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描述(遇到的问题、发生经过、想要得到怎样的帮助):
【问题分析】您好,您所提出的是关于*****的问题......,【解决方案】*****【具体操作】*****
问题分析:劳动仲裁时效过了意味着劳动者在规定的时效期间内未行使请求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保护其权利的权利,一般劳动仲裁时效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如果劳动仲裁时效过了,劳动者的权益可能会面临一定的限制。在某些情况下,劳动仲裁机构可能会因时效已过而不予受理该案件,即使劳动者的权益确实受到了侵害。然而,也并非所有过了劳动仲裁时效的案件都无法得到救济。如果存在时效中断、中止等法定情形,时效期间可能会重新计算。例如,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等,都可以导致时效中断,时效期间重新计算。所以,即使劳动仲裁时效过了,劳动者也不应轻易放弃自己的权益。可以咨询专业律师,了解具体案件的情况,看是否存在可以突破时效限制的情形,以尽可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问题分析:十级伤残的赔偿数额需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一般来说,包括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护理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医疗费按照实际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停工留薪期工资按照职工本人工资标准发放,一般为12个月。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如果解除劳动关系,还可能涉及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例如,某职工月工资为5000元,其医疗费花费3000元,护理人员月收入3000元,护理期限为2个月。则其十级伤残赔偿数额大致为:医疗费3000元+停工留薪期工资5000元+护理费3000×2=14000元,一次性伤残补助金5000×7=35000元。但实际赔偿数额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计算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