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大喊造假,一边狂买彩票,这届彩民怎么了?
还真是稀奇了,一边喊着彩票造假,一边全国彩票交易额创下新高,这届彩民怎么了?
诡异的是,4月份福建刚刚被爆出彩票开奖现场出现“意外情况”——号码球停在斜坡顶部疑似被吸住,网友直呼“牛顿的棺材板快压不住了”;在公信力遭受巨大打击的情况下,仍然挡不住彩民买彩票的热情。
到底是哪些群体在买彩票?彩票销售额不降反升的背后,暗藏着哪些事实?
根据《2020中国彩民图鉴》,我们大致能看出一些端倪。
我国共有3亿多彩民,其中男性比例高达81.1%,有64.3%为已婚人士,彩民年龄集中在25至44岁,占比达83.7%。
而从用户画像上看,工人、服务员和企业白领是主要消费者,收入分布集中在3千到1万元。60%的人生活在三线及以下城市,广东与山东是最主要的彩票大省。
简单来说,买彩票的一般以中年男性居多。这一群体有着显著的特点:赚钱不多但家庭事业稳定,愿意忙里偷闲拿出点钱“搏一搏,单车变摩托”。
问题来了,既然购买群体稳定,为啥今年4月还会出现高达62%的大涨?大概率是外部环境出现了变化。
注意看新闻描述“4月全国共销售彩票503.6亿元,同比增加192.54亿元”。所谓的同比,是和去年4月相比。
去年四月发生了什么?疫情之下上海封城,整个国家的经济处于半停摆状态。我国又明令禁止售卖线上彩票,所以2022年4月彩票销售额只有310.2亿元。
再对比还没有爆发疫情的2018年4月,彩票销售额高达417.05亿元,虽然不及今天可仍然比2022年高出近100亿;
毫不客气地讲,不是今天卖彩票的卖得有多好,而是去年同期数据实在太差,才有了看起来“相当可喜”的数据增长。
然而,如果认为彩票卖的多是一件好事,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彩票的本质是一种投机,通过较少的投入以小博大;同时也是一种心理安慰,在享受开奖过程的途中暂时忘掉烦恼。
一般而言,只有两种情况会大幅度增加彩票销售:第一是加大派奖幅度,提高宣传力度,让人真正看见身边有人中奖发大财,这么做既能扩大潜在客户,又能让老彩民投入更多的金钱;但在彩票公信力已经岌岌可危的今天,显然不现实。
还有第二种情况。社会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破产与失业焦虑人数上升,一定会有很多人将希望寄托在买彩票一夜暴富身上。
这很好理解,当一个人没有了收入,必然要考虑一切“翻身”手段。彩票是为数不多甚至唯一合法的“博彩”手段,吸引大量人员尝试也就在情理之中。
看经济数据,4月份我国城镇居民16—24岁青年的失业率为20.4%,比3月增加了0.8个百分点,系20年来首次。
千万大学生走出校门半年,发现无事可做无职可入,留下一句“在上班与上进之间选择上香”后跑到寺庙烧香祈愿,足见个人就业形式的严峻。
企业层面,民营经济困难重重。从固定投资看,1至4月国资企业投资增长9.4%,而民间投资只增长0.4%;
而根据《经济日报》描述,民营经济“贡献了我国50%以上税收,60%以上生产总值,70%以上技术创新和80%以上城镇劳动就业”。当民营经济活力下降,经济现状值得担忧。
显而易见的是,今年经济大环境并不理想,这恐怕才是4月彩票销售额暴涨的根本原因。
人活着,总需要一个盼头。笔者非常理解大家买彩票的心态,但仍然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如何保证彩票开奖的公平性和真实性。
4月12日,福建体彩“31选7”开奖,第四号球停在斜坡顶部,不仅自己没落下,还阻挡了其他几个号球的下落。
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一旁的公证员,只要不聋不瞎都能看到开奖现场出现了异常,却在开奖结束后仍然表示:开出的奖球真实有效。随即收工了事。
无独有偶,2016年8月双色球100期开奖,结束后公证员照常宣读公证词并自报家门,一位叫“周绍维”,另一位叫“孙伟超”。
但电视字幕上显示的姓名条却是“周绍维”和“吴党辉”,这引发彩民普遍质疑:右边公证员到底是谁?
两件事情,不得不让人怀疑彩票公证人员的存在是否形同虚设。如果公证人员都起不到监督作用,那彩票的真实性和公平性就要扣一个大问号。
作为内陆唯一合法的博彩行为,彩票设立的初衷是为体育和福利事业募集资金,推动国家建设,当彩票公信力出现问题,今天“彩票大卖特卖”的景象只会是昙花一现。
没有人会白白送钱给疑似存在暗箱操作的机构,这不仅会毁了整个彩票事业,更与初衷背道而驰。
由此看来,彩票大卖不是啥值得高兴的事情;解决好社会经济问题和行业内部失序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