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严格匿名领奖福彩守护中奖者隐私
动辄数以百万、千万甚至上亿元计的中奖额,无疑使福彩大奖得主成为众多购彩者当中的幸运儿,同时也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不过,由于大部分中奖者选择匿名领奖,不愿意公开个人信息,使得大家的好奇心得不到满足,同时,也难免心生疑惑:匿名背后是否有违规操作空间?得奖人信息是不是具有公共性?如何平衡个人隐私和信息披露之间的关系?
带着一连串问题,探寻了我国福利彩票兑奖的台前背后,梳理了国内外情况,力求解开其中的奥秘。
领奖现场趣味多
12月4日,在北京市福彩中心,前来兑奖的陈先生说,自己已经买了七八年彩票了,还是第一次来彩票兑奖中心。这次是双色球二等奖,奖金6.3万元,虽然不是很多,但是终于来了一回兑奖中心。
在问及陈先生是否愿意实名领取奖金时,他说几万块无所谓。但随即又说:“最好还是不要让附近的人知道,沸沸扬扬的,麻烦。”
陈先生还补充道,如果是上百万、上千万的大奖,还是希望保护好隐私,以免节外生枝,也图个清静安全。
匿名既是自由也是权利
我国彩票中奖者不只有在领奖现场乔装改扮的自由,还有要求身份不被公开的权利。《彩票管理条例》(下称《条例》)第二十七条明确表示,彩票发行机构、彩票销售机构、彩票代销者以及其他因职务或者业务便利知悉彩票中奖者个人信息的人员,应当对彩票中奖者个人信息予以保密。
《条例》第四十条第五款规定,彩票发行机构、彩票销售机构有泄露彩票中奖者个人信息的,由财政部门责令改正;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不过,正是因为我国福彩一直执行匿名兑奖,也引来不少质疑之声。匿名背后是否有违规操作空间?福彩涉及的购彩者数量众多,得奖人信息是不是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了一定的公共性?在保护得奖人隐私权和适当向公众披露信息之间,就没有平衡点可寻吗?
受访法律专家也表示,由于中奖人的个人信息不属于公共事务中的公共信息,不构成隐私权和知情权的冲突。
国际习惯悄然生变
值得注意的是,不只国内大部分中奖者有保护隐私的要求,国际上匿名领奖呼应也越来越高。研究显示,近年来的彩票大奖得主越来越重视隐私保护,他们并不希望自己的名字与新获得的财富公之于众。即便在那些有明文规定“必须向社会公众披露和公开中奖人信息”的国家,也出现了部分大奖得主通过创建公司实现匿名领奖的现象。
在最近的英国彩票行业陈述技能研讨会上,有欧洲学者明确表示,中奖者可以选择保持匿名。拿西德彩票公司所在的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来说,很少有大奖得主会公开自己的身份。过去几年,只出现过一次。像匈牙利、比利时、爱沙尼亚、英国等其他欧盟国家中奖者也都可以选择匿名。
“可以说,目前全球除了北美,大部分国家都允许购彩者匿名领奖,而且北美也有几个州允许中奖者不公开自己的身份。”该学者说。
而且即便要求实名的州,也可以通过信托基金、公司之类途径实现匿名,就如纽约州强力球9400万美元得主那样,以新注册公司方式实现合法匿名领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