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经济制裁:一部封锁遏制与对抗的历史战争世纪禁运国际法

作者|尼古拉斯·穆德(NicholasMulder)康奈尔大学现代欧洲史专业助理教授,他定期为《外交政策》和《国家》等供稿,经济制裁是他的研究重点之一

点击封面查看

《经济制裁:封锁、遏制与对抗的历史》

[美]尼古拉斯·穆德著

李旭译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4年3月

关税与制裁的共同之处在于,这两项措施都是禁止性的,只不过在禁止的程度上有所不同。在现代早期,随着禁止性措施的不断扩张,描述这些措施的词汇也在不断丰富。禁运(embargo)——源自西班牙语动词embargar,意指逮捕——一词最早出现于16世纪,用以指代扣押停泊在哈布斯堡港口中的敌船的皇室法令。但不同的欧洲国家在执行这一系列禁止性措施时,程度有所不同。本国商人与敌国保持贸易往来的情况并不少见。在西班牙镇压荷兰叛乱的八十年战争(1568—1648年)期间,仍有很多荷兰商人将货物卖到西班牙,但是由于西班牙的禁运措施,他们无法在回国时带回西班牙生产的货品。在他们眼中,和敌人做生意来赚钱并非对本国独立事业的背叛,恰恰相反,这是一种积累财富的方式,通过积累财富,荷兰才能继续与西班牙作战,争取独立。因此,商业逻辑与战争逻辑之间经常相互对抗,而且在这一时期,商业逻辑往往能占据上风。

17世纪中期,大多数欧洲语言中都出现了用以指代围困城市、岛屿以及特定领土的“封锁”(blockade)一词。有两个因素限制了封锁的运用:第一,封锁是一种交战行为;只有双方处于交战状态之下,才能使用封锁这一措施。为了实施封锁,各国必须正式宣战。因此,封锁属于交战行为,而非仅仅是一个行政问题。乔纳森·斯威夫特(JonathanSwift)称,18世纪20年代,一位英国军官表示:“绅士只应当在军队当中接受教育……我很乐意看看你们这些学者究竟打算如何利用自己所学的名词、动词、哲学以及三角学来进行围城或封锁。”只要处于战争状态,军队就可以对平民施加巨大的压力。然而,当和约签署后,就必须解除封锁,恢复自由贸易。

第二个限制封锁的因素是物质上的。现代早期经济战争的主要目的在于减少敌国的收入、遏制流入敌国的资源;只有在围困某一特定的城镇之时,才有可能让当地自给自足的百姓挨饿。大多数疆域较大的农业国能实现相对的自给自足,而这意味着这些国家所需承受的外部压力并不算大。切断商品往来,阻止殖民地原材料流入敌国等措施能给其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然而大多数国家对海外贸易的依赖程度并不高,仅通过施加物质上的压力还远不足以赢得一场战争。

19世纪之前,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较为有限,这使近代的经济压力在质量与数量上都与现代的经济制裁有所不同。但从拿破仑时代开始,英国就开始更为系统地利用商业渠道对外施加压力。在1814—1815年的维也纳和会上,外交大臣卡斯尔雷勋爵(LordCastlereagh)提议,为了能让大会反对奴隶贸易的国际宣言得到重视,可以组织一场抵制使用奴隶制造的商品的运动。如果这项提议能得到接受,那么西班牙、葡萄牙与法国就不得不逐步取消跨大西洋的奴隶贸易。尽管这一提议没能真正实现,但其表明人们越来越意识到,通过限制贸易可以达成某些人道主义目标。

在19世纪末,这一系列试图对平民发动经济战的设想并没有得到多少支持。但在某些方面,这些反分离主义者确实明确地指出,在一个全球化的世界,这样的物质基础在逻辑上必然会带来这样的结论。在历史上,一个完全与战争绝缘的、非政治性的、自由放任的国际经济图景才是新颖的。这显示了19世纪人们对于作为西方文明进步标志的贸易与法律的独特信念。英国的自由派政治家、德国的官僚、比利时与法国的国际法学家、意大利的贵族、俄国的将军,以及从不来梅到孟买再到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资产阶级商人都接受了分离主义原则。

THE END
1.法律史与法治现代化洞察研究10 第四部分 西方法律制度的历史沿革 13 第五 文档格式:DOCX | 页数:30 | 浏览次数:1 | 上传日期:2024-12-11 03:05:42 | 文档星级: 法律史与法治现代化 第一部分 法律史的概念与演变 2 https://www.doc88.com/p-94954098520939.html
2.法律法规全书背后的历史演变是什么在探索法律法规全书背后历史的长河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法律法规全书”这一概念。它通常指的是国家或地区所有有效的、已发布的法律和规定,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性的立法体系。这些文本不仅是现实生活中规范行为、维护秩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研究者了解过去、分析现在以及预见未来的重要资料。 https://www.boaasbnvx.cn/jun-lei-zi-xun/424515.html
3.法则之门揭秘法律基本知识的奥秘二、法律基础:理解法律的起源与发展 在探索法律基本知识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其起源和发展。法律作为社会治理的一种重要手段,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演变而不断完善。从古代律法到现代法典,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特色和内涵。 三、立法原理:构建合理的规则体系 https://www.qmso18vkw.cn/jun-lei-zi-xun/248885.html
4.百条律则之谜揭秘法律法规背后的真相在一个名为“和平岛”的小国,居民们生活得非常和谐。这里有着一套完善的法律体系,称为“100条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被认为是国家秩序与社会稳定的基石,但它们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呢? 第一章:诞生与发展 100条法律法规起源于这个小国的创立之初。当时,为了避免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一群智慧的先贤们花费了数年时https://www.qtleqzhor.cn/ke-pu-wen-zhang/400545.html
5.古代两河流域文献蕴含正义思想两河流域文明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注重法治,用法律维护社会秩序、实现公平正义。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法律、经济、文学以及自然科学等文献,在这些文献中,法律文献的数量最多,占90%左右。这些法律文献主要包括《法典》以及各种类型的契约文书,它们较充分地体现了两河流域国家的社会正义思想。https://www.cssn.cn/lsx/lsx_sjs/202412/t20241213_5822221.shtml
6.>应对贸易摩擦>>法律服务>正文2007年,美国国会通过其第四次修正案即《外国投资与国家安全法案》(Foreign Investment and National Security Act),将CFIUS的执法地位法律化,国家安全审查范围拓宽,国家安全审查考虑因素增多,并明确了“控制”“关键基础设施”等核心概念。2008年11月,美国财政部公布了《关于外国人兼并、收购和接管的条例》(Regulations https://sxdofcom.shaanxi.gov.cn/newstyle/pub_newsshow.asp?id=29046351&chid=100584
7.论刑辩律师执业的正义原则二、西方主要国家对律师职业的定位及其执业原则概览 (一)美国 美国律师法中规定,律师作为法律的捍卫者,在保卫社会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这种作用的实现,也就要求了解和认识美国律师与其他法律制度的关系和在其法律制度中的作用,以及担负的责任,这些就构成了美国律师的性质。具体说,美国律师的性质可以表述为三句https://china.findlaw.cn/lawyers/article/d46790.html
8.论西方法律与宗教的互动关系一、两希时期:法律与宗教的二元并存 在《16世纪迄今的宗教法与世俗法的互动关系》一文中,当代美国著名法学家伯尔曼写道:"在最广泛的意义上,我们所有的一切法律无疑都可以说具有宗教的一面。"对于这种法律所具有的宗教的一面,国内有的学者称之为"西方法律的宗教性"。" 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法律与宗教长期而紧密http://www.pacilution.com/ShowArticle.asp?ArticleID=3473
9.为代表委员推荐好书:关于依法治国的书作者通过利用日常生活中活生生的故事,把西方法律的精神和原理,解释得十分透彻和明朗,使人对法律产生直观而深入的认识。诸如对法律的由来、汉摸拉比法典、古希腊人的法律智慧等问题都是用生活中的故事来表达的,简单易懂而又不失深刻性。 12.《辩论——美国制宪会议记录(上、下卷)》 https://news.sina.com.cn/c/2004-03-11/18163013235.shtml
10.从西方历史经验谈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的制度保在经历会计信息失真带来惨痛教训的同时,西方也一直在探索治理会计信息失真之路。综观起来,西方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治理,实际上就是制度创新、制度变迁和法制不断完善的过程,其中法律制度、公司制度、民间审计制度和会计准则是四项最重要的制度。 (一)法律制度的约束 https://www.fwsir.com/shangwu/html/shangwu_20070422004157_34209.html
11.北航在线教育(通用6篇)16.我国第一次仿照西方的司法制度设立了律师制度的法律文宪是 C A.《民事诉讼法草案》 B.《刑事诉讼法草案》 C.《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 D.《大清民事刑事诉讼法草案》 满分:4 分 17.公诉案件自何时起,律师可以被委托为辩护人参加到刑事诉讼中(A)。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65gkqz4r.html
12.法律的故事(豆瓣)法律是人類文化歷史的縮影,本書是第一部完整闡述法律在西方文明中如何演進的故事,告訴我們人類如何從茹毛飲血的野蠻世界,一步一腳印地發展出高度精緻化的文明和複雜的社會結構。故事的焦點置於普通法系的起源與發展,並著重在公民之間的私法關係上,同時強調商業的發展是法律的故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書作者相信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006912/
13.柏拉图的《法律篇》3篇(全文)中西方“中世纪”法律思想有如此大的区别, 造成的结果如此不同, 虽不能全归因于荀况的“世俗法律论”和柏拉图的“神启法律论”对中西后世的不同影响, 但此二人法律思想, 特别是他们有关法律起源等思想观念的宣扬并被后世承袭, 在其中起了相当的作用是确定无疑的。因为如前所述, 此二人身份本就很特殊, 具有代表https://www.99xueshu.com/w/ikeyab3o28p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