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加工学科群重点实验室是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学科群以农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为龙头,以畜产加工、果蔬加工、热带作物产品加工、水产品加工、农产品贮藏保鲜和功能食品等6个专业重点实验室为骨干,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为农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依托单位。农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致力于解决农产品加工领域中的基础性、方向性、全局性和关键性的重大科技问题,为农业学科的发展提供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装备和新产品。重点实验室仪器设备种类不全、功能配置和自动化程度低,无法进行大批量、多项目、高效率的实验研究,特别是缺少农产品加工领域必不可少的中试设备,与目前国际领先水平的研究机构相比有明显差距,不利于发挥国家队的排头兵作用,急需完善重点实验室的科研设施条件,搭建一个国际先进、国内领先、门类齐全、规模适度和配套完善的农产品加工基础研究平台、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平台、技术集成研究平台、技术规程与标准研究平台、技术装备创制平台以及技术服务、信息共享和人才培养平台,引领和带动农产品加工学科群的整体发展。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于2013年9月申请了农业部农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2013年11月,农业部以“农计函〔2013〕284号”文件批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14年5月,农业部办公厅以“农办计〔2014〕42号”文件批复项目初步设计和概算。2014年7月29日,财政部以“财办库〔2014〕1583号”文件同意该项目采购气相色谱仪等7台进口产品。该项目批复采购仪器设备分成6包进行公开招标,于2014年9—12月完成了招标采购;2018年5月,仪器设备全部验收合格并交付使用。项目共集成创制传统主食工业化装备、植物蛋白修饰改性装备、农产品联合干燥及制粉装备和新型天然生物保鲜材料加工装备各1套,包括仪器设备35台(套)(图1至图8),其中,进口仪器设备7台(套),国产仪器设备28台(套)。该项目于2018年9月通过初步验收,2018年12月5日通过正式验收。
图1太阳能干燥机
图2变温压差膨化干燥机
图3流延复合机
图4节能型联合自动米制品装备
图5气相色谱仪
图6无破损近红外检测仪
图7电子眼
图8嗅辨分析系统
通过该项目实施,建设了植物蛋白加工、农产品联合干燥、农产品新型保鲜材料加工和传统主食工业化技术集成研究平台,增强了开展农产品加工科学研究、技术配套集成、装备创制、信息共享和人才培养的能力。项目采取边建设边投入使用的方法,已经开始在农产品加工产业发挥作用。
一是通过该项目的实施,为植物蛋白加工、农产品联合干燥、农产品新型保鲜材料加工和传统主食工业化技术集成提供了研究平台,提升了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在农产品加工领域的工程化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二是农业部农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利用项目建成的科研平台,成功申请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项目10余项,并顺利通过实验室中期评估。
三是利用该项目设施,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开发出功能性花生短肽制备技术并实现产业化生产,实现了饼粕蛋白的高值化利用,并为建立国内第一条年产500kg的活性短肽中试生产线发挥了作用。四是结合创新联盟、产业体系岗位专项等项目,在行业中开展联合干燥技术培训2次,为企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40余人次。
建设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加工研究所
建设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
2号院
项目编号
2013-B1100-110108-G1201-007
项目法人
戴小枫
项目负责人
王长江
批复投资
1285万元
完成投资
项目类型
农业科技能力创新
投资方向
仪器设备购置
验收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年12月5日
项目实施概况
2013年11月,农业部以“农计函〔2013〕284号”文件批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14年5月,农业部办公厅以“农办计〔2014〕42号”文件批复项目初步设计和概算。2014年7月29日,财政部以“财办库〔2014〕1583号”文件同意该项目采购气相色谱仪等7台进口产品。
2014年9—12月,该项目通过公开招标方式完成了设备采购,全部仪器设备于2018年5月完成安装调试,并投入使用。2018年9月,通过项目初步验收;2018年12月5日,通过项目正式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