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20年总目录法律法学经济法立法

journal@chinalawinfo.com。信息请点击“阅读原文”。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20年总目录

【专题研讨】

毒品犯罪专题研究

1.代购毒品行为的刑法学分析

张明楷(1·6)

2.贩卖毒品罪中“买入毒品即既遂说”之反思

李立众(1·26)

3.运输毒品行为的限缩解释

王钢(1·40)

4.论毒品再犯规定中的“被判过刑”

曾文科(1·157)

我国反垄断法的修改与完善

5.反垄断法的完善:定位、定向与定则

张守文(2·6)

6.我国反垄断法修订完善的三个维度

王先林(2·17)

7.我国反垄断法修订中比例原则的引入

焦海涛(2·29)

8.我国垄断协议豁免执法程序的制度设计

——基于《反垄断法》修订的分析

肖江平(2·50)

辩护律师职业伦理研究

9.辩护律师职业伦理的模式转型

陈瑞华(3·6)

10.论辩护律师忠诚义务的三个限度

李奋飞(3·22)

11.论值班律师的勤勉尽责义务

马明亮(3·35)

12.论辩护律师的公益义务及其限度

李扬(3·49)

《行政处罚法》的修改与完善

13.《行政处罚法》修改中的几个争议问题

马怀德(4·6)

14.整体主义、放管结合、高效便民:《行政处罚法》修改的“新原则”

袁雪石(4·17)

15.行政处罚的重新定义与分类配置

黄海华(4·31)

16.禁入的法律性质及设定之道

宋华琳(4·44)

17.让行政的归行政,司法的归司法

——行政处罚与刑罚处罚的立法衔接

张红(4·57)

《香港基本法》颁布30周年:回顾与展望

18.《宪法》第31条“特别行政区”一词由来及其规范内涵

韩大元(5·6)

19.《香港基本法》涉外籍法官条款:形成过程、规范内涵与实施情况

叶海波(5·19)

20.《香港基本法》第39条的教义学分析:权利体系与规范功能

杨晓楠(5·32)

21.《香港基本法》第158条:起草过程、规范含义与解释实践

刘海林(5·45)

自动驾驶中的生命抉择

22.自动驾驶与乘客优先

陈景辉(6·6)

23.生命的衡量

——自动驾驶汽车如何破解“电车难题”

朱振(6·20)

24.痛苦最小化与自动车

翟小波(6·35)

25.法理学如何应对自动驾驶的根本性挑战?

骆意中(6·49)

【信息社会与未来法治】

26.PPP项目退库之法律后果分析

江国华、贺馨宇(1·73)

27.信息权利范畴的模糊性使用及其后果

——基于对信息、数据混用的分析

韩旭至(1·85)

28.互联网时代家事裁判文书的公开及其限制

齐凯悦(1·97)

29.基于裁判文书网的大数据法律研究:反思与前瞻

左卫民、王婵媛(2·64)

30.大数据时代环境法治的变革与挑战

郑少华、王慧(2·77)

31.个人数据权与个人信息权关系的厘清

周斯佳(2·88)

王迁(3·59)

33.处理个人信息行为的合法性判准

——从《民法典》第111条的规范目的出发

于柏华(3·81)

34.网络主权的分层法律形态

刘晗、叶开儒(4·67)

35.人工智能民事主体地位的论证进路及其批判

王艳慧(4·83)

36.信息中心主义的表达自由

黄韬(5·58)

37.个人信息私法规制路径的反思与转进

金耀(5·75)

38.网络平台经营者“应当知道”要件之重新检视

尹志强、马俊骥(6·61)

39.作为行为不法类型的犯罪参与

——兼论非法发布深度伪造信息的行为不法

敬力嘉(6·73)

【法理·法史】

40.全球法治与发展运动的知识考察:一个反思的视角

郭晓明(1·109)

41.清代成案非“司法判例”辩

王若时(1·160)

42.晚清来华传教士中国法律观的“变”与“常”

——以理雅各《圣谕广训》译介为中心

胡译之(2·166)

43.判例区分技术运用考察与借鉴

雷槟硕(2·178)

44.所有法律适用都涉及法律解释吗?

王琳(3·110)

45.论司法解释的立法性质

聂友伦(3·138)

46.《唐律疏议》中的“比附”探究

陈锐(3·149)

47.转型时期南非宪法法院的策略与底线

李宏基(5·158)

48.近代司法官的人际网络观及实践

——以沈锡庆为线索的考察

姜增(6·152)

【宪法·行政法】

49.行政处罚上的“法盲”及其规范化

熊樟林(1·123)

50.论我国行政处罚中的责任原则

——兼论应受行政处罚的过失违法行为

杨利敏(2·113)

51.高校自主办学法解释论

湛中乐、黄宇骁(3·94)

52.行政立法草案的审查及其制度完善

王晓妹(3·162)

53.行政复议中止的可诉性研究

沈福俊、许海建(3·183)

54.行政诉讼“解决行政争议”的限定及其规则

——基于《行政诉讼法》第1条展开的分析

章剑生(4·93)

55.论政府行为作为行政协议诉讼中的不可抗力

王敬波(4·105)

56.地方法院行政诉讼制度创新的法理解读

——以上海法院近五年的实践为例

章志远(4·116)

57.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中若干重大关系问题之我见

郝铁川(5·90)

58.中国行政垄断的治理逻辑与现实

——从法律治理到行政性治理

李剑(6·106)

59.行政允诺的审查方法

——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典型案例为研究对象

颜冬铌(6·178)

【民法·商法·经济法】

60.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内部规则的法律保护:现状、冲突与改进

郑彧(1·136)

61.经济法主体何以成立?

——以经济法权利能力为中心

邓伟(1·148)

62.履行费用过高规则的动态适用

——对《合同法》第110条第2项第2种情形的具体化

张兰兰(1·182)

63.世行营商环境评估之“保护中小投资者”指标解析及我国修法建议

罗培新、张逸凡(2·98)

64.见义勇为中救助人损害救济解释论研究

——兼评《民法典(草案)》第979条第1款

冯德淦(2·130)

65.论法定解除权的内外体系

——以《民法典》第263条第1款中“合同目的不能实现”为切入点

THE END
1.民法典背景下民商法发展空间与路径研究2020年,中国第一部民法典成功编纂并颁行。民法典的顺利出台,带来了如何切实推动其实施的要求,其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是需要重视我国民法典实施与后续民商法发展的关系问题。笔者立足我国民法典特殊开放体系及其积极效应的视角,揭示出其实施与后续民商法的发展存在一种极具包容的关系,由此提出应当秉持开放性的实施立场。http://legalinfo.moj.gov.cn/sfbzfpffzll/202412/t20241211_510991.html
2.浅论民商法与经济法的关系民商法经济法关系互补 分类号: D922.29(中国法律) 在线出版日期: 2013-07-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页数: 2(11-12) 参考文献 (3) 仅看全文 排序: 发表时间 被引频次 [1]张德峰.从民商法到经济法:市场经济伦理与法律的同步演进[J].法学评论.2009,(3). https://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fzysh201316006
3.经济法与民法商法的区别和联系经济法与民法、商法的区别和联系 经济法与民法、商法的区别和联 一、引言 随着社会出现自由竞争不平等、垄断等市场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需要对经济格局作出统筹,对经济运行进行调控,对经济机制进行改良等,经济法应运而生。经济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其地位与民商法、行政法等基本法律部门并列,仅次于宪法。对经济法https://doc.mbalib.com/view/d90cfe8691757ff68f9cc259542561f5.html
4.论经济法与民法商法行政法的关系法律的本质是利益法,即安排各种利益的制度。因此,划分法律部门的实质标准是利益而不是调整对象和方法。利益与调整对象、方法是本质与形式的关系。经济法、民法、商法、行政法分别以保障社会整体经济利益、个人利益、商事个体利益、国家公共利益为使命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主体 https://wap.cnki.net/qikan-ZZDX903.023.html
5.论经济法与民商法的关系摘要:经济法与民商法共同扎根于市场经济,现代市场经济既不是纯粹的市场调节经济,也不是片面的国家干预经济,而是市场调节与国家干预密切结合的混合经济。民商法与经济法分别是这种混合经济的两个方面的必然产物和表现,因此它们既有差异性、不可替代性,又有协调性、互补性, https://la.swupl.edu.cn/articles/article_detail.aspx?id=12512840
6.经济法和民商法的联系与区别/林号兵在这种复杂的经济社会中,面对如此复杂的人,任何单一的法律调整工具都是不可能实现社会目标的,这也是民法与经济法在调整现代市场经济关系中并存的重要原因之一。 【注释】 ⑴[日]丹宗昭信、厚谷囊儿编:《现代经济法入门》,第59页,群众出版社,1985。 ⑵漆多俊:《经济法基础理论》,169页,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http://www.law-lib.com/lw/lw_view.asp?no=7142&page=2
7.法律对经济关系调整的阶段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民商法的阶段是【D选项正确】②第二阶段始自封建社会末期和自由资本主义阶段,法律进入了大分化、大发展时期,从最初诸法合一发展为刑法、民法分离;以后又分为民法、刑法、行政法,以至发展到十几个法律部门。这个时期对经济关系调整起主导作用的是民商法; ③第三阶段是进入当代社会,法律体系重新整合,民法、商法和经济法共同对经济关https://wap.zlketang.com/souti/215286-7161-24-136.html
8.论经济法的建构性及其功能的发挥仲裁研究二者功能的发挥一方面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当民商法功能发挥不到时,这时往往是经济法在起着相应作用;当民商法正常发挥功能时,经济法就不能也不应进入相应经济生活领域;另一方面是互补的关系,这首先是说经济法是补充民商法功能不足的,其次是说民商法也在一定意义上补充着经济法,即经济法常常需要借助民商法规则发挥http://www.myac.org.cn/index.asp?channelID=314&contentID=1752
9.2021年中级经济师考试每日一练(03.23)调整经济是法律的一项重要功能。“调整经济的法”和“经济法”是两个不同概念,“经济法”是与民法、商法、行政法、刑法等部门法并列的一个法律部门,是现代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调整经济的法”是调整围绕社会物质财富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所进行的各种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体,它既包括传统法律体https://www.gaodun.com/jjs/1150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