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知识的“搬运工”物理老师李永乐火了

《我不是药神》里的格列卫为什么这么贵?星际旅行可能吗?世界杯上韩国队为什么能战胜德国队?考清华和中500万哪个更难?……一个人、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天文地理,侃侃而谈;引经据典,信手拈来,十几分钟就能把一个看起来很难的科学问题讲清讲透。

李永乐火了,这位人大附中的物理老师如今成为网络上不折不扣的科普红人。网友们纷纷感慨,“当年听起来昏昏欲睡的知识点,现在熬夜看得津津有味。从某个方面也说明了,并不是我们不好学,只是少了一位这样的好老师。”

9年前的教学视频意外走红

很多人认识李永乐,大概是从他对“闰年”的科普开始。在视频中,他用集合的思维计算出了公元1年到10000年之间究竟有多少个闰年,并且以回归年的知识解释了闰年的设置规则。该视频当天在今日头条的点击量过百万,在微博播放量过千万。

后来,李永乐又陆续在网络平台上传了长视频、课程资料、讲义答案,“最开始这一切都是以教学为中心进行,主要面向自己的学生。”2017年上半年,开始有网友从这些资料中截取出更短的片段放到网上,比如从集合的系列中截取出关于闰年的介绍,从概率系列中截取出掷骰子的例子,“这种视频就不再是为了解释某个知识点,而是直接展示了知识点的应用。”

他也没想到,自己就这样火了。但一开始也没怎么当回事儿,就放任各种片段在网络上自行传播了近半年。到了2017年底,身边开始陆续有同学、朋友建议,是否可以顺着这个方向,多做一些科普的内容,“既然大家都这么说,那我就试试呗。”

许多人对他的爆红心存质疑,是不是找水军、买流量了?还是抓住了用户的什么痛点?李永乐说,他有时候也在想,自己讲的知识并不高深,很多就是书本上的知识,或者是中学、大学的基础知识;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在上学的时候不认真听讲,觉得老师讲得没意思,毕业了反而愿意听他讲课呢?后来他想通了,原因可能在于他愿意把书本上的知识进行重新编排,通过一种新的方法,通俗易懂地讲给大家,“我希望把科学知识和生活中的实际事例联系起来,让大家能够建立一种桥梁,明白深奥的科学知识在生活中是有用的。”

比如最近爆红的一期《考清华和中500万哪个更难》,就是出于自己当年考研的实际经历。李永乐说,当年考研时心里有些忐忑,不知道自己到底能不能考得上。于是就想提前预测一下,把自己的模拟成绩进行了统计,由此算出一个概率。高考之前,他联想到,考生们可能跟当年的自己一样忐忑,便想要帮助大家计算下考清华和中500万到底哪个更难,让考生找回自信。

总的来看,李永乐录制的视频内容一般分为三大类:一类是听上去比较高深但是大家都很有兴趣的内容,比如黑洞、平行宇宙、薛定谔的猫等;一类是生活中很简单的现象,但是大家不知道背后原因,比如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买彩票中奖概率有多大等;再一类是与社会热点的结合,比如最近大火的仿制药是怎么回事儿。

直面争议展示科学之美

对此,李永乐说,他一直把自己定位为一名普通中学教师,教学是他的主业,他很热爱并享受这份工作,因为这是他一直以来的理想。读高中的时候他就对同学说过,未来想做一名师,希望能把自己的知识传递出去,让更多的人受益。后来通过全国物理竞赛保送到北京大学物理系,并修了经济学的双学位;再后来去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读书,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这一梦想;最终在毕业后来到人大附中如愿以偿。

在他看来,做科普与教学相互辅助,并不矛盾;科普甚至是教学经验积累的一种体现。“比如某个话题提到一个科学家,自然会涉及这个科学家的背景,所以就会有历史的内容,看上去跨界了;其实这个内容我在平时上课的时候就已经查过资料。因为你上课的时候如果不把他的背景给说清楚,学生就没有兴趣了。所以在备课的这十年里,我已经查了很多资料。”当然,也会有他不熟悉的领域,比如仿制药、芯片等话题。这时他便会搬出自己强大的“亲友智囊团”,“虽然我不懂,但是我的学生、我的同学有做这方面研究的,我听明白了,再回来讲给别人。”这种输入再输出的过程,让他在科普中也在不断提升自我。

还有人质疑他视频中趣味性与科学性的平衡,这其实也是个让李永乐在录制时觉得矛盾的难题,有时候因为要不要在视频中讲到公式他都要反复斟酌:“讲公式就会牺牲用户,不讲公式这个问题就说不清楚。”比如,在讲宇宙年龄的时候,为了让观众有直观理解,李永乐将宇宙膨胀速度处理为“匀速”,用宇宙膨胀的大小规模与这一速度相除,便可以粗略得出宇宙的年龄。这一内容就引来了一些科学家的不满,因为在专业的研究人员看来,宇宙膨胀的速度不是恒定的。后来,李永乐给自己定了个“原则”,以“上过中学的就能听懂”为标准,做一个引子,燃起更多人继续探究的兴趣。

不管有怎样的困扰,李永乐说,自己还是想坚持住,愿意为科学传播和教育公平作一点贡献。在他的愿景里,希望未来能够录满1000期视频,并形成一个系统,然后再梳理出一个列表帮助大家进行索引,按需索取。同时,希望自己的科普能够下移到小学阶段,让孩子们能在早期就接受好的科学启蒙教育。

THE END
1.哈尔滨日报不要陷入“中奖幻觉” 看到别人中大奖的新闻,你会不会想:为什么那个幸运的人不能是我?如果买了几次没有中大奖,你是否会认为:多买几次一定能中?答案不是你想的那样。彩票不存在所谓的“中奖规律”,理论上中奖奖金越高,中奖概率越低。彩票是机会游戏,中大奖是小概率随机事件,高频率购买容易让人陷入“中奖幻觉”http://harbin.joyhua.cn/hebrb/20241127/mhtml/page_04_content_20241127005007.htm
2.彩民买彩票中奖2.2亿余元遭质疑,教师用数学分析“为福利事业做贡献是光荣而伟大的,但是也要考虑自己的经济实力,重在参与,量力而行。”李永乐表示,在某种程度上,彩票作为一种购买“希望”的方式吸引众人参与,但背后的数字分析,或许能够引起更多人对彩票中奖概率的理性思考。李永乐也希望,每位彩民都能以理性和乐观的态度对待,既能享受彩票给人带来的快乐感,又能理性https://m.gmw.cn/2023-12/07/content_1303593820.htm
3.头奖有何特点?中奖概率如何?数看今年327期福彩快乐8南方+通过概率论计算得出,‘快乐8’的‘选七中七’平均中奖概率约为四万分之一,以此推断,如果每天买一注,大约需要连续购买四万多天,也就是大约112年,才能中得大奖;同理,下一注即中500万的平均中奖概率为1/891万,即每天都买一注,更是要一直买上24410年。”对此,李永乐建议,网友不应效仿该彩民的做法,彩票也不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12/09/c8386104.html
4.彩民5万倍单注彩票中2亿多加强彩票监管,应该按照现行《彩票管理条例》的责权规定严格执行,将省级彩票中心改制为企业化管理,同时提高彩票在审批、公益金使用等方面的公开透明度。>>详情 7 3 2023-12-07 收起 【探访开出2.2亿巨奖彩票店:有彩民买同款号码,但仅中1万元奖金】大皖新闻讯“彩民买10万元中奖2.2亿”的消息,这几天,一直挂在热搜https://news.ifeng.com/loc/timeline/event/8VGgjzHh7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