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的渊源

1、法的渊源:法的形式渊源,法作为行为规则的具体表现形式。

2、正式渊源+非正式渊源。

3、我国法的正式渊源: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法规+规章(部门规章和地方人民政府规章)。

一、法的渊源。

法的渊源:与我们平时所理解的“渊源”的含义有差别,法的渊源即法的形式渊源,是指法作为行为规则的具体表现形式,换句话说就是法是以什么方式呈现的。

正式渊源:主要是指以规范性法律文件形式表现出来的成文法,具有法律明文规定的效力。根据指定的机关和效力层级的不同,我国法的正式渊源主要包括:宪法、法律、法规、规章、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

非正式渊源:指具有法律意义的准则和观念。与正式渊源比较而言,非正式渊源是不成文的、无明文规定的、无法律效力仅供参考的。主要表现形式为:习惯、政策、判例、权威法学理论。

二、我国法的正式渊源。

1.宪法

宪法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经由特殊程序制定和修改的,综合性地规定国家、社会和公民生活的根本问题,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法。故宪法的制定主体就是我国最高的权力机关。而我国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制定宪法,所以也可以说宪法是由人民制定的。

2.法律

3.行政法规

行政法规是指由我国最高行政机关即国务院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是国家行政机关体系中最高的规范性文件。由于国务院是我国最高的行政机关,故它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我们将其称为行政法规。考试时只需知道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或者我国最高行政机关或者中央人民政府制定即可。

4.地方性法规

地方性法规,是指法定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依照法定的权限,在不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和颁布的在本行政区域范围内实施的规范性文件。地方性法规由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制定,那是否地方各级权力机关都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呢,当然不是,只有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及人常和设区的市级人大和人常可以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

5.自治法规

自治法规是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即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人大制定的与民族区域自治有关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包括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在这里要注意自治地方只包括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不包括自治乡或者民族乡。而且自治地方只有人大有立法权,而人常没有立法权。

6.规章

规章包括部门规章和地方人民政府规章。

(1)部门规章,只有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可以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规章。其他地方政府的职能部门没有规章制定权。

(2)地方政府规章,顾名思义,由地方政府制定,但是并不是所有地方政府都可以制定地方政府规章。只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规章。其他地方人民政府没有规章制定权。

THE END
1.法的渊源有哪些?正保会计网校速问速答 法的渊源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宗教:早期的法律多是由宗教组织制定的,比如犹太教的《摩西五经》和伊斯兰教的《古兰经》等。2. 习惯法: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形成了一些共同的行为规范和惯例,这些规范和惯例逐渐演变成为习惯法。3. 判例法:判例法是指法官根据先前的判例和司法实践,对具体案件做出https://m.chinaacc.com/chujizhicheng/jhwd/zy20240827184508.shtml
2.法的渊源与效力马工程法理学第二版第四章法的渊源与效力,讲述了法的渊源、法的分类、法的效力等,结构型知识框架方便学习理解! 亿图脑图MindMaster原创思维导图社区提供海量优质的思维导图模板资源,一个各类脑图创意思维绘制,整理知识学习与交流的平台 - 用思维导图来表述法的渊源与效https://mm.edrawsoft.cn/template/183517
3.一导论国际法的渊源研究学习国际法的渊源的意义在于,在国际法浩如烟海,前后不一,互相矛盾的习惯法、条约法、法院判决、公法家学说(以上这几种是国际法的渊源的具体形式,见下述)等等证据材料中,区分出它们互相间的效力,谁的证明力强,谁更有说服力,谁和本案更有直接关系,谁最应该适用于本案,找出最有力,最有利的证据,证明自己观点https://www.douban.com/note/99626277
4.2017年大连海洋大学901法理学复试考研大纲二、人权作为法的价值的意义 三、法律对人权的确认和保障 第六节法与正义 一、正义的概念和基本分类 二、正义作为法的价值的意义 三、法律对正义的保障 第五章法的渊源与效力 第一节法的渊源 一、法的渊源释义 二、法的渊源的种类 制定法;习惯法;判例法;惯例。 https://yz.kaoyan.com/dlfu/dagang/586df57f99750.html
5.2022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自命题620《法学3. 法律规则与法律条文的关系 4. 法律规则的类别 (二)法律原则 1.法律原则的概念 2. 法律原则的种类 3. 法律原则的功能 (三)法律概念 1.法律概念的概念 2.法律概念的分类 四、法的形式与效力 (一)法的渊源 1.法的渊源的概念 2.当代中国法的渊源 (二)法的分类 1. 成文法与不成文法 2. 根本法与https://www.ibudding.cn/a/129889.html
6.商法的法律渊源民商法理论上,学者多主张承认习惯的效力,但也有一些学者基于在现代民商事 法律规范中,原来的一些习惯和商业惯例大多数都已经转变为法律了,完全作为 习惯和商业惯例存在的已经不多,以及习惯难以确定其是否应该作为法律渊源 等理由,反对将习惯视为法律渊源。我国《合同法》多处提到“交易习惯”,如该 http://www.law-lib.com/flsz/sz_view.asp?no=1262
7.[国际法]第一章导论国际法与国际道德的区别国际法与国内法的比较 三、国际法的效力根据 国际法的效力根据有两大学派:自然法学派和实在法学派。 自然法学派以人类的理性和良知作为自然法的效力依据,国际法是自然法的一部分。 实在法学派则相反,认为国际法的效力是国家的共同意志。 第二节国际法的渊源 https://blog.csdn.net/robur/article/details/1730861
8.法的渊源的分类(正式渊源)和间接渊源(非正式渊源)是否经过国家制定程序 → 制定法渊源与非制定法渊源法律渊源的相对地位→主要渊源、次要渊源 2、主要类型(1)正式法律渊源:A、制定法:由国家机关依照一定程序制定颁布的,通常表现为条文形式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在各国制定法都是正式法律渊源,现代英美法系中制定法的数量在增加、效力在https://www.bangxuetang.com/points/detail/?sid=60&bid=1419&cid=16950&nid=16951&pg=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