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神人花近10万购彩中2亿多”引爆全网,“疑问”是无法回避的关键词。
12月2日,福彩快乐8第23322期开奖。当期选七玩法头奖井喷50159注引爆全网。有从业者率先曝出消息,“江西一地或中出选七玩法49250注头奖,揽获2亿多元巨奖,并且因该彩票特殊玩法无需缴税。”
这一情况实属“非常规”,也难免有人发问“这是有人掌握内部信息还是偶然现象”?而如果你不熟悉彩票,疑问可能还会更多。
对此,彩通收集了5个全网争议较多的问题。例如,超2亿元奖金为什么不缴税?是否购彩者刻意设计?敢花10万买彩票必有猫腻?我们共同一一拆解。
何为快乐8?什么是限额赔付?
白纸黑字的明文规定不会骗人。
在解析所有疑问之前,我们至少应当了解一点“快乐8彩票游戏以及该游戏风险防控的规则”。
快乐8是一款基诺型彩票游戏,该彩票以“选号”为投注方式,最大特点就是“组合式玩法”。虽是一款彩票但拥有“选一”至“选十”10种玩法,同时设立2个奖池,分别为“选一”至“选九”玩法的共用奖池和“选十”玩法的浮动大奖奖池。共计39种中奖条件。其中,“选七”单注头奖为10000元。如图所示:
目前,全网皆知此次“快乐8游戏2亿元大奖”,由近5万注“选7”玩法头奖组成。而依据官方实际票据,当期彩票该玩法所属奖池应付奖金达5.2亿元,实际可赔付奖金为2.3亿元。由于应付总奖金额度超过奖池可赔付额度,因此触发游戏风控机制执行限赔,单注奖金由10000元调整为4475元。
为何称超2亿元奖金“不缴税”?
是否购彩者刻意为之?
根据《彩票管理条例》的规定,中奖1万元以上,需要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对于单注中奖奖金不超过1万元的,国家对其免征收个人所得税。而本次快乐8彩票第23322期中奖彩票,单注奖金为4475元。于是,按照规定这笔亿元巨奖或不用交税。
对此,就有“大聪明”开腔了。“既然奖池有2亿多元,只要买2万注就能掏空,这购彩者为什么买5万注?岂不是故意设计好触发风控,以达到免税目的?”这一疑问显然经不起推敲。
依据有关规定,单注奖金1万元本无需缴税,何故大费周章?在阴谋论调下,以预设结果为导向,显然十分可笑。只是一种故作姿态的“假机智”。
但也正有关于此,引申出另一疑问:为什么有“花10万元买5万注彩票”的情况存在?
敢花10万元买彩票必有猫腻?
针对具体投注方式的缘故,想必购彩者自己才是最清楚的。但细看快乐8彩票玩法规则,这一行为也并非难以理解。
一方面,投注“选7”并非孤注一掷。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快乐8”规则,“选七”以上(即选七至选十)玩法,即使一号不中也有奖金。而以“选七”玩法为例,除了全中可以获得高额奖金,还有全不中、中四、中五、中六,4种可能可以获得保本以上的收益。而相比其余三种选号玩法,除全不中外,中奖难度较低的“中四、中五、中六”的所赔付奖金,“选七”最划算。
有业内人士表示,“这可能本不是完全冲头奖去的,而是看重‘不中保本’和‘中4’。中4个号码,返奖就是20万元。没成想意外中7个号。
同时,有彩票店店主也表示,“花10万多元全投在“选七”玩法的同一号码上,并不是一种孤注一掷的行为,也不是“掌握了啥内幕消息”。“快乐8”的“选七”玩法中,有多种中奖条件可以获得保本以上收益,一些投彩亏了的老彩民,会希望通过倍投来追回损失。”
而从另一方面来看,花10万元买彩票也并非极为罕见。“几次倍投后,投注额度到10万多元的情况我们也见过,‘选七’能中四五个就可以追回损失了。但倍投全中的,确实罕见,我也是第一次见。”上述店主表示。
还有人表示“世界远比你我想象的要大,合理消费能力也要因人而异,高消费人群或合买团大额倍投彩票的情况一直存在。”此前也有大额倍投中奖的例子,只是奖金额度不像2亿元如此引人注目。
为什么机构不透露中奖者身份?
那么,如无问题,为什么引爆全网争议的大奖得主总是不见真面目?彩票机构为什么不公开中奖者身份?
《彩票管理条例》第三章第二十七条规定:彩票发行机构、彩票销售机构、彩票代销者以及其他因职务或者业务便利知悉彩票中奖者个人信息的人员,应当对彩票中奖者个人信息予以保密。
这一点,实际上是国际常见做法,并非营销号内容中所疯传的“国外中奖者身份全部公开”。直至近年仍有国家陆续通过彩票中奖者匿名保护法案,例如,美国德克萨斯州近年才通过一项法案,允许奖金超过100万美元的的中奖者保持匿名。
一方面是保护中奖者隐私权,另一方面是公众对于大奖事件的强烈求知欲。这让机构处理起彩票大奖事件总是显得众口难调,要佐证彩票中奖细节更多要凭中奖者的意愿。而近年来,国内选择露脸领奖的大奖得主也并不少。例如多人合买中奖以及部分千万奖金得主都曾公开露脸领奖。但当奖金到达一定数额后,绝大多数中奖者还是会选择匿名领奖,并保持低调生活。
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教授李刚认为,从中奖者是否穿领奖服来看,彩票机构首先要明确中奖者穿领奖服的目的,然后在法律规定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选择。此外,他建议,社会要为中奖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彩票机构也要确保公开领奖的安全性,这样才能鼓励更多的中奖者选择露脸领奖。
彩票舆论风波为何点燃?
与此同时,作为形象窗口,彩票代销者的认知与从业素质同样也在影响彩票形象的传播。当地个别代销者的言论也曾成为事件发酵的锚点之一。
另一方面,当前网络环境下,全网追逐“流量”,而各路媒介素质良莠不齐。
从认知角度看,不少自媒体倾向于将复杂事物进行简单化的解释,只要是事物超出了人们已有的认知范围,就可以一言以蔽之“阴谋”,用阴谋来解释一切认识不了或令人困惑的现象。
“有人为辟谣,跑断腿。也有人为三两碎银,侵扰权益透支社会信心。”
这是信心比黄金贵的时代。希望当我们怀有疑问时,都能适当先冷静下来。(禾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