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福利彩票课题组、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在京发布《福利彩票蓝皮书:中国福利彩票发展报告(2022)》。
本报告是福利彩票蓝皮书系列的第五本,对2021年福利彩票事业发展进行了多维度“扫描”,就新发展阶段如何推进福利彩票事业高质量发展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报告》显示:
福利彩票事业逐步转型
进入从高速发展到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2021年,福利彩票销售1422.55亿元,筹集彩票公益金443.63亿元,在产品、渠道、营销等方面逐步转型,在市场监管、彩票机构社会责任履行、经营管理、公益发展等方面进一步优化提升,进入从高速发展到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新发展阶段呈现新的特征、提出要求,福利彩票系统需要学习领会习近平经济思想,继续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明确彩票事业发展的方向和原则,监管部门需要灵活施策、管理部门需要深化改革、彩票机构需要在发展市场和履行责任方面完善提高,才能推动福利彩票的转型升级,进而实现高质量发展,做到更健康、更负责、更公益。
彩票公益金已经成为
伴随着中国式现代化事业的推进,福利彩票已发展成为社会爱心人士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的重要桥梁,彩票公益金更是为社会保障制度转型与公益慈善事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中央“三保六稳”的要求,2021年,中央财政分配给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310.89亿元彩票公益金,占公益金年度资金总额的61.84%。截至2021年末,中央财政净拨入全国社保基金累计10270.94亿元,彩票公益金累计3899.13亿元。同时,彩票公益金为促进经济发展、保障社会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
福利彩票是新时代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助力
自经济体制改革以来,通过一系列计划性、渐进性的改革举措,中国逐步建立起顺应时代发展趋势、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社会救助体系与现代社会保险制度。相比于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险在改革方面的发展成就,中国社会福利体系改革较为滞后,发展尚不充分、尚未平衡的社会福利仍是中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弱项与短板。随着法律制度建设的不断健全,公益金的管理使用逐步规范,福利彩票以坚实的资金支撑,助力社会保障改革在社会福利领域重点发力,在推动中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彩票资金的公益性使用是实现福利彩票发行宗旨的重要途径。基于“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的发行宗旨,福利彩票公益金以老年人、儿童、残疾人为重点帮扶保障对象,将资金重点用于为社会弱势群体、特殊困难人群完善服务设施,健全福利制度,为补足中国社会福利领域短板、完善社会福利体系的建设做出巨大贡献。
《报告》指出,应充分发挥彩票公益金在第三次分配中的作用,提升福利彩票治理水平将助力实现全民共同富裕。
我国彩票公益金的分配和使用具有财政收入性、公益性和社会性三大特征。福利彩票通过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加财政收入、优化分配格局、推动社会公益事业等途径发挥社会福利效应,参与三次分配的职能发挥与协调配合,成为推动共同富裕的有生力量。
为了进一步发挥福利彩票的三次分配职能、助力共同富裕,需要完善彩票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和机制设计;深化供给侧改革、丰富市场和渠道,推动彩票业创新发展;进一步提升彩票公益金管理透明度,保证“公开于民”,提高福利彩票公益金使用效率和效果,确保“用之于民”;弘扬福利彩票公益形象,培育全民慈善新风尚。
《报告》还指出,近些年彩票机构强化责任意识、推动责任实践,有力促进了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彩票机构在参照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和其他社会责任指南或标准、建设责任体系时,可以进一步突出其事业单位的属性,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
在福利彩票产业发展方面,提升彩票游戏的娱乐性、加强对新技术的应用非常重要。彩票既有公益属性,也有娱乐属性。对于健康、绿色的彩票游戏,其销量是彩票社会娱乐价值的真实体现,也是彩票公益性的基础。彩票产业技术升级的方向之一,是以彩票机构为主导,建设以购彩者实名账户平台为基础、兼容现金销售系统的综合性彩票销售平台及运营体系。在渠道建设方面,可借鉴澳门经验,推动互联网彩票走上有序、健康发展的轨道。
35年来,秉持“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的发行宗旨,福利彩票不仅成为推动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重要资金力量,更是成为涵养社会公德、弘扬传统美德、引领慈善风尚的一面鲜明旗帜。
购买彩票是慈善行为,在发行和销售等环节需适度淡化中奖宣传,减弱投机心态,减少非理性购彩行为,应加大力度宣传宣扬福利彩票所蕴含的公益本质,展现福利彩票为民、责任、阳光形象,从而激励广大社会民众主动积极参与慈善事业,厚植慈善文化,营造社会互助、人人慈善的浓厚氛围,开启公益慈善助力共同富裕的新征程。
延伸阅读>>
1.《福利彩票蓝皮书:中国福利彩票发展报告(2022)》指出
2021年我国彩票市场连续两年销量下降后实现正增长,人均购彩金额为264.25元
2021年我国新冠肺炎疫情对彩票市场的影响相比2020年减弱,共销售彩票3732.85亿元,同比增长11.8%。2019年主要受高频快开和竞猜游戏规则调整的影响,彩票销量同比下降17.5%,2020年叠加疫情影响彩票销量同比下降20.9%。2021年则是我国彩票市场在连续两年经历销量下降后实现正增长。
2021年我国的彩票市场上,福利彩票销售1422.55亿元,同比下降1.50%;体育彩票销售2310.30亿元,同比增长21.94%。体彩销量相比福彩的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欧洲杯延至2021年举行带动竞猜型彩票销量有明显增长。
2021年全国31个省份中,彩票销量排名前五的省份分别是广东省、浙江省、江苏省、山东省、河南省,销量均超过200亿元。这五个省份与我国GDP排名前五的省份是一样的,只是具体排序略有差异——GDP排名的顺序是广东省、江苏省、山东省、浙江省、河南省。
目前,我国彩票市场上在售的共有5种彩票类型,分别是乐透数字型、竞猜型、即开型、基诺型、视频型。2021年,各类型彩票游戏发展差异较大。乐透数字型和视频型彩票因部分游戏退市或停销2020年7月31日视频游戏“中福在线”停销。2021年春节休市之后高频快开游戏退市。而导致销量同比有较大幅度下降,其中乐透数字型彩票销售1618.92亿元,同比减少600.16亿元,视频型彩票由于停销同比减少67.93亿元;竞猜型和即开型有较大幅度增长,其中竞猜型彩票销售1342.99亿元,同比增加593.82亿元,即开型彩票销售544.11亿元,同比增加249.91亿元;基诺型游戏,由于福彩的快乐8游戏的快速增长,销量达到226.83亿元。
2021年乐透数字型、竞猜型、即开型、基诺型彩票销售量分别占彩票销售总量的43.3%、36.0%、14.6%、6.1%。在各类型彩票中,乐透数字型彩票虽然销量同比下降了27.0%,但在全部类型彩票销量中仍占比最大,达到43.3%。如果从乐透数字型彩票历年销量变化看,2021年乐透数字型彩票市场份额自2000年以来首次低于50%。
竞猜型彩票在2021年欧洲杯赛事的推动下,销量大幅增加了79.3%,在全部类型彩票销量中的占比达到36.0%,为历年来新高。在高频快开游戏政策调整后,彩票机构和代销者普遍加大了即开票的营销力度。受此影响,2021年全国即开票销量增幅为84.9%。经过连续三年上涨,2021年即开票的销量在全部类型彩票销量中的占比达到14.6%,为近10年来的新高。
基诺型彩票长期以来,不论在国际彩票市场还是在国内市场都属于占比很小的类型。例如,2021年全球彩票销量中,基诺型彩票销量占比为7.9%,国内市场上占比也一直在1%以下。2020年10月底,经财政部批准,福利彩票将快乐8改版优化后在部分省份开始销售,2020年销量达到9.11亿元,2021年扩大到全国销售后,销量达到226.83亿元,在全部类型彩票销量中的占比达到6.1%。
2021年,我国彩票游戏销量排名前五的分别是竞彩(1182.14亿元),双色球(580.08亿元),超级大乐透(450.79亿元),福彩刮刮乐(281.88亿元),体彩顶呱刮(262.23亿元)。
2021年末,按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内地人口总数达14.1260亿人,当年销售彩票3732.85亿元。2021年我国人均购彩金额为264.25元,比受疫情影响较大的2020年增加27.76元。但人均购彩金额仍在300元以下,是2014年以来的第二低。
(参见《福利彩票蓝皮书:中国福利彩票发展报告(2022)》p4-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年12月)
2.《福利彩票蓝皮书:中国福利彩票发展报告(2022)》指出
在全球经济日益下行及疫情引发不确定性等背景下,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中央“三保六稳”的要求,2021年,中央财政分配给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310.89亿元,用于弥补社会保障基金的缺口,同比增长了173.14%;分配给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139.99亿元,用于国务院批准的社会公益事业项目,同比减少了15.59%;分配给民政部25.91亿元,用于资助老年人、残疾人和儿童福利等各方面,同比增加了173.31%;分配给体育总局25.91亿元,同比增长了173.31%,为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推动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丰富体育活动供给,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加快体育强国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2021年,中央集中彩票公益金分配给全国社保基金310.89亿元,占公益金年度资金总额的61.84%,相比2020年的占比增加了23.73个百分点。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发布的《2021年社保基金年度报告》显示,2021年财政性拨入全国社保基金资金361.30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拨款50亿元,彩票公益金310.89亿元,追溯拨入执行原国有股转持政策的境内转持股票0.41亿元。彩票公益金占比高达86.05%,比往年增加了18个百分点。扣除社保基金会在实业投资项目上市时作为国有股东履行减持义务累计减少国有股13.88亿元,以及2009年作为四川地震灾区工伤保险金补助划缴中央财政6.80亿元,截至2021年末,中央财政净拨入全国社保基金累计10270.94亿元,彩票公益金累计3899.13亿元,平均占财政净拨入款项的37.96%,超过了一般公共预算拨款。
(参见《福利彩票蓝皮书:中国福利彩票发展报告(2022)》p64-6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年12月)
3.《福利彩票蓝皮书:中国福利彩票发展报告(2022)》指出
应充分发挥彩票公益金在第三次分配中的作用
(参见《福利彩票蓝皮书:中国福利彩票发展报告(2022)》p83-8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年12月)
4.《福利彩票蓝皮书:中国福利彩票发展报告(2022)》指出
进入21世纪以来,扩大社会保障惠及范围成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目标,通过新增社会保障项目和扩大保障范围等方式,中国逐步建立起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完成制度转型,这为提升社保制度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进入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成为新时代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重要目标,这既是适应国家新发展阶段趋势的必然要求,也是顺应社会保障制度发展规律的题中应有之义。伴随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福利水平、福利内容、服务供给、福利递送方式等抱有更高的要求和更高期待。社会福利作为一种旨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回应群众幸福生活诉求的重要制度安排,在推动实现新时代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必将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自经济体制改革以来,通过一系列计划性、渐进性的改革举措,中国逐步建立起顺应时代发展趋势、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社会救助体系与现代社会保险制度。相比于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险在改革方面的发展成就,中国社会福利体系改革较为滞后,发展尚不充分、尚未平衡的社会福利仍是中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弱项与短板。随着法律制度建设的不断健全,公益金的管理使用逐步规范,福利彩票以坚实的资金支撑,助力社会保障改革在社会福利领域重点发力,在推动中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彩票资金的公益性使用是实现彩票筹集目标的重要途径。基于“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的宗旨,福利彩票公益金以老年人、儿童、残疾人为重点帮扶保障对象,将资金重点用于为社会弱势群体、特殊困难人群完善服务设施,健全福利制度,为补足中国社会福利领域短板、完善社会福利体系的建设做出巨大贡献。
(一)中央集中彩票公益金的分配与使用:瞄准特殊群体福利领域,全面兼顾2020年,中央集中彩票公益金分配给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165.85亿元,用于残疾人事业、养老公共服务、扶贫事业、医疗救助、教育助学等社会公益事业项目;2020年度民政部本级彩票公益金用于补助地方项目资金共计93226万元,占民政部2020年彩票公益金总额度(94848万元)的98.3%,分别用于支持老年人、残疾人、儿童福利类和社会公益类项目。
社会公益类项目方面,福利彩票秉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社会承诺,引导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向边远艰苦地区下沉,向经济困难群体倾斜。例如,2020年民政部支持地方项目资金中,用于殡葬基础设施建设更新项目2344万元,旨在补齐中西部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殡葬基础设施建设短板,促进殡葬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而保障群众基本殡葬需求。
为进一步激励社会组织等更多专业力量参与到社会福利事业之中,福利彩票大力支持高素质社会服务队伍的建设。例如,2020年民政部地方补助项目中,用于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项目1042万元,资金主要用于补助江西、湖北等6个省份开展一批面向困难群众的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项目,帮助其修复社会功能障碍、改善实际生活境况;此外,福利彩票公益金的使用注重促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与公益服务志愿者队伍的高素质化建设,为社会福利对象提供专业化、优质化的服务,发挥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力量在扶贫济困、改善民生中的积极作用。
(二)地方福利彩票公益金的分配与使用:聚焦服务体系建设目标,重点发力按照福利彩票“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的宗旨,各省份地方留成福利彩票公益金主要面向服务于老年人、残疾人、孤儿等特殊困难群体的社会福利与公益项目分配资金。
随着新时期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老年人福利类项目是各省份地方福利彩票公益金分配的重要领域。为进一步积极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2021年大多数省份分配给老年人福利类项目的专项资金占地方福利彩票公益金总支出的比例均超过50%,通过加大对老年人社会福利事业的支持力度,以进一步适应人口老龄化形势和老龄社会形态。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当前,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的情况下,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已成为增强民生“三感”的重要手段。2021年北京、天津、山东、河北、广东等多省份的地方留用福利彩票公益金大部分用于支持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建设,让更多弱势群体享受到社会保障服务待遇,从而实现社会保障的均衡充分发展。
其中,广东省较为注重培育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从而为完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注入专业力量。2021年广东省投入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及服务机构建设2475万元,占地方留用福利彩票公益金总支出的38.90%。具体来看,1194万元用于“社工双百工程”人才队伍建设项目,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组织实施2万余名社工进行岗前培训和230余名督导进行专业培训,从而促进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提升督导和一线社工专业水平;1131万元用于社会工作服务站督导项目,通过融入专业督导力量、建设督导团队、搭建服务网络,为社工提供实务指导、能力建设、政策分析等服务,以期进一步探索专业化的社工服务与本土化发展路径;购买慈善社工志愿服务项目150万元,用于委托开展社工宣传周系列活动,实施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证书考试、高级社会工作师评审等工作,从而进一步促进社会工作行业准入资质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同时广东省注重发挥“领头雁”与“带头人”效应,通过社会工作领军人才遴选、社会工作优秀案例评选等工作,促进广东省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发展壮大、持续健康发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公共服务的多元化与个性化需求。
由此可见,福利彩票作为一股重要的社会力量,积极融入新时期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以强大的资源投入与雄厚的资金支持,深度融入社会保障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推动社会福利的保障范围逐步扩大,社会保障服务内容不断丰富、供给方式不断革新。
(参见《福利彩票蓝皮书:中国福利彩票发展报告(2022)》p117-12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年12月)
5.《福利彩票蓝皮书:中国福利彩票发展报告(2022)》指出
提升福利彩票治理水平将助力实现全民共同富裕
作为彩票事业公益性质的显著体现,公益金的管理使用质量关乎福利彩票公益金的长远社会效益及福利彩票事业的未来可持续发展。只有福利彩票公益金使用合理规范,运行公开透明,才能真正获取社会公众的信任,提高自身的社会公信力。
(一)提升彩票公益金管理透明度,保证“公开于民”
(二)提高福利彩票公益金使用效率,确保“用之于民”
首先,各级民政部门应建立起与财政部门之间的沟通协同机制,基于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的需要,依法编制福利彩票公益金年度收支预算,坚持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的原则,统筹优化福利彩票公益金投入的整体布局,科学论证资助项目,审慎对待重大项目,确保有限的资源投入最需要的项目中。
最后,建立健全责任主体问责机制。责任是压力,更是动力。问责制度是确保项目质量的重要抓手。需进一步压实项目承担单位的主体责任,加大对实施项目的监管力度,对资金使用、项目进度、落实质量等情况进行常态化监测,坚决追究执行不力行为主体的责任,确保项目正常运行,使福利彩票公益金资助项目发挥预期功能效用,成为真正惠及社会群体的社会民生工程。
(三)弘扬福利彩票公益形象,培育全民慈善新风尚
秉持着“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的根本宗旨,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福利彩票不仅成为推动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重要资金力量,更是成为涵养社会公德、弘扬传统美德、引领慈善风尚的一面鲜明旗帜。彩票被视为平民慈善最好的载体,它为人们搭建起奉献爱心的平台,能够促使爱心转化为善行,由此,全社会的道德水平得到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以践行。因此,购买彩票更是一种慈善行为,在发行和销售等环节需适度淡化中奖宣传,减弱人们的投机心态,减少非理性购彩行为,应加大力度宣传宣扬福利彩票所蕴含的公益本质,展现福利彩票为民、责任、阳光形象,从而激励广大社会民众主动积极参与慈善捐赠事业,厚植社会大众的慈善文化,营造社会互助、人人慈善的浓厚氛围,开启公益慈善助力共同富裕的新征程。
(参见《福利彩票蓝皮书:中国福利彩票发展报告(2022)》p125-12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年12月)
6.《福利彩票蓝皮书:中国福利彩票发展报告(2022)》指出
喜欢玩盲盒和娃娃机的大学生也更爱买彩票
在购买盲盒方面,37.49%的大学生偶尔购买盲盒,2.27%的大学生每月至少买一次,0.45%的大学生每周至少买一次,59.79%的大学生没有购买过盲盒。大学生购买盲盒多是偶尔为之,其购买的人数比例和频次要低于玩娃娃机的情况。
蓝皮书也对性别和玩抓娃娃机进行了交叉分析。受访女性被调查者中,12.2%没玩过抓娃娃机,83.8%表示偶尔玩抓娃娃机,3.6%表示每个月至少玩一次抓娃娃机,0.5%表示每周至少玩一次抓娃娃机。男性被调查者中,19.6%表示没玩过,77.5%表示偶尔玩,2.0%表示每个月至少玩一次,0.9%表示每周至少玩一次。相较于男性,女性更加喜欢玩抓娃娃机。
(参见《福利彩票蓝皮书:中国福利彩票发展报告(2022)》p267-26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