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买彩票,都能买上热搜”今天的话题,带着“又酸又甜”的柠檬味。
近期,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1-4月累计,全国共销售彩票1751.5亿元,创五年来同期新高,同比增长49.3%。纪念日买彩票“庆祝一下”、缺零钱买张彩票“找零”……在部分商业街区的彩票售卖亭,不乏年轻人的身影。
解压神器
“80后”主播王珂
6月5日晚,记者在一家花店看到,一束由彩票组成的“喜相逢”“你开心”“你健康”“你好美”“你富裕”的“花束”很是显眼。这家花店的宣传栏写着“创意婚礼新潮流,福彩赠礼时尚范”“好友小聚开心局,福彩游戏轻解压”等标语。
当晚,这束“花”被一位从事主播行业的消费者买了下来。她说,要送给男朋友当生日礼物,“不管中没中奖,都很开心。”
她认为,自己没有通过彩票暴富的心态,只是觉得这是一种解压神器。
新兴盲盒
“95后”自由职业者张欣怡
张欣怡的二手交易平台主页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盲盒玩偶,价格从数十元到上千元不等。此前,她通过12345热线的法律咨询平台询问消费维权问题。提及自己买彩票的意图,她认为,买彩票就像拆盲盒。“多半是抱着娱乐的心态。每逢节日或者对自己来说比较有意义的日子,我都会去买彩票。”
生活仪式感
“90后”网友“甜甜”
随着“90后”成为新一任“长辈”,逢年过节来点不一样的“彩票红包”,既有趣又新鲜;事业上不顺利,买几张刮刮,秒变好心情;给男朋友、闺蜜买礼物,安排一打彩票,对方往往激动得像个孩子……
网友“甜甜”说,彩票对年轻人来说,成为生活仪式感的一种体现。在B站上,刮卡视频动辄达到百万级播放量,甚至出现了机械臂刮奖。
“不中就当做公益”
“80后”外卖员张毅
“中不了就当是为公益事业做贡献了。”周末,张毅购买了三种不同的彩票,彩票上均印有“感谢您为公益事业贡献**元”的字样,捐献金额最少为0.72元,最多为10元。
记者来到长清区大学城附近一家彩票店。老板说,以前,来买彩票的基本上是中年人,感觉最近一两年来的年轻人确实越来越多了,其中也有年轻人会定期来买,一次买几百元的和一次买一张的都有。“中奖了大家开心,中不了也可以做公益。有的人中大奖了,也会捐赠出几万元甚至上百万元,支持公益事业。”彩票店老板说。‘
年轻人购买彩票。
【各方观点】
彩票和年轻人有“相处模式”
一位福彩店老板认为,现在很多舆论称,年轻人买彩票是因为压力过大,寄希望于不劳而获,这种观点对年轻人来说,过于苛刻。
一名产品分析师认为,彩票是为了筹集社会公益资金、促进社会公益事业发展而特许发行的。从彩票和年轻人的“相处模式”看,二者其实已经彼此接纳,彩票已经很自然地融入了年轻人的生活图景。
“偶尔买买还行,频次太高估计不合算。”一位曾经热衷于彩票的消费者持不同观点,他曾经还专门拿出精力研究了中奖的号码,再按照自己总结的经验和数据规律购买彩票。但后来看来,买了几年的彩票,中过最大的奖是2000元,但花费已经上万元。在他看来,要想回本只能继续买,以此来增加中奖概率。“我认为这是一种恶性循环。”
【律师说法】
可以向未成年人销售彩票吗
律师张琳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幼儿园周边不得设置烟、酒、彩票销售网点。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烟、酒、彩票或者兑付彩票奖金。烟、酒和彩票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不向未成年人销售烟、酒或者彩票的标志;对难以判明是否是未成年人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
此为消费者刮开的彩票,中奖客户已现场兑换。
【市场动态】
彩票也“快闪”
“宝子们,你们想看看这家潮店吗随我来!”日前,一位短视频博主通过直播晒出自己在某彩票店的打卡感受。网友跟随博主逛了逛彩票店,直呼“现在的彩票店都这么收获流量了”
在记者的记忆里,以前,彩票店一般多开在居民区的“角落”。但通过走访发现,现在的彩票店开始出现在人流量更多的地方。比如:商场、超市都能看到彩票店。记者在走访过程中,还遇到一位人员批量购买彩票,目的是用于团建时活跃气氛。
一位从上海返济的受访者说,在很多一线城市,不少彩票店热衷于大型商超里推出快闪店,有的转型成福潮店,“这种玩法,就很符合年轻人的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