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的生存压力除了工作,很重要的是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如何,常常决定了一个人的状态。
很多人的烦恼、焦虑也在人际关系。和上级的关系大概最要紧。和同级的关系也常常很棘手。如果你大小是个头目,和下级的关系又常常会让你烦恼。至于和客户、和合作伙伴的关系,几乎是营销人员头脑中每天萦绕的事情,这其中有时还夹杂着异性间的相互纠缠。离开了工作,恋爱、交友、业余活动也都少不了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常常成为工作与生活中压力的一部分。
不善于解决这个问题,可能陷入困境。许多人在遇到人际关系问题时,要不就被难住吓住,整天埋怨工作环境不好,要不就想琢磨点手段,有些人会想得非常琐碎甚至低下,去寻找《厚黑学》这样为人不耻的权术指点迷津。各种现代版的所谓“观人术”、“处人术”也都粉墨登场混淆视听,结果问题没解决,反倒污染了思想。或者似乎暂时把事情搞定了,久之反而关系更加恶化。或者此处的脓包挤了,彼处长出更大的脓包。
随之而来的是,自己的状态也越来越差,而且不知缘由。
那么,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呢?如何让人际关系不破坏工作和生活状态,甚至有益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呢?
我们的大智慧在哪里?具体讲,是十大法则:
一,换位思考,善解人意。
这是处理人际关系的第一要则。
人都习惯从自己的角度观察问题,自己的利益,自己的愿望,自己的情绪,自己的一厢情愿,从上述角度观察事物,常常很难了解他人。公说公理、婆说婆理的现象比比皆是。
一切双边的、多边的人际关系冲突几乎都是这样。
只要站在客观的立场就会发现,冲突的双方常常完全不理解对方。
那么,想处理好自己和他人的双边关系,最大的飞跃就是改变从我出发的单向观察与思维。要善于从对方的角度观察事物。
在此基础上,善解他人之意。
如此处理双边关系,就有了更多的合理方法。
不会换位思考、善解人意,就没有别开生面的新人际关系。
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个原则是对由彼观彼、善解人意的首要注释。
是处理人际关系必须遵循的金科玉律。
这是真正的平等待人,是古往今来都适用的民主精神。
不懂得这一点,才会有那么多的一厢情愿,才会有那么多的无理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无论是对同事,对部下,对朋友,对合作伙伴,对恋人,都该遵循。
不懂得这一点,往一般了说,很难成就自己,往高了说,很难成为伟大人物。
每个人都可能伟大。
谁能融会贯通地实施己所不欲而勿施于人,就可能造就自己的成功与伟大。
三,不求取免费的午餐。
这个世界原本没有免费的午餐。
心中生出求取免费午餐的念头,常令人生萎缩、心灵低劣,没有出息。
放下索取免费午餐之心,就多了清静和坦然,也多了自信与奋进之心。
四,己所欲而推及于人。
懂得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进一步就该懂得己所欲而推及于人。
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不强加给他人。
自己渴望的事情,要想到他人也可能渴望。
做到了这一条,人生状态就相当高级了。
当你渴望安全感时,就要理解他人对安全感的需要,甚至帮助他人实现安全感。你渴望被理解、被关切和爱,就要知道如何力所能及地给予他人理解、关切和爱。
给予他人理解与关切,会在高水平上调整融洽彼此的关系,也能很好地调整自己的状态——好状态既来自于对方的回报,也是自己“给予”的结果。
善待别人,同时就善待了自己。
朋友们不妨将最希望从他人那里得到的态度一条条写下来,扪心自问,而后便会想到别人同样有这些希望。
在这些条款上对他人慷慨大方,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正确态度。
五,永远不忘欣赏他人。
这条原则是对己所欲而推及于人的首要注释。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理解与欣赏,得到欣赏是一个人在这个世界生活与奋斗的很大动力。小时候,父母的欣赏会使孩子积极兴奋地上进发展,老师的欣赏会使学生废寝忘食地努力学习。成年了,社会的欣赏是一个人工作的最大动力之一。
善于欣赏他人,就是给予他人的最大善意,也是最成熟的人格。
每个人都既坚强又软弱。在渴望欣赏这一点上,很天才的人其实都很软弱。
如果得到的欣赏太稀缺,天才也会枯萎。
六,诚信待人。
诚信被人们谈了又谈,这里绝非人云亦云。因为我们理解,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因此,诚信待人不仅为了在别人那里造成一种印象,也不仅为了塑造自己的美德与品牌。这种质朴自然由真心流露的诚信,本身就是生活的需求。
在诚信待人的状态中,我们找到安详和思维的流淌通畅。
诚信待人,诚信做事,可以使我们理直气壮,正气凛然,心胸开阔,心无挂碍。
诚信不仅是一种待人的态度,本身就是生活的质量。
诚信不是生活的手段,而是生活的目的。
一个人能够诚信地生活,是因为他有智慧,有状态,有条件。
即使从世俗的角度来看,诚信也常常造就最杰出的成功。
七,和气宽仁。
古人讲和气生财。不仅在商业活动中,在方方面面,和气的性格都是成功的要素。
两个货摊卖同样的东西,一个摊主拉长着脸,一个摊主一脸和气,后者的生意肯定要好做得多。仅从经济学角度讲,买一份货,外搭一份和气,要远比买一份货,还得搭一张长脸合算得多。这么一看,和气也是含金的。和气也是商品。
和气待人与和气待己是一回事。
和气待人,必然宽容。
当我们和气宽仁地对待所有人时,就相当完整地和气宽仁地对待整个世界了。
这个道理对朋友们自然勿庸多言。
重要的不是停留在道理上,而要在实践中体验。
如果你原本待人不和气、不宽仁,不要紧,不需要强扭硬拽。只要一点点做起来,就好像做一种精神操,你会在每一次对别人的和气宽仁中体会心态的放松和开阔。
于是,你会进一步和气宽仁。
一个良性循环就渐渐改变了你。
八,不靠言语取悦于人,而靠行动取信于人。
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有些人喜欢急功近利,追求短期效应,恨不能讨好一切人,应酬好一切关系。这是拙劣低下的表现。
说其拙劣低下,因为它是一种虚假。
这个世界上人和人的聪明不差多少,短期效应的手法有可能奏效一时,但难以维持长久。按照正确的原则处理人际关系,是我们自然的流露,是我们长期的准则。
相信别人总会理解和信任自己。
即使有不理解不信任,也无所谓。
这就是永远不怕半夜鬼敲门的境界。
九,要雪中送炭,不要锦上添花。
当别人需要帮助时,你要尽力帮助。
当别人顺风扬帆时,不必随大流凑热闹。
这是由彼观彼、善解人意的自然行为逻辑,是诚信待人的自然表现。
十,以德报德,以直报怨。
在生活中,有人有恩德于你,有人因伤害过你而有冤仇于你,应该如何对待这些德和怨?
以德报德,该是没有疑义的。别人帮助了我们,我们自然要回报人家。
对于怨呢?一种方式是“以怨报怨”。别人伤害了我,我要同等报复他。还有一种态度是“以德报怨”。别人伤害了我,我反过来还要给他笑脸和各种利益关照。这两种态度摆在面前,你取哪一种?
你可能会先在理性上删去以怨报怨。
那么,“以德报怨”是否很好的态度呢?
当你抉择不下时,我们就可以说出古代圣人孔子的回答了。《论语》中有这样一段,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这就是孔子的回答。有人问:以德报怨怎么样?孔子说:如果以德报怨,那你拿什么来报德呢?所以,孔子的结论是,应该“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当别人有恩德于我们时,自然要回报恩德。当别人伤害侵犯了我们,既不以怨报怨,因为那样就降低了自己的水平,与别人的错误做法对等混战;我们也不以德报怨,因为那会使得这个世界没有是非,甚至可能助长罪恶。
以直报怨,就是用正直的态度来对待怨恨。以直报怨,这里包含着道义的谴责,包含着不降低自己水准与对方混战的尊严,包含着既正义凛然又克制的沉默,还包含着一如既往诚信待人的基本信条。
3、决不夸张:夸张有损真实,并容易使人对你的看法产生怀疑。精明者克制自己,表现出小心谨慎的态度,说话简明扼要,决不夸张抬高自己。过高地估价自己是说谎的一种形式。它能损坏你的声誉,对你的人际关系产生十分不好影响环境。有损你的和风雅和才智。
4、适应环境:适者生存,不要花太多精力在杂事上,要维护好同事间的关系。不要每天炫耀自己,否则别人将会对你感到乏味。必须使人们总是感到某些新奇。每天展示一点的人会使人保持期望,不会埋没你的天资。
5、取长补短: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在同朋友的交流中,要用谦虚.、友好的态度对待每一个人。把朋友当作教师,将有用的学识和幽默的言语融合在一起,你所说的话定会受到赞扬,你听到的定是学问。
6、言简意赅:简洁能使人愉快,使人喜欢,使人易于接受。说话冗长累赘,会使人茫然,使人厌烦,而你则会达不到目的。简洁明了的清晰的声调,一定会使你事半功倍。
7、决不自高自大:把自己的长处常挂在嘴边,常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的优点。这无形贬低了别人而抬高了自己,其结果则是使别人更看轻你。
8、决不抱怨:抱怨会使你丧失信誉。自己做的事没成功时,要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并努力使事情做圆满。适度的检讨自己,并不会使人看轻你,相反总强调客观原因,报怨这,报怨那,只会使别人轻视你。
9、不要说谎、失信:对朋友同事说谎会失去朋友同事的信任,使朋友、同事不再相信你,这是你最大的损失。要避免说大话,要说到做到,做不到的宁可不说。
10、目光远大:当财运亨通时要想到贫穷,这很容易做到。聪明人为冬天准备。一定要多交朋友。维护好朋友同事之间的关系,总有一天你会看重现在看来似乎并不重要的人或事。
1、不相信那些一见了你就夸奖歌颂个没完没了的人。
2、不相信那些动辄汇报谁谁谁在骂你的人。
3、不讨厌那些曾经公开地与你争论、批评你的人。
4、绝对不布置安排一些人去搜集旁人背后说了你一些什么。
5、绝对不在公开场合,尤其不能在自己的权力影响范围内,即利用自己的权力或者影响召集一些人大谈旁人说了你什么。
6、不回答任何对于你个人的人身攻击,只讨论对于你和你的对手以及更多的人们,对于社会和国家,对于某种学理的建设和艺术的创造确有意义的问题。
7、一般不做自我辩护,但可以澄清一些观点、一些选择、一些是非。
8、一时弄不清或背了黑锅没关系。你还是你,他还是他。一个黑锅也背不起的人只能是弱者。
9、不随便拒绝人,也不随便答应人。不许愿,不吊人家胃口,不在无谓的事情上炫耀实力。
10、不急于表现自己,也不急于纠正旁人,再听一听,再看一看,再琢磨琢磨。
11、不在背后议论张长李短。
12、人际关系是双向的。学人者人恒学之,助人者人恒助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同时,说人者人恒说之,整人者人恒整之,害人者人恒害之,耍人者人恒耍之,虚伪应付人者人恒虚伪应付之。
13、绝对不接受煽动,不接受挑拨、绝对不因A的煽动而与B为敌,也不因B的煽动而向着A冲去。
14、在人际关系中永远不考虑从中捞取什么。
15、永远不要以为任何你接触的人比你傻比你笨比你容易上套。
16、对某人某事感到意外时,先从好处想想,可能他做这件事是为了帮助你,至少客观上对你无损,而千万不要立即以敌意设想旁人。
17、永远不与任何人包括对你最不友好的人纠缠。你搞你的人际纠纷,我忙我的业务工作。你搞纠纷的结果未必能怎样怎样,我搞业务工作的结果很可能有一些成绩。我的一切成绩都是对你的最好回答,更是对友人的最大安慰。
18、寻找结合点、契合点,而不是只盯着矛盾分歧。视不同意见的人为现实的诤友或候补诤友,而不是小气鬼般地见到意见不一的人就如坐针毡。
19、永远不从个人利害的角度谈论与思考问题,永远不要与人争论,宁可把一切争执学理化而不是搞狗屎化个人化。
20、把人际关系的处理当做一个特殊的课程,从中分析和进一步掌握我们的国情,我们的历史,我们的社会结构,我们的哲学传统与时尚思,我们的逻辑学科学文明教养心理健康等等。
相信只要有一个宽容、豁达、开朗和积极向上的心,你就能坦然面对每一个人,你的人际关系一定就能相处的很好很默契——理解尊重他人,力争做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