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被誉为我国工匠的集大成者,不仅心灵手巧,而且也很有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鲁班有一本非常有名的作品,那就是《鲁班书》,但《鲁班书》却一直被称为是禁书,这是为何?
或许,你看看开篇第一句是啥,就会明白为什么该书被称为禁书了。
鲁班一生中制作过很多的物件,我们国家最著名的就是四大发明,这是我们民族的遗产,也是我们的骄傲,同时我们也不应该忘记那种小工具的存在,比如说铲子和尺子。
鲁班尺绝对可以算作是鲁班的经典代表作,它的发明还是非常有趣的,最后也被编成了小传奇故事。
相传当年的鲁班和文公两个人都是远近闻名的能工巧匠,但鲁班更胜一筹,所以大家也更加喜欢他。
这样一来,文公心里面就不高兴了,他非常嫉妒鲁班,总是要有事没事给他使一点冷绊子。
某次,鲁班和文公两个人一起奉命修建一座宫殿,需要切割木料,鲁班已经提前准备好了自己的尺子。
但是,暗中捣鬼的文公竟然把鲁班的尺子给偷偷锯断了,这样一来,木料的长度就出现了误差。
文公得意洋洋,认为鲁班这一次一定逃不过去了,没想到鲁班却急中生智,把木料不够的长度用石墩给代替了,既牢固,又美观。
这个奇思妙想马上就得到了当时君主的赞扬,他问鲁班是如何想出来的如此好主意,鲁班笑了笑说,这全靠文公的功劳。
这个时候的文公羞得面红耳赤,他领教了鲁班的聪明,当然他之后也不敢再耍小手段了。
于是,这把鲁班尺就这样流传了下来,这些都要归功于鲁班,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除了这些著名的工具,鲁班还有一本著名的书籍,那就是《鲁班书》,这本书里面集中了鲁班的毕生心血和精力,也是鲁班最得意的作品。
这本书甚至比他之前发明的那些工具都要实用,带给后人的价值也更大。
鲁班是如此博学聪明的人,他的作品自然也不错,肯定会和《本草纲目》这样的作品一样流传于世,带给后人无限的价值,影响深远。
但为何这本书自从问世就一直被称为禁书,那是因为朝廷不会让它流通。
能够接触《鲁班书》这本书的也只是一些专家学者,出于文化研究的目的才能够翻开来看,普通人是不能够进行阅读的。
原来《鲁班书》这本书虽然有很大的实用性和操作性,但同时也充满了各种邪魅之术。
它总共分为上中下三卷,上卷是关于建筑的,看起来还比较正常,但也会涉及一些风水方面的东西。
中卷就完全涉及鬼神这方面的内容了,下卷的内容比较有趣,是关于如何解除不好的诅咒的。
推崇《鲁班书》的人会认为这是一本很好的工具书,但是不推崇的人也会认为这是一本迷信的书,如果读的次数多了,会让人误入歧途,更会误导很多大众。
也正是因为存在这样的争议,所以它才无法问世。这本书非常神秘,同时也充满了各种封建迷信的色彩,比如说木偶镇宅,看起来就不怎么科学,值得商榷。
除此之外,《鲁班书》这本书还有一个很神奇的名字,那就是《缺一门》,这个名字看起来非常奇特,但其实也是鲁班的个人理念体现。
鲁班在这本书的扉页就说过,欲学此术,必先绝后,这句话估计能把很多的人都给吓跑,这也算是一种诅咒。
事实上,鲁班之所以会写下这样的话语,与他之前的经历是分不开的,鲁班认为世界上没有什么完美的东西,人也不可能拥有所有的东西,欠缺和不完美才是人生常态。
相传鲁班和妻子曾经十分相爱,不久之后他的妻子就怀孕了,不过那个时候的鲁班因为有事情就和妻子分居两地,为了给妻子暂排苦思,他还专门制作了一只木鸢,非常生动逼真。
这只木鸢虽然看起来不会说话,但是里面有很高超的技术,也算是鲁班的代步工具,每次鲁班想要外出,就骑在它身上,然后念一下咒语,这只木鸢就会把鲁班带到他想去的地方,非常便利快捷。
看到如此神奇的画面,他的老婆也感到非常感兴趣,而且和老公分居多日,她实在是难以抑制心中的思念。
于是鲁班的老婆就开始照猫画虎,她同样骑在木鸢身上,并且她还悄悄记下了咒语,于是神奇的一幕发生了,这只木鸢竟然带着鲁班的老婆飞到了天空中,她感觉自己是在体验一场前所未有的感觉。
但那个时候的她已经身怀六甲,但高空飞行是很不平稳的,因此她也发生了很大的颠簸,腹部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最后一股鲜血从她身下涌了出来,她也感到惊慌失措,但已经为时已晚。
木鸢是一个很有灵气的物件,是不能够沾染任何的污物的,所以沾上血迹是一个大忌。
那个时候的鲁班虽然还在其他国家,但他已经预感到了事情的不对劲儿,但他没有办法去回转事实。
最后他们的孩子果然没有保住,他的老婆的身体也受到了极大的摧残,从高空坠落身亡。
可能鲁班是为了纪念自己的老婆,有可能是为了让人们避免这样的悲剧,所以他才在书的第一页就写出了那样的话语,总之背后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大家也有不同的传说。
放到如今来看,这本书一点也不神秘,鲁班这个人的真实身份也在一点一点被我们知晓,借助科学的技术和手段,我们一定能够探索其中的谜题。大家有何看法?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