市场到达中国口岸均价为47.3美元/吨,同比上涨的76.33%;国内沿海运价均值为76.0,同比上涨82.9%;折合美元价格14.6美元/吨,同比上涨96.16%。
内外运价冲击历史新高,显示全球出现极端严重的通货膨胀,中国央行和美联储极端严重的货币超发是导致世界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中美两国零和博弈模式的竞争给世界经济带来极端的严重的危害。
内外运价大幅上涨同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上涨相对应,内外粮食运价上涨幅度的差异显示国内内贸和进口需求的强度的差异。国内沿海运价上涨更为明显显示国内存在更加严重的通货膨胀压力。
美国极端财政赤字和中国央行过货币投放是导致通货膨胀爆发的根本内在力量。其中,最根本在于政府过度无节制的财政支出,官员无节制贪腐,政府机构无节制的膨胀,是导致的通胀的根本原因。
10月全国土地购置价格为9852元/平米,同比上涨31.55%,环比上涨9.36%,连续8个月环比明显上涨,土地的价格为历史的高位水平;1-10月累计7211元/平米,同比12.57%,再创历史同期新高水平。
10月新房销售价格为9749元/平米,同比下降1.247%,环比降0.09%;1-10月累计房价为10249元/平米,同比上涨4.17%。月度价格为2020年5月份以来的最低说明,房地产企业为加快直接回笼适度下调商品房销售价格。其中,商品住宅价格为9962元/平米,同比下降0.02%;连续三个月同比环比下行。
土地价格继续上涨维护房地行业的资产总价值,试图阻碍地产泡沫的破裂。政府增加土地供应,无偿收回超期没有开发的土地,是维护房地产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是否落实无偿收回超期没有开发的土地是检验政府是否同地产商共谋的试金石。
新房销售价格继续保持极端的高位,依然存在明显的银行管理者、地方政府官员、地产商共谋,他们在设法榨干中国百姓的最后一地血汗,他们在设法破坏党的群众基础,对于这些的没有良知商家及贪官,我们必须通过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机器,对其绳之以法,才能真正的弥合过去他们行为对党群关系的极端破话。
房价持续高位上涨对中国经济和社会产生极大负面影响,对城市消费品价格和工商企业经营成本产生极大推动作用,是导致国内消费增速持续下滑的关键因素;导致社会总需求增长持续放缓,经济严重收缩。
加速房地当地行业的法律规定制定,要求同一家庭多套房的购买必须支付全款,从而取消房地产投机的高杠杆率对总体社会经济发展资源的严重侵蚀,是解决当前经济发展的不均衡的关键措施。更重的防范公民将所有资源投资房地产,从而抑制居民的实际可支配收入的增长,甚至导致全社会公民的可支配收入的大幅下降,导致的全社消费下滑。
基本制度方面,率先在房地行业构建公开透明的社会诚信体系,让所有公民、法人、非法人机构的所有房产成为可查询、可以追溯、可公示社会财产,同时构建新的税制结构,对公民多套房的经营、转让所得依法收取各项税收,严惩房产经营交易过程的偷逃税款的现象,并对空置土地和多套住房收依据市场价格水平征收过量资源占用税3%-5%年度税率水平,同时依据经济发展的状况不断调整税率水平。
上海同全球主要股市走势价格剪刀差要求中国继续加强内部改革,降低经济与社会运行成本,推动中国经济繁荣和稳定。但是中国政府在抗击新冠肺炎的良好表现,使得中国经济保持的较好的增长。2020年下半年以来的中国上海的综合价格指数回到的趋势线之上的水平。但是疫情仅为短期外部冲击,不改变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2021年以后,世界市场再次不断冲击历史新高,上海市场依然表现不尽如人意,实质是分配体系出现了问题。
2021年以来,在美国大量货币冲击下,全球资本市场普遍出现明显的同比上涨,2021年10月,全球16个市场综合指数为142.70;10个主要市场综合指数为138.44,较上月分别下降0.20%和0.14%,但是依然为历史高位。月度同比分别上涨28.88%和25.65%。股市涨幅远远超出实体经济增长水平,使得全球资本市场充满的风险。
分地区比较来看,美国、台湾、俄罗斯、印度、荷兰、巴西突破160,分别为193.49、180.16、179.77、168.41、165.20和164.43;上海市场最低,89.76,为所有跟踪的市场的最低。
月度同比,所有市场综合指数涨幅为28.88%,所有市场的涨幅在2.81%-54.28%之间;其中,俄罗斯、印度、越南涨幅最大,为54.28%、48.32%和44.02%;上海、香港上涨10.13%和2.81%,涨幅最低。
较上月,平均涨幅为0.13%,俄罗斯、日本、上海均值基本稳定,涨幅为0.16%、0.05%、0.00%;其余市场的周度均程度不同的下降。降幅在0.07%-0.37%。
1-10月累计平均值,全球市场138.53主要市场为134.53,分别上涨26.96%和24.92%,分市场涨幅在10.20%-49.65%。韩国、越南、印度、台湾市场涨幅最大,为49.64%、46.07%、44.01%和43.55%、英国、香港市场涨幅最小,分别上涨10.80%和10.20%;上海市场涨幅15.14%。
面对国际市场的打压,我们必须把发展经济和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消除极端社会贫富分化作为核心工作,我们的经济才能更好的发展。
我们必须进行分配制度调整,并且重构产业体系,催生经济社会增长新动力
上海市场股指处于相对低位,要求我们在房地产、金融市场、互联网等方面进行有效的管理,消除垄断的房地产、金融资本、互联网资本对经济增长资源的过度攫取,消除垄断和权利配置资源导致当前中国成为全球财富极端分配不均衡的现状,使得社会总需求不能跟随宏观总需求进行有效的增长,从而导致经济增长放缓。
根本原因在于权力配置资源的导致的资源的过度集中,同时大量灰色收入不受限制离开大陆市场,导致国内投资不足。在消费和投资增长出现的问题的背景下,上海股市的处于低位和增长停滞都是不可避免的。
后疫情使得,全球资本市场普遍上涨,发展经济,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作为一国政府的主要目标,才能实现的经济与社会的较快增长。农业制造业才是经济与社会的基层,发达的现代制造业和现代农业占主导地位的经济才是最具有竞争力的经济!他们是第三产业发展的基础。
黄金作为天然货币价值尺度出现,黄金价格指数的变动显示货币价值的变动,真正负责的国家和政府,应该通货开放的黄金市场期货交易来衡量本国货币的价值,从而实现货币价值的基本稳定,为整体经济提供基本稳定宏观环境。
2021年10上海黄金价格为369元/克,环比下价格0.75%,同比下降8.71%;1-10月均价为376元/克,同比下降2.89%。月度均价较2015年11月前一轮周期的最低点高出64.5%。2020年8月以后,黄金价格开始高位回落,但是黄金价格依然处于历史的趋势线之上。即便在2020年8月央行开始有序缩减货币,但是商品和服务价格在先期极端通胀压力下继续前冲。
国际市场,纽约黄金期货10月均价为1778美元/盎司,环比上涨0.04%,同比下价格6.67%;较去年8月下降9.72%。美国黄金价格较历史前期高位降幅低于国内价格,美国市场存在更加严重的通胀压制,折合人民比价格为367元/克,同比下降10.85%,较最高点下降16.3%。相应国际市场的控制通胀压力要回落的更为明显,同航运价格走势一致。
北京Farmer全球黄金综合价格指数为150,环比下降0.33%,同比下降7.72%,1-10月均值为152,同比下降7.72%。全球黄金的人民币152,环比下降0.75%、同比下降10.37%,累计同比下降4.42%;全球黄金美元价格指数为147,环比上涨0.04%、同比下降5.48%,累计同比上涨3.65%。
面对货币价值升值,生产恢复,新季农产品上市,各地政府必须畅通商品流通渠道,防范地方政府的政府极端不作为的错误政策导致农产品等各类商品的流通受阻,导致农产品销售困难和农民收入下滑,影响总体社会宏观总需求的增长。
从2005至今黄金人民币价格指数的趋势线来看,黄金价格处于相对偏高,人民币价值的处于偏弱的状态,这是近期物价一直加速上冲的根本动力,只有黄金价格回到趋势线之下,物价才能失去上涨的动力。
从2016年.8月以来的黄金价格走势来看,2021年5月黄金综合价格出现较快的回落,同农产品价格回落相一致,适度的货币投放,确保黄金价格的相对平稳,实现货币价值的相对平稳是央行的最重要职责。
图1.18北京FARMER黄金价格指数近期走势
人民币对外价值变化,北京Farmer依据对10个货币的跟踪监测,形成人民币综合汇率指数,2021年1-10月人民币综合汇率指数为98.4(各货币在2015年上半年均值为100)较上年下降2.84%,中国疫情良好控制带来人民币外汇率出现一定升值;利于对外经济的发展,带来对外贸易,吸引外资,对外投资的平稳增长,利于人民币国际地位的提升,利于总体经济的恢复,我们必须充分抓住这一机遇提升中国经济的全球竞争力,提升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推动中国经济由外需拉动型的经济增长转化为内需拉动型增长,才能真正的实现人民竞争力维持,否则人民币价值将会重新下滑。
10月北京Farmer人民币综合价格指数为96.61,较上月下降0.79%,出现升值,同比下降2.73%。
月度汇率指数为2016年3月份以来的最低值,显示近期人民币对外出现升值,近期中国竞争力出现提升。
对于不同货币来看,月度环比来看,人民币对全部监测货币除对3贬11升。月度同比4贬10升值。1-10月,5贬9升。总体来看,中国疫情的有效控制支持了一年来人民币价值的提升。
但是,当前的中国经济恢复状况和人民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的提升状况并不理想,资源型产品市场、房地产市场、流通环节的市场垄断、对经济产生的最为明显负面影响。
从人民对主要国际货币的综合汇率走势来看,2016年1月开始,人民币开始出现贬值。其中,2019年5月份以来中国经济竞争力偏离的趋势的上方。加强国内改革,降低社会运行成本才能真正的提高中国经济的竞争力,实现人民币价值的基本稳定。
美元价值对外变化情况来看
2021年10月,美元价值升值,彭博指数93.96,较上月升值1.06%,较上年升值0.65%,为去年8月份以来的最高值;1-10月累计均值为91.8,同比贬值5.07%。
北京Farmer美元指数98.6,环比升值0.41%,同比贬值0.74%;1-10月累计均值为97.1,同比贬值5.21%。
彭博指数和北京Farmer指数均显示美元对主要货币呈现贬值态势,这是今年国际大宗商品、黄金、粮食、全球航运的美元价格处于高位,北京Farmer全球股值的关键影响因素。
对所有监测货币中10月美元同比对日元、韩元升值幅度明显,分别上涨7.71%和3.54%、另外对印度卢布、欧元、瑞士法郎小幅升值,幅度分别为1.82%、1.45%和1.25%。对于其他货币的出现的贬值,幅度在2.56%-5.76%。对人民币贬值4.37%。
1-10月仅对日元升值1.52%,对于其他货币贬幅度在0.59%-10.33%。其中,对澳元贬值幅度最为明显。美联储的超级货币贬值使得澳洲矿产品出口换取更多的美元收入,使得美元对澳元出现明显的贬值。环比对加元、澳元、人民币贬值1.83%、1.23%和0.57%,对瑞士法郎稳定,其他货币升值0.70%-2.73%。
拜登上台以来的美元价值走势显示拜登各项政策并没在短期内使得美国竞争力提升,并没有能够弥合美国国内人群和地区割裂,推动美国凝聚力的提升。
特朗普执政四年极端不负责对主要国家打压及贸易战,对世界主要国家的经济形势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同时也导致美国经济受到严重的负面影响。
拜登政府上台继续延续特朗普的政策没有改变,坚持同中国竞争而非充分有效的合作,不利美国经济全球竞争力的提升,只能加速美元的贬值,加速美国经济的下行;只有推动中美战略合作,才能实现美国重新强大。尽管美国联手美日印澳等对中国打压,不能带来美国竞争力的提升。
应对美国对中国的围堵,我们必须以静制动,发展国内经济,尤其中部、西北和西南地区及广大农业区,给予农民平等非农产业发展权,推动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实现城市、乡村、沿海、内地经济的协同发展,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从而切实提升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使得中国经济尽快回国8%左右的实际增长速度。
同时,在国内经济增长的基础上提升的军事力量,增强军事战斗力,有效维护好南海、东海、台湾和钓鱼岛的核心利益,不断巩固中巴友谊;尽快恢复维护缅甸局势稳定,打通西南、西北印度洋出海通道,更加有效的推动地区均衡发展。
对印度开展边打边拉的政策,通过我们的经济有效发展,加速构建藏南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推动西藏及藏南经济发展,通过经济影响力收回边疆十几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收回藏南地区全部的华人聚居区,并开通藏南地区的出海通道,实现地区的高度自治,从而切实推动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让该地区的华人可以享受到中华民族复兴带来的社会福利。
人民币的总体价值变化
2021年10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为6.4118,环比下降0.70%,同比下降4.49%;1-10月均值为6.4635,同比下降7.22%,年度月度对美出现的明显升值,支持人民对外价值的总体出现升值。
综合人民币对美元价值变化及同期美元自身价值的变化,2021年10月人民实际环比升值1.44%,连续5个月实际环比升值;同比实际价值升值4.92%,连续5个月出现升值;1-10月人民币实际贬值平均2.2%。
近期人民实际对外升值提升人民币国际地位,使得人民币在全球经济交易与货币储备中的低位出现明显上涨。
1)近年来持续极端高涨房价加速侵吞居民消费能力,导致房价城市明显下行压力;地方政府和地方垄断地产企业联手继续推动土地价格,确保地产企业的资产价值。面对此情,中央必须认真落实土地出让金有税务部门统一征收的规定,消除地方政府和房地产企业的串谋行为,情节严重者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确保房地产的健康发展。
2)受到货币价值回归影响,新季农产品农户价格出现下滑是属于正常的市场的发展倾向,但是各地政府必须充分做好本地农产品流通工作,让农产品顺差流通,实现有效产销对接,增加农民收入,降低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改善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
3)央行必须全面跟踪农产品及其他大宗商品、全面跟踪商品服务价格、跟踪黄金、石油、资本市场的价格走势,将一般商品价格波动幅度作为衡量货币发行量多少重要指标。
更多详细请订阅报告,可以来函索取。
马文峰:1972.10,大学本科,高级工程师。河南工业大学粮食工程专业。北京梭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北京东方艾格农业咨询有限公司高级分析,2012-2014年度新华社特约经济分析师,中华研究所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