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个人看法是,大众要裁撤德国境内的工厂和部分零部件厂,本身不是要裁撤这些厂。只是在给德国政府一个信号,如果再不硬起来,我们可就改姓共了。
别觉得不可能,眼下就有个好几个例子,德国欧托凯勃公司于24年第一季度宣布破产,欧托凯勃(太仓)则是进一步扩张产能,生意过好。
采埃孚德国,疯狂裁人,他们要把德国境内的工人,削至少一半下来。
采埃孚中国,8AT不愁卖,还疯狂扩建新能源电驱工厂。
博世也是类似的情况,德国博世在收缩,苏州博世在扩张。
实际上,汽车制造业的人力占总成本的比例是极低的,在总装层面上计算劳务总成本,这个成本还不如汇率波动成本高,也不如企业直接的金融成本高。
大众头疼的是零配件成本。
德国23年发电量下滑11%,导致德国冶金工业平均成本增加接近15%左右,同时欧盟对中国电解铝产业进行了惩罚性关税,税率进一步上升。并且德国大众的德国厂那边的很多零部件以前走的都是“全球化”策略,一部分的零件是来自中国。而很不幸的是24年第一季度,欧盟对中国的汽车零部件提高了关税。
其次是欧元汇率在过去的4年里都是持续暴跌。也就是说,欧元的采购能力在下降,特别是一些欧元区外布局的零部件产品的进口,结算上是亏损的。
而德国工业电力整体缺口,巴斯夫那边的分析是说德国缺口接近30%电力,除了冶金化工业也是能耗大户。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