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法善治丨“改革和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国内时事

改革和法治相辅相成,相伴而生。习近平总书记生动比喻:“改革和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这就是我们说的改革和法治是两个轮子的含义。”

△2024年10月29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开班。习近平总书记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

一个多月前,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深刻阐明改革和法治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关系,为抓好改革落实提供重要方法指导、实践指南。

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

一般而言,改革是“破”,法治是“立”。如何做到二者相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立法是处理改革和法治关系的重要环节。要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发展需要。”

△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桥林街道的公园景观

水清岸绿、鱼跃鸟飞,长江流域美景回归。2021年3月1日,我国首部流域法——长江保护法正式施行,依法治江进入新阶段。如今,“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成为全社会共识。

南海之滨,海南自贸港建设如火如荼。2021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海南自由贸易港法,以法治之力推动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

2024年6月2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对保障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维护和发展农民群众利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战略部署,提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做到改革和法治相统一,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及时把改革成果上升为法律制度。

法治为深化各领域各方面体制机制改革保驾护航,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以改革之力完善法治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改革之力完善法治,进一步深化法治领域改革,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法治建设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解决法治领域突出问题,根本途径在于改革。如果完全停留在旧的体制机制框架内,用老办法应对新情况新问题,或者用零敲碎打的方式来修修补补,是解决不了大问题的。

△2024年5月3日,游客在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博物馆参观。

以文物保护法的修订为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物和文化遗产工作,推动我国文物保护状况不断改善,文物资源内涵扩大,文物保护成效彰显。

同时,文物工作也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迫切需要通过修订文物保护法进一步提升文物工作的法治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为推进实现文物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法治支撑。

今年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自2025年3月1日起施行。一系列新经验新做法写入法律,标志着我国文物保护进入依法治理的新阶段。

改革势如破竹,法治固本强基。

推行员额制改革,让司法力量集中到办案一线;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全覆盖”;公安政务服务深入推进“一窗通办”“全程网办”“跨省通办”……新时代以来,一系列想了很多年、讲了很多年但没有做成的法治领域改革破局前行。

为了“老百姓的获得感”

我们党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而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改革和法治相统一,要求平等保护全体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把反映人民意愿、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法治体系建设和改革工作全过程各方面。

△山东青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宣传展板

2018年3月11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高票表决通过。

“宪法是人民的宪法,宪法修改要广察民情、广纳民意、广聚民智,充分体现人民的意志。”从宪法修改工作启动之初,习近平总书记就明确要求,必须贯彻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要求,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凝聚共识。

首轮征求意见,各地区各部门和党外人士共提出2639条修改意见。从中央和国家机关到人民团体,从党员干部到党外人士,各方一同贡献智慧和力量,让宪法更加适应时代需要,回应人民呼声。

今年5月,在企业和专家座谈会上,当有学者发言提到“接下来的这轮改革,力争让更多群体有更强的获得感”时,习近平总书记赞许道:“这句话正是点睛之笔,老百姓的获得感是实实在在的。”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将于2025年6月1日起施行。学前教育法将“国家建立健全学前教育保障机制”“降低家庭保育教育成本”等明确写入法条,回应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健全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专门教育保障机制”“有效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等改革举措,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海南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

改革,大潮奔涌;法治,固本强基。

新征程上,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依法治国齐头并进,改革在法治护航下更加有力,法治在改革推动中更加健全,必将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THE END
1.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实施在于人申论作文内容提示: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 法律的实施在于人申论作文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400 多年前,明代张居正曾说过这样一句名言。的确,古往今来众多史实表明,如果有了法律而束之高阁,或者实施不力、做表面文章,那制定再多法律也无济于事。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https://www.doc88.com/p-98199430605644.html
2.法律的生命力和权威在于()A制定B实施C监督D保障答案解析法律的生命力和权威在于 ( ) A 制定 B 实施 C 监督 D 保障 优质答案 查看答案 近期公考资料 2024广东事业单位考试教材图书 2025版国家公务员考试图书 华图教育在线APP下载(刷题听课尽在掌握) 2025版广东公务员行测申论教材 点击获取【免费网络课程】 华图公职考试助手 https://gd.huatu.com/tiku/3698541.html
3.提高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效能2026年江苏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不久前最高检通报“检护民生”专项行动阶段性开展情况,2024年2月至8月,全国各地主动聚焦无障碍设施建设、无障碍信息交流、无障碍社会服务中存在的突出违法问题开展公益诉讼监督,共立案办理无障碍环境建设公益诉讼案件1616件,同比增长165.79%。公检法司各部门聚焦重点人群、http://jiangsugwy.org/html/slzl/rdsp/202412/45_95231.html
4.社会政策论文范文根据本文查阅的相关资料来看,目前关于文化自信主要是从文化自信的内涵、基础两方面进行界定:首先是对文化自信的内涵,部分的学者认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民族对本民族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另外还有一部分的学者认为它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具有超自然性、超生物性和超现实性的文化生命的机能。其次是对文化自https://www.gwyoo.com/haowen/71873.html
5.2023年黑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参考答案公检法.pdf要把公正、公平、公开原则贯穿立法全过程,完善立法体制机制,坚持 立改废释并举,增强法律法规旳及时性、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 2023年黑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参考答案公检法--第16页 2023年黑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参考答案公检法--第17页 法律旳生命力在于实行、法律旳权威也在于实行。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旳https://m.book118.com/html/2023/0601/5003303343010214.shtm
6.法治精神的名言警句(国考申论名言警句,公务员申论常用名言警句汇总)13.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 14.法律的目的不是废除或限制自由,而是保护和扩大自由。没有法律,就没有自由。-洛克 15.自由是做法律所允许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可以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因为其他人也会有这个权利。-孟德斯鸠 16.法律是显现的道德,道德是隐藏的法律。https://www.1566.cn/mymj/24868.html
7.申论材料人民日报人民时评:“民生导向”彰显法治进步人民日报人民时评:“民生导向”彰显法治进步 原标题:“民生导向”彰显法治进步(人民时评) 立足现实问题,积极“问法于民”“立法为民”,法律才能更充分体现民意,更顺畅抵达人心,释放出更多民生的红利 重典治霾,处罚无上限;规范广告,不能说“疗效”……近日,包括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广告法修订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70680978/
8.大学生类论文汇总十篇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大学生类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篇(1) 第一,培养听障学生思维活跃、创新能力。第二,培养听障学生掌握合理的知识结构,要求培养听障艺术学生具有横向和纵向专业知识的统一、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https://www.xueshu.com.cn/haowen/37346.html
9.“2013申论笔记”016号“道德血液”也是食品安全的防护堤申论博物馆http://m.qzzn.com/thread-14547198-2-1.html
10.2022年公务员考试冲刺课程《申论重要题型实战精讲》课堂材《申论重要题型实战精讲》课堂材料 注意:一定要在听课前完成预习! 建议听课时用手机听课,用电脑看材料! 主讲人:施久亮 博学教育2022年7月5日 博学教育简介 博学教育是国内实力超强、学员口碑出众的公考专业培训机构,素以师资力量雄厚、考试通过率高、服务质量优、重信守诺而闻名,自2002年来已连续20年成功举办中央国http://www.sdbxgwy.com/h5/item/1544246861227937793.html
11.半月谈2008年第20期2009国家公务员考试时事申论资料doc备注:本文章/文件仅为课件“2009国家公务员考试时事申论资料”(或其中一个章节)的简单文本/文件预览版,可能不包括课件的图片、视频、音频、动画等相关素材,本文章/文件与课件详细内容可能有较大差异,部分音视频、flash等多媒体文件可能因客户端没有安装相关插件而无法预览,建议用户下载完整版课件。http://read.cucdc.com/cw/83176/72935.html
12.申论题目答案解析,申论题目答案解析2对很多中国人而言,“创客”还是个较为陌生的概念,但凭借蓬勃生命力和强劲发展势头,创客正在悄然影响着传统制造业。许多创客空间在产品设计和原型创造基础上,新加坡法律规定,有花园的住宅不筑围墙,让花木供路人欣赏,可予减缴房地产税。三、申论要求1.根据给定材料的内容,请概括我国城市绿化中存在的问题。要求概述https://www.12tiku.com/newtiku/so-%E7%94%B3%E8%AE%BA-l2.html
13.法制考试题库答案(精选6篇)4、第六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规划从(2011)年开始实施,到(2015)年结束。 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指出: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 6、吴邦国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中指出:从中国国情出发,郑重表明我们不搞(不搞多党轮流执政),不搞指导思想多元化,不搞(“三权https://www.360wenmi.com/f/filetm75fp6e.html
14.2014申论因为被炸药包上的双面胶黏住了"各种"恶搞",这些事实,让我们意识到当前社会民族精神的迷失。总所周知,民族精神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一个民族区别与其他民族的精神特质,是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可和接受的,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到的规范的总和,这一总和,是集体理想信念、尊严人格的体现。 https://www.liuxue86.com/k_2014%E7%94%B3%E8%AE%BA/
15.“读《人民日报》人民时评学习申论写作评论”播客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加大依法惩处力度,既能提高被执行人的违法成本,敦促其自觉履行判决、裁定,也能对社会公众起到教育和警示作用,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风尚。与此同时,司法机关也要做到宽严相济、罚当其罪、不枉不纵,严格执行法律和司法解释有关规定,准确把握案件办理要求,防止刑事手段https://podcasts.apple.com/cn/podcast/24-0510-%E9%87%91%E5%8F%B0%E9%9A%8F%E7%AC%94-%E8%A1%8C%E8%B5%B0%E7%9A%84%E6%80%9D%E6%94%BF%E8%AF%BE-%E5%B8%A6%E6%9D%A5%E7%9A%84%E5%90%AF%E7%A4%BA/id1697881178
16.2024年山东(B卷)申论真题4篇(全文)还有分析指出,孕育红色短信文化,唯有靠社会的有力引导,靠优秀健康内容的润物无声。许多广为传播的“红段子”,凝结了人们对社会生活理性与感性的思考,紧扣了普通百姓的心弦,契合了公众渴望交流与倾诉的心理需求,透射出自身的魅力,吸引人、感染人、涵养人、鼓舞人、凝聚人。这正是“红段子 ”的生命力所在,也是红色https://www.99xueshu.com/w/fileace9e9e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