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民事法的特点|法律_生活大百科共计18篇文章
动动手指打开我们的生活大百科网就可以看到你想看到的第一手关于中国古代民事法的特点信息与资料。

















1.《法理学导论》笔记(法理学导论)书评第一编法律的本体第一章法律的概念第一节法律的定义一、法与法律1.法:应然法,隐藏在事物背后的客观法则或人类普遍理性要求2.法律:实然法,法律只是法的表现形式二、对法律不同的界说(一)法律命令说:1.主权者下达的以制裁为后盾的普遍命令;2.专制主义(二)法律规则说:1.第一性规则和第二性规则结合形成的规则体https://book.douban.com/review/9773884/
2.司法考试法制史授课讲义:唐宋至明清时期的法制○5在中国古代立法史上占有最为重要的地位。 2、《大中刑律统类》 (1)亦称《大中刑法统类》,宣宗时颁行,开创了《刑统》这种刑事法律汇编的编纂体例; (2)特点是,将与刑律有关的敕、令、格、式等均附在律文之后,从而便于查找使用,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其对于五代和宋朝立法技术有重大影响。 http://www.yuloo.com/news/122960.html
3.中国古代判词研究大咖说法从现有判词材料看,当时判词在内容和结构方面已经形成了固定的程式和要求,判词的主要内容即为被告的罪名,或民事案件有关当事人的责任;判词中一般说明判决的法律或法理根据,说明判决所依据的理由。这一时期判词的特点在于一般不包括案件事实内容,因而汉代以前可以认为是中国古代判词的初创阶段。http://www.mzyfz.com/html/1335/2019-04-09/content-1390059.html
4.法制史学习笔记(个人向)Part.1法制史知识点总结【诸法并存,民刑有分】: 中国古代的法典编撰保持“诸法合体,民刑不分”的特点,但在法律体系上,则是诸法并存,民刑有分的,即法律体系是由刑法、民事法、行政管理法、诉讼法等法律部门组成的。 【家族本位,伦理法制】 中国古代是沿着由家到国的途径进入文明社会的,故宗法血缘对社会乃至国家的诸多方面都有着强烈https://blog.csdn.net/ozawacai/article/details/140022166
5.河南衙署法律文化的内涵与特征关于河南传统衙署法律文化的基本特征,从宏观上考量,应该符合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主体特点。从中华法系的高度,归结为引礼入法、礼法合治。如从具体角度阐发,则包括古代刑事立法发达、立法诸法合体历代承袭、皇帝及地方行政长官干预司法、司法过程中法律纸面化、伦常精神胜于法理精神、义务本位取代权利本位、家国本位而非个人http://www.hafxw.cn/magazineInfo/34
6.2023年2.25公务员联考笔试安徽卷(网友回忆版)41. 注重观测记录和规律总结,是中国古代科技的一大特点,沈括的《梦溪笔谈》、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至今都有着___的闪光点。在天文、地理、气象、农学等领域,古人___的记录可谓汗牛充栋。 填入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可圈可点 勤奋 B.令人赞叹 勤勉 C.叹为观止 辛勤 D.感人肺腑 勤劳 42. 如果我http://www.chinagwy.org/html/stzx/anhui/202302/100_565813.html
7.自考《中国法制史》笔记(2)3、汉律:始于“约法三章”。主要是: (1)九章律:汉朝更重要的法典之一,共九篇,分别是盗律、贼律、网律、捕律、杂律、具律、户律、兴律、厩律。前6篇与《法经》相同,后3篇为新增。 (2)《傍章》、《越宫律》和《朝律》 4、《曹魏律》、《晋律》和《北齐律》:是中国古代法制的主要法典,主要是删繁https://www.zikao365.com/html/4_21_87_138/2007_1_5_an97263216151700212240_0.htm
8.我国古代的农牧关系[1] 参阅拙著:《试论中国古代农业史的分期和特点》。 [2] 转引自谢成侠:《中国养马史》84-85页,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 [3] 《北魏书·食货志》称:“世祖国统一之平统万、决秦陇,以河西水草盛,乃以为牧地,畜产滋息,马至二百余万匹,橐驼将半之,牛羊则无数。高祖即位之后,复以河阳为牧场,恒置戎马十万http://agri-history.ihns.ac.cn/scholars/lgp/lgp15.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