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人脸识别、轨迹追踪、3D体感摄影,「百发百中」篮板升级,网友:你怎么那么有钱有闲有知识
还记得那个让你「百发百中」的篮板吗?虽然它已经极大地提高了进球率,但作者似乎并不满意。最近,他又做了个改进版,用上了机器人和计算机视觉技术!他还说,「如果都这样了你还进不了,那只能说你太菜了(youreallysuck)」。
闭着眼都能「包你进」的智能篮板2.0。
在上个月发布的一个YouTube视频中,一位名叫ShaneWighton的小哥展示了一款特殊的篮板。与普通的平面篮板不同,这个篮板是曲面的,每个位置的弧度都经过了周密计算。整个过程利用了蒙特卡罗法和最小二乘法,极大地提高了进球率,视频的播放量也超过了400万。
但是,作者本人好像并没有很满意,因为他发现如果你投的球是平飞球(击出之球又直又快),还是很难保证球落到篮筐里。
于是他继续创新。这回,他使用了机器人和计算机视觉!改进后的篮板长这样:
它可以前后、上下、左右来回晃动:
也就是说,当球打在篮板上的时候,篮板会自己调整角度,「想法设法」把球弹到篮筐里。它知道你的球从哪里来、何时来、轨迹是什么样的,因为整个房间都在它的「监控」之下。
然后,它会借助这些信息调整自己的角度帮你进球。
此外,它还知道投球的人是谁,因为上面安装了人脸识别系统。
要做一个这样的篮板有很多困难。首先,篮板需要尽可能灵活,能够上下左右前后灵活转变方位;其次,机械动作的完成要尽可能快,因为从球脱手到击中篮板通常只有600毫秒。
他在篮板的后面安装了3个小电机,每个电机控制一个连杆,因此这个篮板有三个自由度。由于电机功率较小,所以他选择的篮板质地很轻。
篮板后边用的材料都是金属,借助等离子切割技术切割而成,这部分金属材料大约花了5美元。此外,他还用3D打印技术做了一些零部件。
完成这些机械制造部分之后,接下来要考虑的是如何让篮板「掌握」投球者的信息。
在硬件方面,Wighton用到了微软为XBOX360打造的3D体感摄影机——Kinect。Kinect可以为软件提供视频输入,视频中带有深度信息,可以表示你和摄像头之间的距离。Wighton借助这些信息完成球的轨迹追踪。
首先,软件需要在视频中找到球,而且要尽可能又快又准。
在视频中,基于单一的帧很难区分出哪个是球,「聪明」的计算机视觉系统把篮球、人头甚至是角落的杂物都当成了球。
于是,Wighton只能凭借视频中每个物体的轨迹来判断哪个是球。
篮球的轨迹应该是一条平滑的抛物线,Wighton借助这一物理常识来判断哪个是篮球。
找到球之后,接下来就是预测球的完整轨迹以及球可能打在篮板的哪个位置:
算出了这些信息之后,接下来就要讨论如何移动篮板。此处的原理也比较容易理解,如果系统判断篮板该往前移,它就会让篮板适当下压,反之则适当上翘。
目前,这个篮板还存在一些问题,如Windows太慢,有时候会胡乱下指令,还有很多bug没有修复……这些问题也导致篮板在关键时刻翻车,比如在作者老婆试用的时候:
翻车就算了,还有语音反馈:“youreallysuckatbasketball”。
用到了哪些工具
看了整个过程,你是不是也想动手复现Wighton的篮板项目?在复现过程中,你需要这些材料和设备:
首先是篮板。
这回他没有选择手工制作,而是网购了一个。为了达到最佳效果,Wighton也是拼了!
这次的篮板长这样。
技术制图时,他使用了13英寸的iPadPro。
实际操作过程中用到的工具更是纷繁复杂,且昂贵……
Weraallenkeys五金工具、马克笔、电焊机、铆接套件、AngleCube数字量角器、压弯机、20吨折弯机、无线角磨机、Powermax45XP专业级机用等离子切割系统等等。
除了实体硬件和工具以外,知识才是做成这个项目最重要的工具。
书到用时方恨少?不存在的。Wighton在做这个项目前阅读了以下书籍,从中获得了很多技能:
Real-TimeCollisionDetection
IntroductiontoAlgorithims
PlanningAlgorithims
Statistics
ComputationalGeometry
这些书籍涉及算法、统计学、计算几何学等等,看来Wighton做了相当充分的准备。
你竟然在几周内就做了这么多?!
这是我第一次不了解一个人做一件事的目的。
这位朋友你说出了我们的心声!
计算机科学系学生也表达了自己的感受:
作为一名计算机科学系的学生,我曾经告诉自己数学无用。但是你的所作所为证明我错了……
更多网友表达了被高中教师支配的恐惧:
你问我还记得高中几何吗?
我只能说:是那个表示形状的几何吗?
你问了很多次「还记得……吗」,我对此只有一句回答:「不记得」……
也有网友提出疑问:为什么要在最后一瞬间移动?
Wighton对此的回复是:
最后瞬间才移动的原因是,估计到的轨迹很容易改变,而这需要方向反转(即它们并不是单调地接近正确解)。如果发生了这种现象,我必须减速直至停下,然后再从另一个方向加速。最糟糕的情况是从一侧移动另一侧。我对此进行了基础分析,发现在最后时刻移动篮板得到的平均结果更好。
方向反转的另一个问题是,从完全正的加速转向完全负的加速会造成双倍的系统冲击(即加速改变率)。这会带来较多的机械振动,导致各种各样的问题。
ShaneWighton是谁?
ShaneWighton毕业于北卡罗来纳大学夏洛特分校,获得了机械工程学士学位和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他目前在3D打印技术开发商和制造商Formlabs公司担任首席工程师,热爱制作东西。曾发表专利:Additivefabricationsupportstructures(增材制造支持结构)。
Wighton于2020年3月开通了自己的YouTube频道,短短两个月已经收获了10万+订阅者。
他在YouTube频道简介中这样写道:
话说回来,Wighton还打算再接再厉,继续改进,说不定还会有第三版智能篮板呢!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