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的标准|家电_生活大百科共计17篇文章
生活大百科上热搜了,你知道吗?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的标准成为热门词了,你知道吗?

















1.GB4793.12007对医疗器械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要求〔摘要〕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作为衡量电气绝缘能力的重要指标,其测量数值的真实性对于医用电气产品安全至关重要。现首先介绍了GB 4793.1-2007标准要求,概述其内容,然后从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标准要求、测试方法及实验仪器的角度出发,结合日常检测工作中遇到的具有代表性的技术问题,详细分析产品在设计和结构、检测实验条件http://www.anytesting.com/news/1920345.html
2.3C认证的产品,很多标准里面对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都有要求做一些要3C认证的产品,很多标准里面对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都有要求,比如不同极的带电部件都要3.0mm以上,那么比如压敏电阻两脚及所连铜箔之间是不是都要3.0以上呀?但很多通过认证的产品里面没有!!是3C认证不严格呀 同是电子工程师,请一定不要吝啬你的赞! https://www.dianyuan.com/bbs/61555.html
3.电气间隙,爬电距离,电气安全距离的区别和标准安全工程师电气间隙是指两个电极之间的距离,通常用于描述电气设备的设计参数,如绝缘子、开关、断路器等。爬电距离是指在两个电极之间,沿着表面爬行的电弧的最长路径,通常用于描述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电气安全距离是指电气设备上的带电部分与人体或其他物体之间的最小距离,以确保人体或其他物体不会受到电击或电弧的危害。标准方面https://www.bkw.cn/angcs/ask/1720386.html
4.电工电子设备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国家标准(GB)本部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EC62497-1:2010《轨道交通 绝缘配合 第1部分:基本要求电工电子设备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本部分与IEC62497-1:2010存在技术性差异,这些差异涉及的条款已通过在其外侧页边空白位置的垂直单线(∣)进行了标识,其差异和原因如下: http://www.csres.com/detail/279140.html
5.关于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要求的差异分析爬电距离资源借鉴了 GB 4943.1 的安全理念,引入了多重因素,综合考量 ME 设备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论文通过对 GB 9706.1—2020 标准与我国现行标准 GB 9706.1—2007 关于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测试的差异分析,以期对相关产品的研发和设计 及检测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储备提供一些借鉴作用。 关键词: 爬电距离 电气间隙 分析 爬电距离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qq_45093483/87486556
6.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的标准综合电源技术一、我曾经看过一个标准说:“3. 各电路间电气间隙(空间距离):(1) 一次侧交流部分: 保险丝前 https://bbs.21dianyuan.com/thread-59819-1-2.html
7.求教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电子设计论坛欧标和国标基本上都是一样的,关键是对应哪个产品标准,至于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你首先要搞清这两者之间https://bbs.21ic.com/icview-554606-1-1.html
8.接线端子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要根据绝缘电压来设计产品资讯接线端子排体积不大,质量相比大型机器也轻的多,但是接线端子作为连接器的一种,在电气连接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进行接线端子选择时各种标准要掌握清楚。在接线端子的销售过程中,很多顾客问我们有没有能达到660v 、1000v的接线端子。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要搞清额定绝缘电压,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这几个概念。 http://www.youlecn.com/article-786.html
9.安规之电气间距和爬电距离的要求与应用在IEC60950、GB4943-2011标准中,规定了不同电压等级需要的小安全距离,而安全距离又包括电气间距和爬电距离两种。对于开关电源主要需要保证小安全距离的地方有以下两个方面: 1、 一次侧电路对外壳(保护地)的安全距离; 2、 一次侧电路对二次侧电路之间的安全距离。 https://www.chem17.com/tech_news/detail/2579332.html
10.开关电源的“爬电距离”与“电气间隙”是怎样计算的?在两个导电零部件之间或导电零部件与设备防护界面之间测得的最短空间距离。 即在保证电气性能稳定和安全的情况下,通过空气能实现绝缘的最短距离。 一般来说,爬电距离要求的数值比电气间隙要求的数值要大,布线时须同时满足这两者的要求(即要考虑表面的距离,还要考虑空间的距离),开槽(槽宽应大于1mm)只能增加表面距离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562064348938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