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融八卦女特约作者:银行小魔女
···
钱放在哪里最安全?
当然是放在银行里最安全!
可就是偏偏有那么一拨人,让你放在银行里的钱也不安全。
最近,裁判文书网又披露了一个“偷银行钱”的案件,云南曲靖市商业银行一支行长私刻萝卜章违法贴现千亿。
1.
/第一类:公司骗贷/
由于我曾经有银行工作经历,可以简单地说说“骗贷”有多“容易”。
对于银行的个贷部门来说,每个人都是有贷款任务压力的,另外,以每个支行为整体,也会有一定的业绩指标。
为了完成贷款任务,支行或者个贷部的员工在业绩压力下会出现审批把关放松的情况,另外,如果你有一个厂或者公司从银行“骗贷”确实是有可能的(大家不要尝试)。
我总结了一下今年开年以来曝出的骗贷案件,不少是通过工厂这一特殊的贷款主体进行骗贷的。
其实在我的从业经历中,小企业“骗贷”后跑路还真挺普遍,所以才会有很多各位看官在新闻上看到的“清收风暴”,其实不仅是小企业,大企业也有骗贷的情况发生。
另外,五峰农业竟是锦州银行的股东,案发后还取得了锦州银行的谅解,这操作,恕我没看懂。
当然,最近几年银行的风控也在逐渐增强,在尽调时,基本上都是派有相当丰富经验的员工去尽调。
2.
/第二类:内鬼里应外合/
在我工作的银行,几年前有这样一桩“内鬼案”,一个支行长因为贷款任务完不成,鼓动当地一个厂长帮忙贷款,然后通过资金划转,改变资金用途,帮厂长去理财,两者利息差不多抵过,支行长和老板算交了个朋友,之后老板找支行长贷款审批也容易。
哦,当然了,现在支行长已经被免职了。
但其实这样的案例并不少,选一起之前轰动银行界的案例来说说。
自2017年开始,凉山商行原董事长、党委书记郝卫宁,前副行长、贷审会主任陈盛文,薪酬和提名委员会主任杨承斌,风险管理部原主管毛明,小企业贷款中心原风险主管罗万勇先后涉案被查,基本上带走了凉山商行的“半壁江山”。
据媒体报道,西昌当地商人涂建繁,通过向凉山商行小企业贷款中心时任风险主管罗万勇行贿38万余元等方式,编造虚假经营实体、商户等手段,让凉山商行向自己发放了62笔贷款,最终造成该行3.78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
▲郝卫宁
据报道,郝卫宁在凉山当地金融圈工作近30年,从银行柜台出纳做起,通过努力最终成为凉山商行副行长、董事长。
去年六月,郝卫宁被正式提起公诉,案由是滥用职权违规发放贷款,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在贷款审批和重大投资决策中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巨额财物。
3.
/第三类,监守自盗型/
对于银行来说,内控中最难的一项其实是“管人”,我一个小透明就合规培训了N次、参与了N次员工的岗前培训,然而,形形色色的银行风险案件还是屡禁不止。
小到利用职务之便盗取客户资料,大到挪用客户资金、违规私售理财产品,就2018年来说,银行员工违规挪用案件频发。
他们大都通过伪造假存单、截留贷款等方式,挪用金额从几十万到数十亿不等;在挪用资金的用途上,有的用于赌博,有的用于买彩票,还有的用于炒股,还有的用于买豪车买奢侈品。
他们的具体操作手法这几年在被银行“严打”,具体就是隐瞒不动产已经抵押,再次将不动产另行抵押给银行,并且由自己在银行的人脉关系增大不动产的评估价值,以求多骗点钱。
截至投案自首,王爱萍仍有8780万未归还,部分贷款被其用于炒股,而且去年市场行情不好,亏损2000万。
直到现在我都很好奇一件事,这个偷钱穿的衣服口袋有多大?1500多万偷100多次,每次也得偷10万吧?究竟是多大衣服的口袋能一次装下10万不被发现?
其实从这些案件中,不难发现的是,涉案人员的操作手法虽然奇葩,但其实并不高明,也没有太多技术含量,然而即便如此,涉案银行的内控制度也没有及时发现这些漏洞。
4.
/第四类,狸猫换太子型/
在银行,我们贷款时有一种三查制度,即“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
但有些银行吧,偏偏贷款“三查”形同虚设,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
过程其实很简单,就是骗贷方做了调包。
涉案公司拿库存的锌锭当做银锭做质押,银行人员前来仓库检验质押物,他们会要求随机对质押物割角取样去鉴定。
▲上图锌锭、下图银锭
银行工作人员去检验质押物时,骗贷公司人员说有“银锭”割角有火星,要银行人员到集装箱外等着就行。
所以银行工作人员没有看到割角的全过程,涉案公司将割下来的锌锭割角,换成银锭割角,交给银行人员,然后银行人员拿到涉案公司提供的银锭割角去鉴定,鉴定结果当然是银,然后放款,受骗,就像“请君入瓮”一样。
而且直到案发,银行都没有察觉自己被骗了,还是在接到警方通知,说该公司可能存在诈骗犯罪后,银行才对当时提供的质押物白银重新鉴定,发现质押物实际上是锌。
还有许多贵金属骗贷案的手法和这个“锌换银”案件如出一辙。
最后的问题就是银行的业务开展盲目激进,这已经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了。
5.
/“甩锅”给内控,到底怎么控?/
很多人在发生了“偷银行的钱”这种案件时,第一个想的就是“甩锅”给内控。
银行的内控岗位,在外人眼里看起来既不需要累死累活地哄客户做营销,又不用应酬喝酒。更多的是坐在办公室里技术与分析,钱多、稳定、对业务、人员还有“生杀大权”。
▲广州某银行内控经理的招聘待遇
另外,内控经理属于后台职位,想要进入后台,起码就得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起点高,收入、待遇、工作环境、工作内容自然也不就不能跟柜员、客户经理这样的前台职位比。
银行建立行之有效的内控体系才是降低银行不良率的第一关卡,否则风控岗怎么力挽狂澜,若是像上述案例一样,被自己人坑了,也是徒劳。
事实上,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制度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对呆滞账的控制。
1990年,我国四大国有银行的坏账占全部贷款的比例超过20%,连同逾期、展期的呆滞贷款总额占贷款总额的比例超过了70%,分析其产生亏损原因,主要是由于商业银行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自此,我国商业银行也开始了全面内部控制建设,虽然对降低运营成本以及控制金融风险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仍然存在着内部控制的思路和方式与金融风险的控制方向相背离,致使内部控制低效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