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间,“马网”已经走到了第13年。上周日,上海市第四届市民运动会市级选拔赛2024马桥网球公开赛在闵行旗忠网球中心圆满落幕,沪上众多的民间网球高手在这里度过了愉快的三个周末。对他们而言,到“马网”参赛已经成为一年一度的节日。这项上海水平最高、也最受欢迎的业余网球赛事,口碑越来越好,“朋友圈”也在不断扩大。
“国际联队”初体验
在“马网”的36支成年队伍中,SAT-C是比较特别的一支,8名参赛队员中,有4名是日本人。球队领队胡冰梅介绍说,平常他们约在一起打球,关系很不错。“马网”开启报名时,她一直蹲守,难得地抢到了一个参赛名额。“我们都知道,这个比赛名额非常紧张,很难抢到,还好我运气好,算是中大奖了。”
小川浩司在上海从事贸易工作,他从小就开始打网球,打了15年,但因为工作等种种原因,已经将近20年没有打过。来到上海,小川浩司反倒重新拿起了久违的网球拍。“我们几个人都是第一次参加‘马网’,就是想跟中国人一起多交流交流技术。”他的中文说得颇溜,“在大师赛举办的场地参赛,是一种非常新鲜的体验。”
“场地好、环境好、组织得好,还有奖金,哈哈。”山下健太郎告诉记者,“在日本没有这样级别的业余比赛。现在中国的网球发展得很好,郑钦文在巴黎奥运会都拿到了冠军,太厉害了。”
尽管是一支“新军”,小川浩司和他的伙伴们,目标就是“小组出线”。而最终,他们“超额”完成了计划,拿到团体赛精英组的第三名。
“交大校友”底蕴足
“思源致远”队的成员,是由上海交通大学的教职工、学生、校友组成,属于“马网”的老牌强队,过去还拿过两三次冠军。
“我们交大教职工就有网球队,像大家很熟悉的上海网球明星张之臻、吴迪,都是我们的校友。”领队张杰言语中透着几分自豪,“去年吴迪来交大打了一场表演赛,吴迪和徐寅生徐老搭档,我和沈富麟沈指导搭档,受到全校师生的热烈欢迎。”
在张杰看来,上海目前的业余网球发展势头很不错,水平提高也很快。“网球进了不少的中小学,包括教练的水平也都有很大提升,家长愿意送孩子去打球。闵行区现在有很多的工厂、园区,都改建成了网球场,大家能打网球的场地多了。当年李娜热了一波,现在郑钦文又带动了一波。”
“采访采访我们这位,绝对的铁粉,一年365天有360天在打网球。”有人向记者推荐。被众人推向前的马松涛则笑着连连摆手,“哪里哪里,没那么多,也就一周打个四五次吧。”他从1992年开始打球,已经有30多年球龄,算是上海最早的一批业余网球爱好者。
“我记得上个世纪90年代末,一般的网球比赛还没啥人的,现在不一样了。像‘马桥杯’有非常悠久的历史,而且这几年赛制也在不断变化,像今年就变短了,5场变成了3场,更加紧凑紧张,分组也越来越细。”马松涛作为老资格的参赛选手,颇有感触,“一个赛事,有底蕴、有历史,‘马桥杯’是天生带有光环的。在大师赛的举办场地比赛,是一种很特别的感觉,不是每个业余选手都能体验得到的。”
“全运快乐”很快乐
“马网”和全运会有什么关联?众多参赛队中,就有这样一支“全运快乐队”。他们毫不掩饰自己的“雄心壮志”——我要打进全运会!
原来,第十三届马桥网球公开赛相比往届有一个很大的“创新”:比赛成绩将作为上海市选拔民间网球高手的依据之一,佼佼者能代表上海参加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全运会群众组网球比赛,这无疑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
“全运快乐”队的领队八木拓磨是中日混血儿,初中时来到上海上学,他与旗忠网球中心有着不解之缘。2014年起,八木就在上海大师赛做球童,今年已经是第10年,角色也从当年的小球童变成了“小球童领队”。“来上海的大牌我基本都做过他们的球童,像费德勒、纳达尔、德约、穆雷,‘四大天王’一个不缺。”八木骄傲地说。
从小耳濡目染,八木的网球水平当然也不赖,问他现在属于民间段位的哪个级别,八木谦虚地说:“大概业余3.0吧。‘马网’的高手很多,还是很难打的。不管怎么说,业余选手能够打专业球员的场地,肯定很开心的。”
至于成绩,八木倒是一点不含糊:“我们当然希望有机会能参加明年的全运会群众组比赛啦!”果然,这支实力强劲的队伍,最终捧起了团体赛精英组的冠军奖杯。
“金字招牌”更闪亮
今年的比赛分为青少年单项赛及成人团体赛,共有36支成人团队、200多名青少年参赛。尤其青少年组,男女各分A、B两个组别,吸引到了200多名选手参赛,整体水平越来越高,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经过了13年的发展沉淀,马桥网球公开赛已经成为上海市影响力最大、参赛人数最多的业余网球赛事之一。打造森林体育城,这是马桥镇的定位,经过13年的发展,网球运动已经成为马桥体育的一块金字招牌,愈加闪亮。
作为上海网球超级联赛S1000最高级别赛事,马桥网球公开赛已经成为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网球爱好者心中的一场网球盛事。它不仅提供了让业余选手展示自己的舞台,还有力推动了网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近年来,闵行区致力于打造“全闵健身e起来”特色品牌矩阵,将群众赛事与国际大赛有机结合,以网球、水上等特色项目,营造全民健身氛围,形成业余-半专业-职业的“金字塔”型赛事体系。
“马网”不仅是大师赛精神的延续,更是一个舞台、一座桥梁、一个窗口,连接不同背景、不同年龄的网球爱好者,选手们在感受马桥国家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上海之本”乡村振兴独特魅力的同时,尽情展示自己的球技和风采,彰显上海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活力。
本次比赛由上海市社会体育管理中心(上海市体育竞赛管理中心)、上海市网球协会、闵行区体育局、闵行区马桥镇人民政府主办,闵行区网球协会、马桥镇文化体育事业发展中心、上海久事体育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旗忠网球分公司承办,三杰体育全程运营推广。(新民晚报记者关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