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央视播出《网络交友“摇一摇”小伙人财两空》报道,讲述了一起网络交友诈骗案。
安徽、江西两地警方历经三个多月的缜密侦查,成功捣毁这个以恋爱交友为诈骗手段的特大复合型电信网络诈骗团伙,一举抓获犯罪嫌疑人80余人,现场扣押作案手机90余部,银行卡100余张,受害人遍布全国多地。
警方调查发现,王某收到的火车票图片是经过电脑修图的,所谓的“红莲”竟然是一群男生,而视频中的女生其实每天要与多位受害人语音或视频。
诈骗巨额财产:4旬女子假扮“90后”骗少男600万5旬男子涉案金额达千万
现如今,骗子的套路越来越深,性别说变就变、年龄可大可小、身份地位更是不在话下,让人防不胜防。有些受害者不仅被骗财骗色,还被骗走巨额财产。
2018年3月22日,李大庆(化名)报警称,其弟李小庆(化名,1988年出生)与深圳龙岗一家足浴中心王三姐(自称1990年出生)相识后坠入爱河,从2016年起至2017年底,先后给王三姐转账150余次,总计金额700余万元人民币。虽然王三姐偶尔也会以"分红"的名义给他转钱,但是仍有600多万的差额。
经调查,王三姐根本不是什么“90后”,而是一名1976年出生的中年女子。由于王三姐每次都是浓妆艳抹,与身份证上的中年妇女照片实在难以对应,当办案民警将嫌疑人王三姐的证件照片让报案人及有接触过的家人辨认时,均称无法辨认。另据办案民警讲述,王三姐在素颜、淡妆和浓妆时,简直就是三个人,她的证件照片与其在朋友圈上的照片判若两人。目前王三姐已经被刑事拘留。
再来看另一起案件。年过五旬的犯罪嫌疑人郭某某,他选择的诈骗对象,均为在京居住的大龄单身女性,且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对感情生活充满追求。
诈骗手段离奇:“逆天”演技一人分饰11个角色女白领被骗后不报警反成共犯
涉案金额如此巨大,令人咋舌。除此之外,有些骗子的行骗手段、诈骗理由更是让人闻所未闻。
孙某与前妻离婚后,心有不甘,便虚构女翻译身份与前妻的现男友仇毅网络聊天,想以此报复前妻。孙某以亲人生病、出差钱包被抢等理由骗钱,先后骗取了仇毅36万元。目前孙某已被盐城城南警方抓获。
七旬老人罗某丧偶后认识了“许芸”,对方温柔体贴,时不时通过短信嘘寒问暖,二人迅速坠入爱河。仅见过两面,女子就以罹患重病为由拒见,却又哄骗老人不断向其汇款。6年间,老人的60余万元积蓄被其侵吞一空。
资深女白领李某通过社交网站认识了男友查理。查理自称在联合国工作,温文尔雅,绅士做派,平日里各种嘘寒问暖、甜言蜜语……面对这般“糖衣炮弹”,李某一年半汇钱给他近50万元,发现被骗后不但没有报警,反而协助他共同诈骗。坐在审讯室里的李某还念叨着:“查理说过,要回中国和我过下半辈子!”
“组团”诈骗:有人负责搜集下手对象有人写诈骗剧本管理制度严格分工严密
其实网络世界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大家不要被一时的心动蒙蔽双眼,心仪的“对象”也许是一个人,也许是一群人。
这种团伙作案大多分工明确,受过“恋爱”培训,对于如何培养感情、如何告白、如何应对怀疑等问题,都有一套信息系统。
江西省南昌市公安局曾捣毁过一个以“征婚交友”为名行骗的特大电信诈骗犯罪团伙,涉案人员近百名。这个诈骗团伙分工明确,有人负责在征婚交友网站上搜寻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单身男性,了解并记录下对方的兴趣喜好等;有人编写诈骗剧本,并对成员进行恋爱诈骗等方面的培训;如果被骗的“男友”要求语音或视频聊天,男性犯罪嫌疑人就会让女同事出面应付。
此外,涉案人员的年龄大小不一,他们之间还有着严格的管理制度。
南昌市便衣支队也破获过一起19人特大网络诈骗案,涉案人员中最大的43岁,最小的仅19岁,其中有14名男子,5名女子。主要由嫌疑人刘某兵、马某杰等人采取授课洗脑等传销方式对诈骗人员组织管理。
重庆市公安局两江新区分局捣毁过这样一个特大婚恋诈骗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142人。该团伙以“飞虎战队”命名,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严密分工,团伙分为“业务员”、“主管”、“主任”、“经理”等层级。“主任”宋某与“经理”吴某共同负责诈骗团伙的总体管理、诈骗方法传授、收取赃款及分配等。“主管”或“业务员”具体实施诈骗。诈骗所得由宋某等人按照层级比例分赃。
虚拟空间有太多的不确定性,“防人之心不可无”,一旦触及转账、发红包、借钱等情况,要给自己设好安全闸,理性对待,切勿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