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金融与财务学系教授
改写谭相宜
《管理视野》编辑
人人都希望中大奖。
你一定听过或是在影视作品里见过这样的场景:赌徒们在赌场里输红了眼,却不愿意离开赌桌。他们心里念叨着“再赌一把就能回本”,结果不仅没翻身,反而越陷越深,最后输得一干二净。
行为金融学中的前景理论揭示了这种博彩偏好的心理根源:人们在决策时往往倾向于高估小概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即使买彩票中大奖的概率微乎其微,人们仍坚信自己可能就是那个稀有的幸运儿,因此乐此不疲地参与其中。
这种高估小概率事件所带来的博彩偏好也渗透到了金融投资中。投资者们,尤其是散户,对那些具有“彩票型”金融资产——如“彩票型”股票、“彩票型”基金等——情有独钟。在这篇研究里,我们就来一探投资者的博彩偏好如何影响他们的基金投资行为。
#1
什么是“彩票型”基金?
#2
彩票特性如何影响基金投资者的决策?
传统观点认为,投资者对基金的业绩敏感:基金业绩越差,投资者赎回的可能性就越大。但我们的研究发现,情况并非总是如此。当业绩不佳的基金展现出“彩票特性”(偶尔出现超高回报)时,即便整体业绩差强人意,投资者也愿意坚守而非卖出。我们的分析显示,对于业绩较差的基金,彩票特征每增加一个标准差,投资者对业绩的敏感度就会下降将近四成。而对于业绩优秀的基金,彩票特征的影响则不明显。
#3
博彩偏好——深植我们基因的人性偏好
诗人亚历山大·蒲柏(AlexanderPope)曾言,“人类心中永怀希望”,作家詹姆斯·拉塞尔·洛威尔(JamesRussellLowell)则说,“仅次于获得财富的美好事情,是获得财富的可能性”,而行为金融的研究揭示,“对于博彩的偏好根植于我们每个普通人的基因里”。这些来自文学和金融研究的表述和发现,共同映射出人类对于希望和机遇的永恒追求。
然而,尽管“小概率暴涨”的希望十分诱人,投资决策仍应基于客观事实。高估“中头奖”的小概率事件,不仅无法真正促进财富的增长,反而可能加剧投资的风险和潜在损失。投资者需要特别谨慎地对待“小概率”博大收益的诱惑,在选择投资标的时需要对其基本面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对于基金经理来说,留住客户的关键在于稳健的投资策略,而非刻意营造“彩票特征”。提高信息透明度,帮助投资者做出理性判断,为投资者提供长期的稳健业绩,是基金管理者的职责。
编辑排版丨刘蕊绮
审校丨宋朝阳
本文改写自罗妍老师参与写作的论文:
Lottery-likeFeaturesandMutualFundPerformance-FlowSensitivity,发表于FinancialManagement,November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