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能产生阅读《安徒生童话》《稻草人》《格林童话》的兴趣,自主阅读三本童话,了
解故事内容。
2.能边读边想象,感受童话的奇妙;能把自己融入故事中,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地阅
读童话。
教学重难点
能边读边想象,感受童话的奇妙;能把自己融入故事中,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地阅读童
话。
课时安排
读前1课时;读中贯穿3个月;读后1课时。
教学准备
1.教师:认真阅读这三本书;设计阅读计划表、读书记录卡。
2.学生:准备《安徒生童话》《稻草人》《格林童话》三本书。
读前:导读激趣,习得方法
课时目标
1.通过阅读封面、猜读目录等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稻草人》《格林童
话》的兴趣。
2.通过品读想象、角色体验,引导学生习得阅读童话的方法。
3.通过问题引导,制定个人阅读计划,自主阅读三本童话。
教学过程
一、走进“快乐读书吧”,了解推荐书目
设计意图:
通过品读想象、角色体验等方式,激发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的兴趣,并逐步引
导学生习得边读边想象画面、把自己融入故事等童话阅读的方法,寓教于乐,授之以渔。
1.谈话导入:小朋友们,欢迎来到“快乐读书吧”,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童话王国。
(板书:快乐读书吧)
2.引导:让我们走进《安徒生童话》中的奇妙世界,先来一起读一读教材呈现的《拇
指姑娘》片段,看看怎么读更能感受童话的有趣。
3.学生先自由读,教师再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阅读方法重读文本。
4.引导:《拇指姑娘》中那个和拇指一样大的美丽姑娘,相信小朋友们一定印象深刻。
(课件出示《拇指姑娘》片段)
(1)品读片段,说一说:拇指姑娘坐在鸟儿的背上看到了什么?他们来到了什么地方?
(2)再读片段,想象:哪一个场景触动了你?此时,你的头脑里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①学生充分交流。
②教师出示课本上第一个小贴士,提示:边读边想象画面,可以更好地理解童话中描述
的场景。(板书:边读边想象画面)
5.引导学生把自己代入童话中感受。
(1)小组合作,画一画。
小组内分工,试着画出拇指姑娘和燕子一起飞翔的画面,也可以把自己想象中的“温暖
的国度”画出来。
(2)把自己代入童话中的场景和同学互相交流。
①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如果你是拇指姑娘,离开了没有阳光、阴暗的地洞,此时会是什
么样的心情?你会对燕子说什么?到了温暖的国度里,你会做些什么?……
②教师出示课本上第二个小贴士,提示:把自己想象成童话中的主人公,融入故事中,
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可以更好地体验角色的心理。(板书:把自己融入故事)
6.引导:拇指姑娘后来怎么样了呢?她有没有获得幸福?
相信读过的小朋友都知道。童话是常读常新的,运用今天学习的这两种方法再去读一读,
你一定会有全新的感受。
二、拓展阅读,了解推荐书目
整本书的阅读指导,应该做到兴趣与方法并重。通过阅读封面,学生重温了读书方
法,激活了对童话阅读的愉快体验,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阅读能力,
可谓一举多得。
1.引导:请把课本翻到第44页,看看本学期的“快乐读书吧”向我们推荐了哪些童话
故事。
学生反馈,教师课件出示《安徒生童话》《稻草人》《格林童话》封面图。
2.阅读封面。教师提问:通过之前的“快乐读书吧”活动,我们已经学习了通过封面
获取信息的读书方法,你能借助封面说说对这三本书的了解吗?
学生反馈。
预设1:我从封面看出,《安徒生童话》的作者是丹麦的安徒生,《稻草人》的作者是叶
圣陶,《格林童话》的作者是德国的格林兄弟。
预设2:我发现《格林童话》的封面正中画的是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这个故事我读
过,很有趣。
预设3:《安徒生童话》的封面上有三幅图画,其中一幅是一个小女孩睡在胡桃壳做成
的小船里,小船停在睡莲叶上,这个小女孩叫拇指姑娘,小时候妈妈给我讲过这个故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