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我们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一听到写报告马上头昏脑涨?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工艺实习报告范文(通用1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通过一个星期的学习,我觉得自己在以下几个方面与有收获
一对电子工艺的理论有了初步的系统了解。
我们了解到了焊普通元件与电路元件的技巧、印制电路板图的设计制作与工艺流程、工作原理与组成元件的作用等。这些知识不仅在课堂上有效,对以后的电子工艺课的学习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在日常生活中更是有着现实意义。
二对自己的动手能力是个很大的锻炼。
实习出真知,纵观古今,所有发明创造无一不是在实习中得到检验的。没有足够的动手能力,就奢谈在未来的科研尤其是实验研究中有所成就。在实习中,我锻炼了自己动手技巧,提高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做收音机组装与调试时,好几个焊盘的间距特别小,稍不留神,就焊在一起了,但是我还是完成了任务。
三对印制电路板图的设计实习的感受。
我很感谢张帆老师对我们的细心指导,从他那里我学会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教我们怎样把理论与实际操作更好的联系起来和许多做人的道理,这些东西无论是在以后的工作还是生活中都会对我起到很大的帮助,在实习前我不慎将手弄伤,而王老师和班主任老师对我的关心,使我这异地学子感受到了一种很亲切的感觉,这种感觉很温暖,很亲切……
两周的实习短暂,但却给我以后的道路指出一条明路,那就是思考着做事,事半功倍,更重要的是,做事的心态,也可以得到磨练,可以改变很多不良的习惯,例如:一个工位上两个同学组装,起初效率低,为什么呢那就是没有明确分工,是因为一个在做,而另一个人似乎在打杂,而且开工前,也没有统一意见,彼此没有应有的默契。而通过磨合,心与心的交流以及逐渐熟练,使我们学到了这种经验。
这次实习不仅让我了解学到很多东西,还锻炼了我的胆量、语言交流能力和心理洞察能力,让我知道如何做好一名电子工艺员。一名优秀的电子工艺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保持良好个人形象,具有良好的休养和热情周到的服务态度;
二、精通产品的知识并掌握足够的关联产业的知识,
三、具有良好的应变能力,能根据顾客的言语与表情察觉顾客的想法,作出适当的回应;
四、做好与厂家、商家及同事之间的沟通;
五、不断学习,掌握电子工艺员应具有的能力。
一:实习目的
1熟悉手工焊接的常用工具的使用及其维护与修理
2基本掌握手工电烙铁的焊接技术,能够独立的完成简单电子产品安装与焊接。熟悉电子产品的安装工艺的生产流程。
3熟悉印制电路板设计步骤和方法,熟悉手工制作印制电路板的工艺流程,能够根据电路原理图,元器件实物设计并制作印制电路板。
4熟悉常用电子元器件的类别,符号,规格,性能及其使用范围,能查阅有关的电子器件图书。
5能够正确识别和选用常用的电子器件,并且能够熟练使用普通万用表和数字万用表。
6了解电子产品的焊接,调试与维修方法。
二:实习要求
1要求学生熟悉常用的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测试方法。
2要求学生练习和掌握正确的焊接方法。
3要求学生练习和掌握电子工艺的基本要求,了解电子产品的生产的工艺文件,对照电路原理图,能看懂接线图,理解图上的符号及图注并与实物能一一对照。
4认真阅读有关的工艺图纸以及文件,并据此细心独立的进行安装,连焊,并记录有关的心得,经验和体会。
5根据文件调试,会利用仪器和工对机芯进行调试,学会排除故障,使整机达到指标要求,
6根据工艺文件的指导,独立封装整机外壳,完成一件正式的产品。
三:实习工具及元件
实习工具
电烙铁:马蹄形,大功率35瓦镊子起子焊锡松香两节5号电池
元件
电阻:各色电阻共11个
电阻的识别和检测:电阻在电路中用“r”加数字表示,如:r1表示编号为1的电阻。电阻在电路中的主要作用为分流、限流、分压、偏置等。电阻的参数标注方法有3种,即直标法、色标法和数标法。a、数标法主要用于贴片等小体积的电路,如:472表示47×100ω(即4。7k);104则表示100kb、色环标注法使用最多,现举例如下:四色环电阻五色环电阻(精密电阻)2、电阻的色标位置和倍率关系如下表所示:颜色有效数字倍率允许偏差(%)银色/x0。01±10金色/x0。1±5黑色0+0/棕色1x10±1红色2x100±2橙色3x1000/黄色4x10000/绿色5x100000±0。5蓝色6x1000000±0。2紫色7x10000000±0。1灰色8x100000000/白色9x1000000000/
电容:瓷片电容1p:1个2p:2个5p:2个15p:1个30p:2个47p:1个120p:1个102:2个103:4个223:1个473:1个104:6个
电解电容:47uf:2个10uf:3个47uf:1个220uf:2个
电容的识别和检测:、电容在电路中一般用“c”加数字表示(如c13表示编号为13的电容)。电容是由两片金属膜紧靠,中间用绝缘材料隔开而组成的元件。电容的特性主要是隔直流通交流。
电容容量的大小就是表示能贮存电能的大小,电容对交流信号的阻碍作用称为容抗,它与交流信号的频率和电容量有关。
容抗xc=1/2πfc(f表示交流信号的频率,c表示电容容量)
2、识别方法:电容的识别方法与电阻的识别方法基本相同,分直标法、色标法和数标法3种。电容的'基本单位用法拉(f)表示,其它单位还有:毫法(mf)、微法(uf)、纳法(nf)、皮法(pf)。
其中:1法拉=103毫法=106微法=109纳法=1012皮法
容量大的电容其容量值在电容上直接标明,如10uf/16v
容量小的电容其容量值在电容上用字母表示或数字表示
字母表示法:1m=1000uf1p2=1。2pf1n=1000pf
数字表示法:一般用三位数字表示容量大小,前两位表示有效数字,第三位数字是倍率。
如:102表示10×102pf=1000pf224表示22×104pf=0。22uf
二极管:in4001:1个
二极管的识别与检测方法:二极管的主要特性是单向导电性,也就是在正向电压的作用下,导通电阻很小;而在反向电压作用下导通电阻极大或无穷大。识别方法:二极管的识别很简单,小功率二极管的n极(负极),在二极管外表大多采用一种色圈标出来,有些二极管也用二极管专用符号来表示p极(正极)或n极(负极),也有采用符号标志为“p”、“n”来确定二极管极性的测试注意事项:用数字式万用表去测二极管时,红表笔接二极管的正极,黑表笔接二极管的负极,此时测得的阻值才是二极管的正向导通阻值,这与指针式万用表的表笔接法刚好相反。
三极管:9018h:1个9014c:1个
三极管的识别与检测方法:三极管有三只引脚,已知型号和管脚排列的三极管,可按下述方法来判断其性能好坏
(a)测量极间电阻。将万用表置于r×100或r×1k挡,按照红、黑表笔的六种不同接法进行测试。其中,发射结和集电结的正向电阻值比较低,其他四种接法测得的电阻值都很高,约为几百千欧至无穷大。但不管是低阻还是高阻,硅材料三极管的极间电阻要痹秽材料三极管的极间电阻大得多。b检测判别电极
(a)判定基极。用万用表r×100或r×1k挡测量三极管三个电极中每两个极之间的正、反向电阻值。当用第一根表笔接某一电极,而第二表笔先后接触另外两个电极均测得低阻值时,则第一根表笔所接的那个电极即为基极b。这时,要注意万用表表笔的极性,如果红表笔接的是基极b。黑表笔分别接在其他两极时,测得的阻值都较小,则可判定被测三极管为pnp型管;如果黑表笔接的是基极b,红表笔分别接触其他两极时,测得的阻值较小,则被测三极管为npn型管。
实习日志:
第一天
实习工种:钳工
实习目的:了解钳工工作的几个工序、初步掌握钳工工具的使用和对金属进行简单加工
实习内容:加工一直径为21.9mm、厚度10mm的正六边形螺母
加工材料:一直径为25mm的圆棒
加工工具:台虎钳、手锯、锉刀、划针、钻床、丝锥、铰杠
具体操作:
1、锉削。用锉刀在圆棒一端锉出一光滑平面,并以此平面为螺母一表面。
2、锯削。锯下厚度为11~12mm的圆棒。
3、锉削。锉削圆棒另一端,并调整圆棒厚度为10mm。
4、划线。在圆棒一端面划出一直径为21.9mm的正六边形。
5、锉削。沿着所划的线锉出正六边形。
6、锉圆角。在六边形的六个角锉出大小合适的圆角。
7、钻孔。定好圆心,将所加工工件装在钻床上钻孔。
8、扩孔。用扩孔钻对钻出的孔作扩大加工。
9、攻螺纹。在所钻的孔中攻出螺纹。
实习心得:个人认为是所有工种中最累的一种,对手艺的要求很高,劳动强度也比较大,是一种很传统的工种。
第二天
实习工种:车工
实习目的:了解车工工作程序、初步熟悉车床的基本操作
实习内容:加工一有台阶圆柱体,台阶长度和圆柱直径分别为:15CM,9CM;10CM,7CM
加工材料:一圆柱形螺钉(直径大于9CM)
加工设备:C6132卧式车床
1、打开电源,调节变速箱、主轴箱、进给箱参数
2、用三爪自定心卡盘安装工件并校正。
3、选择合适的车刀。
4、对刀。
5、粗车和精车。为了保证加工的尺寸精度,采用试切法车削。
6、车台阶。注意掌握好台阶长度尺寸。
实习心得:工件的'安装和对刀的准确性比较重要且较难掌握,因为操作的不熟练而引起的失误率较大。
第三天
实习工种:铣工
实习目的:初步掌握立式铣床的基本操作
实习内容:加工一横截面为16mm*17mm的长方条
加工材料和设备:一圆棒(直径>17mm)、立式铣床
1、工件的安装。用平口钳将圆棒夹紧。
2、调整铣床工作参数。调整铣刀旋转速度和方向,检查出油管出油大小,调整进给量。
3、对刀。取一小纸片沾少许油贴在工件上,调整工作台使铣刀对准工件,开动电动机铣刀旋转摩擦到纸片使其旋转说明已接触工件,对刀完成。
4、铣平面。铣刀开始铣削工件,每次进给量为1mm,四次后翻面铣另一面,另外两面雷同。
5、四面都铣好以后,锉掉毛刺,工件完成。
实习心得:开始安装工件比较麻烦,生怕装不稳会出意外,后来的步骤比较简单,都是机器去完成。
第四天
实习工种:加工中心
实习目的:掌握MILL9软件的基本操作
实习内容:依照教程要求绘制工件和加工过程
实习形式:上机操作
1、参阅教程前两章,基本了解MILL9的基本操作
2、按照教程要求完成一步步操作。
3、绘制工件完后开始模拟加工过程,从中检查操作正确性。
实习心得:最主要熟悉教程,以后的操作和用一般的制图软件差不多。
第五天
实习工种:数车
实习目的:了解数控车床的结构和工作过程
实习设备:数控车床
1、了解手动进给方式的操作
2、了解手轮进给方式的操作
3、了解录入方式操作
4、了解定点对刀的操作
5、了解程序存储与编辑的方法
6、了解自动运行的方法
实习心得:基本了解了数控车床的结构和工作过程,由于没有实习作业所以没有真实的体会。
第六天
实习工种:数铣
实习目的:掌握POWERMILL软件的基本操作
实习内容:选择一工件图形,对其铣削加工过程进行分析演示
1、选择加工工件。
2、建立加工毛胚。
3、设置进给量和加工参数。
4、选择刀具。
5、粗铣具体操作设置。
6、细铣具体操作设置
7、存储文件。
8、数铣加工过程演示。
实习心得:操作步骤比较难记,但是掌握了原理和规律性之后就变得容易了。
第七天
实习工种:电火花
实习目的:了解电火花加工工艺的基本过程
实习内容:在一导电金属上加工一星形图案
实习设备和加工材料:电火花成形加工机床、金属钥匙
1、工艺参数的确定。
2、启动总电源,起动机算计电源开关。
3、安装工件,利用机床的撞刀保护功能进行对刀。
4、调整工作液面使其高出加工面50mm
5、选择电规准。
6、加工。通过计算机选择所要加工的程序段,启动机床进行自动加工
7、加工完成,停止作业,卸下工具电极与工件,切断电源,停机擦净机床
实习心得:步骤比车工铣工要来的简单,但是操作不规范有触电的危险
第八天
实习工种:化学加工
实习目的:了解化学加工一般工艺流程
实习内容:铝及其合金的阳极氧化
1、工艺流程:机械抛光-除油脂-清洗-化学抛光-清洗-阳极氧化-清洗-中和-清洗-(染色-清洗-)封孔处理-检验
第九天
实习工种:电焊气焊
实习目的:了解电焊气焊工作过程
实习内容:用电焊焊接两铁棒,用气焊焊接两钢片
1、熟悉练习引弧方法,在钢片上练习焊接
2、焊接铁棒,先两头后中间
3、练习气焊点火,调节中等火焰方法,在钢片上练习焊接操作
4、焊接钢片
实习心得:太危险了,以后都不玩火玩电了
最后一天
实习工种:铸造
实习目的:了解砂型铸造工艺
实习内容:整模两箱造型制造模样和芯盒
1、造下砂型。将模样安放在底板上的砂箱内,安放两个定位销座,加沙用砂冲捣紧,用刮砂板刮平。
2、造上砂型、翻转下砂型,按要求方好上砂箱、横浇口、直浇口棒和定位销,撒分型砂后加型砂造上砂型。
3、扎通气孔。
4、开箱起模与合型。
实习心得:不同于小时候的玩泥巴,虽然也是粗重活,也是讲究手艺的。
总结:十天的实习使我受益颇多,是一次难得的实习机会!!
1、学习焊接电路板的有关知识,熟练焊接的具体操作。
2、了解电子产品的生产制作过程;
3、掌握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及质量检验;
7培养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培养工程实践观念及严禁细致一丝不苟的科学风。
二、工艺要求、电子元件知识
主要有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电解电容、发光管、稳压管、振铃集成模块,拨号集成模块,晶振、IC等。
2、安装工艺要求:
(1)动手焊接先检查元件是否齐全正确,再把元件进行分类,使在安装时更顺手也可以减少安装失误。然后再用万用表将各元件测量一下,看是否电子元件的值是否正确。安装时先安装低矮和耐热元件(如电阻),然后再装大一点的元件,最后装怕热的元件(如三极管)。
(2)在瓷介电容、电解电容及三极管等元件立式安装时,引线不能太长,否则降低元器件的稳定性;但也不能过短,以免焊接时因过热损坏元器件。一般要求距离电路板面2mm,并且要注意电解电容的正负极性,不能插错。
(3)电阻的安装:将电阻的阻值选择好后根据两孔的距离弯。曲电阻脚可采用卧式紧贴电路板安装,高度要统一。瓷片电容和三极管的脚剪的.长短要适中。
电有载调压开关
三、实训小结
实习目的:通过一个星期的电工实习,使我对电器元件及电路的连接与调试有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打好了日后学习电工技术课的基础。同时实习使我获得了自动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实际连接技能,培养了我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了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独立工作的能力。最主要的是培养了我与其他同学的团队合作、共同探讨、共同前进的精神。
具体如下:
1.熟悉手工常用工具的使用及其维护与修理。
2.基本掌握电路的连接方法,能够独立的完成简单电路的连接。
3.熟悉控制电路板设计的步骤和方法及工艺流程,能够根据电路原理图、电器元器件实物,设计并制作控制电路板。
4.熟悉常用电器元件的类别、型号、规格、性能及其使用范围。
5.能够正确识别和选用常用的电器元件,并且能够熟练使用数字万用表。
6.了解电器元件的连接、调试与维修方法。
实习内容:
1.观看关于实习的录像,从总体把握实习,明确实习的目的和意义;讲解电器元件的类别、型号、使用范围和方法以及如何正确选择元器件
2.讲解控制电路的设计要求、方法和设计原理;
3.分发与清点工具;讲解如何使用工具测试元器件;讲解线路连接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4.组装、连接、调试自动控制电路;试车、答辩及评分
5.拆解自动控制电路、收拾桌面、地面,打扫卫生
6.书写实习报告
总的`来说,我对这门课是热情高涨的。第一,我从小就对这种小制作很感兴趣,那时不懂连接和组装,却喜欢把东西给拆来装去,但这样一来,这东西就给废了。现在的电工实习课,正是学习如何把东西“装回去”。每次完成一个步骤,我都像孩子那样高兴,并且很有“成就感”。第二,电工电子实习,是以学生自己动手,掌握一定操作技能并亲手设计、制作、组装与调试为特色的。它将基本技能训练,基本工艺知识和创新启蒙有机结合,培养我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作为信息时代的大学生,作为国家重点培育的高技能人才,仅会操作鼠标是不够的,基本的动手能力是一切工作和创造的基础和必要条件。
通过一个星期的学习,我觉得自己在以下几个方面与有收获:
一、对电工技术的理论有了初步的、系统的了解。我了解到了控制电路板图的设计制作与工艺流程、连接电器元件的技巧等。这些知识不仅在课堂上有效,对以后的电工技术课的学习有很大的指导意义,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更是有着现实意义。
二、对自己的动手能力是个很大的锻炼。实践出真知,纵观古今,所有发明创造无一不是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的。没有足够的动手能力,就奢谈在未来的科研尤其是实验研究中有所成就。在实习中,我锻炼了自己动手技巧,提高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做控制电路组装与调试时,好几个元件的间距特别小,稍不留神,就把连接好的接线又弄断了,但是我还是完成了任务。最后,特别感谢在实习过程中所有帮助过我的老师和同学。
建议:
1.本次实习中,一些工具数量太少(比如万用表),经常出现几个小组共用一件工具的情况,建议以后能增加工具的数量;
2.建议将仪器存储柜中有故障的仪器和无故障的分开,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一、课程设计目的
3。了解安全用电知识,学习安全操作要领,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养好良好的工作习惯,培养正确的`劳动观与人生观,也培养团队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二、课程设计内容
1.元器件的识别
2.元器件的插装
3.元器件的焊接
在进行元器件的焊接前,要求我们首先掌握正确的焊接工艺,这就需要我们在掌握焊接理论的前提下,进行大量的焊接练习。焊接时,要做到快、准、稳。
5.整机装配
三、课程设计
实习流程
8月3日下午和4日上午,我们在光精加车间实习,全程由李工为我讲解生产工艺和流程。4日下午和5日上午,在镀膜车间实习,由欧工为我们讲解。8月5日下午和7日上午,我们在无源生产车间实习,全程由翁工为我讲解生产工艺和流程。8月9日全天,我们学习品质检验流程,全程由罗工为我讲解。10日和11日进行理论培训。12日,我们在有源生产车间实习,全程由周工为我讲解生产工艺和流程。当然,最激动的日子要属11、12两天了,因为这两天,由公司的领导和高工为我们授课,他们分别是:steven、陈建学、范文明、狐龙、李淑平、牛文平等。
实习过程
第一天,我们小组的六位同事按时到达了集合的地点,换好工装后,我们在组长的带领下,来到了光精加的生产车间,在这里,我们看到工人都在产线上忙忙碌碌。经过询问,我们找到了李工,在他的讲解中,我知道了各个生产线的工序,如划片车间,它的生产工序如下:目检上盘——划片内检——SPC上盘内检——开槽——SPC首料检验——切条——SPC盘上检——刮边——翻倒上盘——SPC检验,另外一条生产线的工序是:下料——目检——点胶——精磨——高抛——精抛——目检——清洗。在了解各个产线的工序后,我们到每道工序的工作台上去看工人的操作,这样就加深了我们的印象。另外我们还认识了先进的DISCO精密切割机。
第二天,我们来到了镀膜车间,首先听檀工讲解了整个镀膜的流程:上夹——清洗——擦拭——镀膜——测试——检验——下夹——打标签——入库。之后,檀工带我们看了镀膜设备———光学镀膜机,他仔细为我们讲解了镀膜机的工作原理和技术参数、指标,还特别介绍了镀增透膜的原理和技巧。不过遗憾的是,这种镀膜机是从国外买来的,花费了几百万元,当我们问到为什么不买国产的原因时,得到的答案是:国产的容易出问题,且出料率不高。
第三天,我们去了无源生产车间,在这里,我们了解了DPSK的工序流程,该流程是我见过最长的,具体如下:DPSK装硅片——DPSK调反射——DPSK反射端测试——DPSK调投射——DPSK投射端测试——DPSK进管壳——DPSK进管壳后QC——封管口——封管口后测试——QC半成品——气体测漏——DPSKSeamsealing——QC气体测前测试——DPSK外封前测试——DPSK穿管外封——DPSK加接头前测试——skew初测——穿光纤——最终测试——帖标签——QA外观检查——QA参数测试——QA测试报告生成——DPSK包装。
第四天,我们去了品质部,听了工程师的介绍后,才知道品质部也是一个很大很复杂的机构。产品的品质决定一个公司的存亡,因此,品质的的检验流程非常复杂。虽然复杂,但却很规范,COP和WI文件总共有几十份。在品质部里,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墙上的一个警句,是这样写的”品质不是靠检验出来的,而是生产出来的”。我觉得这句话非常经典,同时认为这句话不仅仅要放在品质部,也应该放在各个生产线上,让每个工人都知道自己的重要性。
第五天,我们去了有源生产车间,那里的工程师都很年轻、很热心,为我们讲解了产品从下料到入库的整个过程,这次我听得格外认真,因为他们讲的每一句话都关系到我今后的工作。我还向他们请教了几个问题:如SN、PN的含义以及它们的关系,另外也看到了BOM的.实物。其中的一个工程师还为我在FIS系统上演示了整个操作流程,让我激动不已,但同时更多的是感谢!至此,整个实习结束。
提出、分析、解决问题
实习收获
在实习过程中,我认识了各个车间的一些工具、仪器、设备,例如镀膜中心的国产镀膜机、国外镀膜机,光精加的精密抛光机,无源生产的拉力测试仪等等,当然也向生产线上的员工了解了一些设备的使用方法。另外,我还熟悉一些物料和产品,如公司的起家产品FSI,还有DPSK、Pigtail、Etalon等等。能正确识别各种物料及各种型号产品,了解生产工艺及产品品质检验方法等,能讲述产品的生产过程及方法,能阅读现场工艺文件、了解工艺文件的编写步骤和格式。通过这一系列过程的学习和思考,也基本了解了整个公司的生产运作流程。由于自身工作的特殊性,没能对公司的产品的工艺和实现原理、技术作深入的了解,重点在于掌握各个部门的工作流程。
实习感悟
回顾我的实习工作,我的主要体会是多动手、多动脑、多动笔、多请教,注意在干中学、学中干,明白如何为人处事,如何运用书本上的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不断在实践中增长知识才干。我有胆量、有青春去拼搏,有明确的目标,现在所缺少的是经验,所以我会在以后的路途中慢慢总结,虚心学习,不断的发掘自己的潜能,开辟出一片属于自己的蓝色天空!
啤酒是以大麦和其它谷物为原料,添加少量酒花,采用制麦、糖化、发酵等特定工艺酿制而成的,一种含有少量酒和充足的二氧化碳,具有酒花香和爽口的苦味,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的低度酿造酒。
到1979年,全国啤酒厂总数达到90多家,啤酒产量达37.3万吨,比建国前增长了50多倍.然而,我们啤酒业大力发展真正发生在1979年后十年,我国的啤酒工业每年以30%以上的高速度持续增长。80年代,我国的啤酒厂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遍及神州大地.到1988年我国大陆啤酒厂家发展到813个,总产量达656.4万吨,仅次于美国、德国,名列第三,(到1993年跃居第二)短短十年,我国啤酒厂家增长9倍,产量增长17.6倍,从而我国成了名符其实的啤酒大国。
啤酒的分类可以有很多种方法现在按原麦汁浓度分如下:(1)营养啤酒:糖度:2.5~5BX°酒精度:0.5~1.8%(2)佐餐啤酒:糖度:4~9BX°酒精度:1.2~2.5%(3)储藏啤酒:糖度:10~14BX°酒精度:2.9~4.2%(4)高浓度啤酒:糖度:13~22BX°酒精度:3.5~5.5%我们很多人都爱喝啤酒,但是一些人还是不清楚啤酒的生产工艺,下面就介绍下它的生产流程:
原料:大麦芽啤酒花大米
主要设备:清洗设备、发酵设备、糖化糊化设备、罐装设备、包装设备生产过程:粉碎(制麦)、糖化、发酵、罐装四个部分。啤酒制造的具体流程如下:
粉碎→糖化、糊化→麦汁过滤→高温煮沸,加啤酒花→澄清冷却→加入酵母发酵→硅藻过滤→包装成品
1、粉碎:
大米、麦芽在进行糊化和糖化前首先经过粉碎机粉碎,粉碎虽是简单的机械过程,但粉碎程度对糖化的生化变化,对麦汁的组成成分,对麦汁的过滤速度及原料的利用率都是非常重要的。
2、糖化、糊化:
糊化:大米粉碎后,加到糊化锅中,加入温水,在一定的温度下(45℃),淀粉在水中溶涨、分裂,形成均匀糊状溶液,制成液化完全的醪液,再加入糖化锅中与麦芽一起糖化
糖化:麦芽经过适当的粉碎后,加到糖化锅内,加入温水,在一定的温度下(50℃),利用麦芽本身的酶,将麦芽及大米中的淀粉水解成麦芽糖等糖类,将蛋白质分解成酵母易于发酵利用的氨基酸等营养物质,这一过程就是糖化过程。
3、麦汁过滤:糖化结束后,将糖化醪液泵送到过滤机,把麦芽汁与麦糖分离出来,得到澄清的麦芽汁。
4、高温煮沸,加啤酒花:麦芽汁输送到麦汁煮沸锅中,加入啤酒花并加热煮沸1个多小时,是麦汁的成分稳定并是酒花的香味、苦味及各种有效成分溶于麦芽汁中。
5、澄清冷却:
麦汁进入冷却器中冷却,冷却至10℃左右便接种啤酒酵母进行发酵。
6、加入酵母,发酵:
麦芽汁经过冷却后,加入啤酒酵母和无菌空气,输送到发酵罐中,开始发酵。发酵主要是利用啤酒酵母将买芽汁中的'买芽糖转化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并产生各种风味物质,经过一定的发酵周期后,成为成熟的发酵液,也称“嫩啤酒”。用上面酵母的发酵温度10~25℃,需时5~7天。
7、硅藻过滤:
发酵液成熟后,经过离心及多重过滤,去掉发酵液中的酵母、大分子的蛋白质,成为晶莹、清澈的酒精,再经巴氏灭菌制成熟啤酒,才可以进行罐装。
8、包装成品:
啤酒包装是啤酒生产的最后过程,啤酒包装过程对啤酒质量和外观有直接影响,包装过程应尽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损失和氧气的摄入。啤酒包装可根据市场需要选择各种包装形式,常见的有玻璃瓶装、易拉罐装及桶装。
瓶装啤酒是最为大众化的包装形式,也具有最典型的包装工艺流程,即洗瓶、灌酒、封口、杀菌、贴标和装箱。
越是离生产日期近的啤酒,即越是新鲜越是好喝。从酿酒厂生产出来的啤酒,通过运输到分销商处,再从分销商处到零售商处,最后到消费者手中,高效及通畅的分销渠道是确保消费者饮用到新鲜啤酒的保证。
这次实习过程中,真的让我见识到很多没有见过的东西,包括一些机器设备和让人惊讶的工作流程,比如方便面的生产工艺,最初的几个流程基本都是自动化的,都是靠一些先进的机器自动操作,基本不需要人力,只有到最后的检查过程才出现工人。在实习的过程中,我学到了许多原先在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使我认识到自己很多的不足,而且可以使自己更进一步接近社会。
对学生而言,实习可以使我们每一个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尝试不同的工作,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逐步完成职业化角色的转化,发现自己真实的潜力和兴趣,以奠定良好的事业基础,也为自我成长丰富了阅历,促进整个社会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所以我们想要更清楚的认清自己,认清自己的方向,实习就是非常有必要的一段过程。
对于我们学生,我想学习的目的不在于通过结业考试,而是为了获取知识,获取工作技能,获取在社会上生存的能力。换句话说,在学校学习是为了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通过学习保证能够完成将来的工作,为社会作出贡献。然而步出象牙塔步入社会是有很大落差的,能够以进入单位实习来作为缓冲,对我而言是一件幸事,通过实习工作了解到工作的实际需要,使得学习的目的性更明确,得到的效果也相应的更好。
这次的实习,让我了解了很多,懂得了很多,让我体会到了其极重要的团队精神,和一颗好学的心,责任心,态度,交流沟通,为人处事的方法,让我懂得了学以致用,把我们学习的知识真正的用到实际,用于实践,为我们的社会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一、实习的目的和意义:
对于日益发达的21世纪来说,电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也俨然成为了我们生活的必需品,所以我们大学生有必要掌握一定的用电知识和电工操作技能,学会使用一些常用的电工工具及仪表,并要求掌握一些常用开关电器的使用方法及工作原理,才能不落后与时代的步伐。通过两周的实习,我们加强了对电子产品及其制作的认知,充分了解了工艺工作在电子产品制造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在掌握锡焊技术的同时,注意在培养自己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从第一节的理论课开始,老师通过视频让我们熟悉了各种不同的电子元器件及其不同的功效,同时了解到任何电子产品,都是由基本的电子元件器件按电路工作原理,通过一定的工艺方法连接而成的。焊接方法也有很多种,使用最广泛的及是我们着重练习的锡焊技术。而一个电子产品,焊接点少则几个,多则成千上万,因而保证焊点的质量,成为提高产品质量和可靠性的基本环节。现代焊接技术飞速发展,焊接方法设备不断推陈出新,但小批量生产研制和维修仍广泛使用手工焊接。所以我们此次工艺实习也旨在培养手工焊接的技能,同时明白相应的电路原理。
二、实习要求:
通过理论学习,掌握基本的焊接知识以及简单电子产品的生产制作流程;同时通过本次实习能够熟练掌握手工焊接的基本方法与技巧要领;完成直流充电器的焊接安装和调试,使其能够正常工作;再通过后期电路的绘制,掌握Protel99电路制作软件的基本制版方法。
三、实习过程:
1、电路的焊接要领:
1)焊接姿势:焊接时应保持正确的姿势。一般烙铁头的顶端距操作者鼻尖部位至少要保持20cm以上,以免焊剂加热挥发出的有害化学气体吸入人体、同时要挺胸端坐,不要躬身操作,并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电烙铁的拿法:电烙铁一般有正握法、反握法、握笔法3种。
a、正握法适用于中等功率电烙铁或带弯头电烙铁的操作;
c、握笔法多用于小功率电烙铁在操作台上焊接印制电路板等焊件。
3)焊锡丝的拿法:焊锡丝的拿法根据连续锡焊和断续锡焊的不同分为两种拿法,焊锡
丝一般要用手送入被焊处,不要用烙铁头上的焊锡去焊接,这样很容易造成焊料的氧化,焊剂的挥发。因为烙铁头温度一般都在300℃左右,焊锡丝中的焊剂在高温情况下容易分解失效。焊锡丝成分中,铅占一定的比例。而铅是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故焊接毕后要洗手,避免食入。
2、焊接的操作步骤:
焊接操作的步骤一般分为准备施焊、加热焊件、填充焊料、移开焊丝、移开烙铁五
步。一般称为“五步法”:
1)准备施焊。备好电烙铁和焊丝,此时烙铁头应保持干净且吃上锡。一般是右手拿电烙铁,左手拿焊丝,做好施焊准备。
2)加热焊件。将烙铁头放在焊接点,使焊接点升温。这时应注意准确掌握火候,操作要敏
捷、熟练。也就是必须在有限的几秒钟内熟练地将被焊件加热到最佳焊接温度,然后迅速判断“何时”向“何处”填充多少焊料为宜。若烙铁头上带有少量焊料,则可使烙铁头上的热量较快地传到焊接点上。
3)填充焊料。在焊接点的温度达到适当的温度时,应及时将焊锡丝放置到焊接点上熔化。
操作时必须掌握好焊料的特性,充分利用它的特性,而且要对焊点的最终理想形状做到心中有数。为了形成焊点的理想形状,必须在焊料熔化后,将依附在焊接点上的烙铁头按焊点的形状移动。
4)移开焊丝。当熔化一定量的焊锡后,应迅速将焊丝拿开。
5)移开烙铁。当焊料的润湿状态和光泽、焊料量等均合适并无针孔时,应迅速将电烙
3、焊接注意事项:
1)烙铁头的温度要适当;
6)不能烫伤周围的元件。5)防止焊点上的焊锡道出流动;
4、Protel99软件的使用:
1)原理设计图的绘制:
a、设计图纸大小,首先要构思好零件图,设计好图纸大小。图纸大小是根据电路
图的规模和复杂程度而定的,设置合适的图纸大小是设计好原理图的第一步。b、设置Protel设计环境,包括设置格点大小和类型,光标类型等等,大多数参数也可以使用系统默认值。c、根据电路图的需要,将零件从零件库里取出放置到图纸上,并对放置零件的序号、零件封装进行定义和设定等工作。d、利用Protel提供的各种工具,将图纸上的元件用具有电气意义的导线、符号连接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原理图。e、将初步绘制好的电路图作进一步的调整和修改,使得原理图更加美观。
f、文件保存及打印输出。
2)网络表的生成:
网络表是电路原理图设计(SCH)与印制电路板设计(PCB)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它是印制电路板设计中自动布线的基础和灵魂。网络表可以由电路原理图生成,也可以从已有的印制电路板文件中提取。
3)印制电路板的'生成:
a、启动印刷电路板设计服务器执行菜单File/New命令,从框中选择PCB设计服
务器(PCBDocument)图标,双击该图标,建立PCB设计文档。双击文档图标,进入PCB设计服务器界面。
b、规划电路板根据要设计的电路确定电路板的尺寸。选取KeepOutLayer复选
框,执行菜单命令Place/Keepout/Track,绘制电路板的边框。执行菜单Design/Options,例如在“SignalLager”中选择BottomLager,可以把电路板定义为单面板。
c、设置参数参数设置是电路板设计的非常重要的步骤,执行菜单命令
Design/Rules,左键单击Routing按钮,根据设计要求,在规则类(RulesClasses)中设置参数。
d、装入元件封装库执行菜单命令Design/Add/RemoveLibrary,在“添加/删除元
件库”对话框中选取所有元件所对应的元件封装库,例如:PCBFootprint,Transistor,GeneralIC,InternationalRectifiers等。
e、装入网络表执行菜单Design/LoadNets命令,然后在弹出的窗口中单击Browse
按钮,再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电路原理图设计生成的网络表文件(扩展名为Net),如果没有错误,单击Execute。若出现错误提示,必须更改错误。
f、元器件布局Protel99SE既可以进行自动布局也可以进行手工布局,执行菜单
命令Tools/AutoPlacement/AutoPlacer可以自动布局。布局是布线关键性的一步,为了使布局更加合理,多数设计者都采用手工布局方式。
g、自动布线Protel99SE采用世界最先进的无网格、基于形状的对角线自动布线
技术。执行菜单命令AutoRouting/All,并在弹出的窗口中单击Routeall按钮,程序即对印刷电路板进行自动布线。只要设置有关参数,元件布局合理,自动布线的成功率几乎是100%。
h、手工调整自动布线结束后,可能存在一些令人不满意的地方,可以手工调整,把电路板设计得尽善尽美。
i、打印输出印刷电路板图执行菜单命令File/Print/Preview,形成扩展名为PPC的文件,再执行菜单命令File/printJob,就可以打印输出印刷电路板图。
四、实习收获:
这次工艺实习虽然只有短短里两周,但我从这短短的两周中学到了不少很实用的东西,比如电阻上的那些色环奥秘,怎样分辨二极管的极性以及其它的一些简单电工知识,非常容易混淆。以前都是在纸上谈兵,见到实际的元器件真的有点手足无措,通过实习我们掌握了这些基本技能。第一次课老师并没有让我们直接上手制作,而是观看视频,通过视频这样直观的方式了解电子元器件的特性以及电子产品在制作技术,在老师的讲解下大家都被这次实习自身所散发出的强大的实践性与趣味性深深地吸引。接下来的一节课,我们做一些基本工的练习,练习如何用电烙铁去焊接元件,如何将焊接错误的原件拿下来。因为以前没有接触过焊接的电器,所以我有着极大的兴趣,也很认真地对待这练习的机会,但由于看视频是不是很认真,没能注意到要领,将手烫伤,不过何时无法住址我的澎湃的激情的!
通过这次实习,增强了我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将从课本上所学习到的知识能运用到实际当中,使自己不仅能在实践中巩固自己所学过的知识,还能通过实践去发现新的问题以弥补自己知识积累中存在的不足,提高了我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电工电子实习,是以学生自己动手,掌握一定操作技能并亲手设计、制作、
一、前言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就要求我们不仅需要很强的理论知识,还要有很强的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把所学到的知识用于实际工作之中.只有做到了这样一点,才能使我们在今后的求职生涯和社会工作中立于不败之地.我所学的是材料物理,因此对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是很重要的.学校为了提高我们的能力,特别为我们安排了这次实训,希望我们可以将自己所学的东西用于实践.我们这次的实训内容是收音机的调试与安装.要求我们不仅要学会装收音机,还要去研究这样修收音机.现在特把此次实训的内容及过程介绍如下,敬请大家阅读,并提供广大的意见.
二、实习目的
(1)接触电子产品生产实际,了解和掌握一般电子工艺知识和技能;
(2)常用电子元器件及材料类别、型号规格,主要性能及简单测量;
(3)熟悉电子焊接工艺基本知识和原理;
(4)了解电子产品制作工艺流程,并装焊一台正规的电子产品;
(5)建立起对电子产品的感性认识,对后续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实习原理
(1)锡焊原理
锡焊技术采用以锡为主的锡合金材料作焊料,在一定温度下焊锡熔化,金属焊件与锡原子之间相互吸引、扩散、结合,形成浸润的结合层。外表看来印刷板铜铂及元器件引线都是很光滑的,实际上它们的表面都有很多微小的凹凸间隙,熔流态的锡焊料借助于毛细管吸力沿焊件表面扩散,形成焊料与焊件的浸润,把元器件与印刷板牢固地粘合在一起,而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
锡焊接的条件是:焊件表面应是清洁的,油垢、锈斑都会影响焊接;能被锡焊料润湿的金属才具有可焊性,对黄铜等表面易于生成氧化膜的材料,可以借助于助焊剂,先对焊件表面进行镀锡浸润后,再行焊接;要有适当的加热温度,使焊锡料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才可以达到焊牢的目的',但温度也不可过高,过高时容易形成氧化膜而影响焊接质量。
(2)色环电阻表示法
色标法:是指不同颜色表示元件不同参数的方法。
颜色第一位有效值第二位有效值乘数偏差
黑001
棕1110±1%
红22100±2%
橙331000
黄4410的4次
绿5510的5次
蓝6610的6次
紫7710的7次
灰8810的8次
白9910的9次
金0.1±5%
银0.01±10%
无色±20%
在电阻器上,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标称值和偏差色标法可以分为:色环法和色点法。其中,最常用的是色环法。
色环电阻器中,根据色环的环数多少,又分为四色环表示法和五色环表示法。四色环表示标称阻值和允许偏差,其中,前三条色环表示此电阻的标称阻值,最后一条表示它的偏差。
五色环表示法,精密电阻器是用五条色环表示标称阻值和允许偏差,通常五色环电阻识别方法与四色环电阻一样,只是比四色环电阻器多一位有效数字。判断色环电阻的第一条色环的方法
1.对于未安装的电阻,可以用万用表测量一下电阻器的阻值,再根据所读阻值看色环,读出标称阻值。
2.对于已装配在电路板上的电阻,可用以下方法进行判断:
(1)四色环电阻为普通型电阻器,从标称阻值系列表可知,其只有三种系列,允许偏差为±5%、±10%、±20%,所对应的色环为:金色、银色、无色。而金色、银色、无色这三种颜色没有有效数字,所以,金色、银色、无色作为四色环电阻器的偏差色环,即为最后一条色环(金色,银色除作偏差色环外,可作为乘数)。
(2)五色环电阻器为精密型电阻器,一般常用棕色或红色作为偏差色环。如出现头尾同为棕色或红色环时,要判断第一条色环则要通过方法(3)、(4)。
(3)第一条色环比较靠近电阻器一端引脚。
(4)表示电阻器标称阻值的那四条环之间的间隔距离一般为等距离,而表示偏差的色环(即最后一条色环)一般与第四条色环的间隔比较大,以此判断哪一条为最后一条色环。如图所示。
在识别色环电阻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色环表中的标称阻值单位为欧姆。
2.当允许偏差为±20%时,表示允许偏差的这条色环为电阻器本色,此时,四条色环的电阻器便只有三条了,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3.对于一些功率大的色环电阻器,在其外表将显示出它的功率,图示色环电阻表面上的数字2表示为此电阻的功率为2W。
(3)ZX620收音机(CXA1691芯片)原理图
(4)收音机的原理
就是把从天线接收到的高频信号经检波(解调)还原成音频信号,送到耳机或喇叭变成音波。由于科技进步,天空中有了很多不同频率的无线电波。如果把这许多电波全都接收下来,音频信号就会像处于闹市之中一样,许多声音混杂在一起,结果什么也听不清了。为了设法选择所需要的节目,在接收天线后,有一个选择性电路,它的作用是把所需的信号(电台)挑选出来,并把不要的信号“滤掉”,以免产生干扰,这就是我们收听广播时,所使用的“选台”按钮。选择性电路的输出是选出某个电台的高频调幅信号,利用它直接推动耳机(电声器)是不行的,还必须把它恢复成原来的音频信号,这种还原电路称为解调,把解调的音频信号送到耳机,就可以收到广播。
定,通频带特性也可做得比较理想,这样可以使检波器获得足够大的信号,从而使整机输出音质较好的音频信号。
(5)无线电广播和接收概述
声波:声波声音是辐射振动产生的疏密波。人们说话时,声带的振动引起周围空气共振,并以340米/秒的速度向四周传播,称为声波。
声波频率:声波频率在20Hz—20kHz范围内,人能够听到。
声波传递途径:声波只有依赖媒质传递,在不同的媒质中传递的速度不同。声波在媒质中传播产生发射的散射,声音强度随距离增大而衰减,因此,远距离声波传送必须依靠载体来完成,这个载体就是电磁波。
电磁波:电磁波是电磁振荡电路产生的,通过天线传到空中去,即为无线电波。电磁波的传送速度为光速(3×108米/秒)。当无线电波在地球表面传送时,其延时效应微乎其微。因此,选择电磁波作为载体是非常理想的。
无线电的发射:声波经过电声器件转换成声频电信号,调制器使高频等幅振荡信号被声频信号所调制;已调制的高频振荡信号经放大后送入发射天线,转换成无线电波辐射出去。
无线电广播的接收:收音机的接收天线收到空中的电波;调谐电路选中所需频率的信号;检波器将高频信号还原成声频信号(即解调);
调制方式:利用无线电波作为载波,对信号进行传递,可以用不同的装载方式。在无线电广播中可分为调幅制、调频制两种调制方式。
1.2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广播节目的发送是在广播电台进行。广播节目的声波,经过电声器件如话筒等转换成音频电信号,并由音频放大器放大,经音频放大器放大后送往调制器,对高频载波信号进行调制,从调制器输出的调副或调频信号再经过高频放大器放大后送到发射天线,将载有声音“信息”的无线电波发出,就形成无线电广播。优点:
1.抗干扰能力好;2.频带宽,音质好;3.频道容量大,解决电台拥挤问题。音频信号加载到载波信号上的过程,称为调制。根据调制方式不同,分成调幅(AM)、调频(FM)和调相(PM)。无线电广播的接收是由收音机实现的。收音机的接收天线收到空中的电波;调谐电路选中所需频率的信号;检波器将高频信号还原成声频信号(即解调);解调后得到的声频信号再经过放获得足够的推动功率;最后经过电声转换还原出广播内容。可见,在无线电广播和接收过程中,无线电波是信息传播的重要工具。
利用无线电波作为载波,对信号进行传递,可以用不同的装载方式。在无线电广播中可分为调幅制、调频制两种调制方式。
1.3振幅调制(AmplitudeModulation)
所谓调幅,就是使载波的振幅随着调制信号的变化规律而变化,其实质就是将调制信号频谱搬移到载波频率两侧的频率搬移过程。经过调制后的高频已调波,其波形和频谱都与原来的载波不同,因此调制过程也就是波形和频谱的变换过程。调幅波的特点是载波的振幅受调制信号的控制作周期性的变化。其变化的周期与调制信号的周期相同,而振幅的变化与调制信号的振幅成正比。
设调制信号为UΩ(t)=UΩmcosΩt
式中,UΩm调制信号电压振幅
Ω为调制信号角频率(Ω=2πf)
一、实习目的
了解安全用电常识
掌握常用电工器件的'使用
掌握电工基本技能
二、实习内容
安全用电常识
电工工具和材料的认识及其使用
导线及导线与接线柱的连接
布局和走线
三、小结:
今天是电工实习第一节课,这次实习我们要和强电打交道,所以在实习中安全是第一。我们这次学习电工实习理论与基本技能训练,了解到了一些常用工具比如剥线钳等的用法,大多工具在以前都有接触,所以做起来还是蛮顺手的,目的重在热身,在老师指导下,自然能很好的完成任务。
简单照明线路的安装与调试
了解日光灯的工作原理。
学习安装简单的照明线路。
练习如何认识和使用试电笔。
日光灯结构
日光灯灯管的'内壁上涂有一层荧光粉,灯管两端各装有两根灯丝,管内在其真空情况下充有少量氩气和水银。当镇流电路在灯管两端产生约400V~600V高压时,灯丝发热使管内水银汽化,使管内的气体产生电离,形成自由移动的电离子,这种电离子被荧光粉吸收后转换成另一种近似日光的可见光。
空气开关结构
空气开关是一种半自动开关电器。它集刀开关、熔断器、热继电器和欠压继电器的功能于一体,是一种可手动合闸和分闸,又能在欠压、失压、过载或短路故障发生时自动分闸的电气器件。
三、实习所需元件
电源插头、闸刀开关、保险丝、卡口灯头、开关、白炽灯、日光灯、导线若干
四、实习步骤
先把闸刀开关、吊线盒、拉线开关预置的位置固定好。
闸刀开关的安装,必须使闸刀向上推时为闭合状态,不可倒装。
拉线开关必须与火线串接,螺口灯头的螺旋套必须与零线连接。灯头和吊线盒接线时裸铜丝不能外露,以防短路和触电。
闸刀开关的进线端用插头接线,接线时注意不要使连接插头的两根导线的裸露部分相互接触而发生短路现象。
经检查无误后,在闸刀开关上接好功率相配的保险丝,装上灯泡后将电源插头插入实验室电源插座内,将闸刀开关合上,拉动拉线开关,看灯泡是否发光。
用试电笔测试你的开关是否接在火线上,如果没有,可将电源插头调向。将插头取下,拆除电路。
五、注意事项
学生安装电路完毕后,须经老师检查方能接通电源。
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拉闸断电,拔掉电源插头。
开关必须安装在火线上。
凡是导线接头处,都必须用绝缘胶布把裸露的导线包扎好,不能用其它胶布代替绝缘胶布。
在拆除电路时,应首先将总电源断开,方能动手拆除电路。
严禁带电操作,以防触电事故发生。
六、小结
这次我们需要安装和调试照明电路,该电路可以说是比较简单的,在日常生活中都能见到。不过毕竟是第一次真正的自己动手实物连接,所以效率不高,而且在摆线和摆放元器件上,也不够美观,这些都是值得改进的地方,老师也给我们做了示范,希望在下次实习中能有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