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法硕考研法理学模拟习题(8)

李永乐数学讲师广受学生信赖的“线代王”

第八章法律实施

一、单项选择题

1.守法的高级状态是()

A.不违法犯罪

B.依法办事,形成统一的法律秩序

C.守法主体不论是外在的行为,还是内在动机都符合法的精神和要求,严格履行法律义务,充分行使法律权利,从而真正实现法律调整的目的

D.运用法律对日常生活中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判决

2.法律具有局限性以至于不能应用于社会的每一角落。这句话强调的是()

A.法的实现B.法的遵守C.法的制定D.法的适用

3.关于法律的执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法律的执行可以简单称作执法

B.法律的执行存在广义和狭义之分

C.执法活动具有主体法定性、国家权威性、强制性和灵活性的特点

4.大学生杨某为区人民代表的选举投上自己的选票。该行为属于法律实施中的()

A.法的执行B.法的监督C.法的遵守D.法的适用

5.在我国,狭义上的法的执行机构是()

A.法院B.检察院C.行政机关D.公安机关

6.以下关于司法法治原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我国三大诉讼法都规定了“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

B.我们在贯彻这一原则时偶尔也要以党的政策为指导

C.司法机关在司法过程中,把法律作为处理案件的唯一标准和尺度

D.司法机关处理一切案件都只能以与案件有关的事实为基础和依据

7.依法登记的社会组织所进行的法律监督是()

A.国家监督B.社会舆论的监督

C.人民群众的监督D.社会组织的监督

8.关于当代中国的法律监督,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是法律监督的核心

B.人民政协的监督属于国家监督

C.人民群众的监督的主体是公民个人

D.《监察法》坚持党内监督与国家监察有机统一

9.关于法律实施、法律实现和法律实效三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法律实施是法律实现和法律实效产生的前提

B.法律实现是法律实施的目标

C.法律实效是法律实施的实际结果或效果

D.法律实效和法律实现都是法的实然状态

10.下列各选项中,不属于狭义执法的特点的是

A.主动性和单方面性B.内容的广泛性和主体的法定性

C.中立性和终极性D.强制性和灵活性

11.下列各选项中,属于狭义上的执法活动是

A.司法局指导对刑满释放和解除劳动教养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

B.某市检察院对王某贪污案进行侦查

C.全国人大常委会撤销某省制定的有违《宪法》的地方性法规

D.某报社通过全程报道来监督张某受贿案的审理

12.关于守法的要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守法的要素包括守法主体、守法范围和守法内容三方面

B.在我国,守法的主体包括我国境内的一切国家机关,各党派和社会团体、公民和外国人或外国组织

C.就守法的范围而言,对于只适用于当地的地方性法规,外地人是不需要遵守的

D.守法的内容包括法律义务的履行和权利的行使,两者同样重要

13.关于《监察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监察法》是关于反腐败的国家立法,是一部对国家监察工作起统领性和基础性作用的法律

B.制定《监察法》是坚持党内监督和国家监督的统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监察道路的创制之举

C.制定《监察法》属于完善法律实施中的法律监督问题,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无关

D.《监察法》立法工作的根本政治原则是坚持和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14.在我国法律监督体系中,中国共产党的监督属于()

A.社会监督B.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C.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D.社会舆论的监督

15.法律的要求在社会生活中被转化为现实,达到法律设定的权利和义务的目的。这在法学上被称为()

A.法律实施B.法律实现C.法律适用D.法律实效

16.下列表述中,不符合司法责任原则的是()

A.司法机关和司法人员在行使司法权过程中侵犯了公民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责任

B.司法责任原则是根据权力与责任相统一的法治原则提出来的

C.对司法过程中的违法行为进行制裁,可以维护司法的威信和尊严

D.司法责任制度在我国还只是理论探讨,目前没有法律规定了司法责任制度

17.以下关于司法法治原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行政诉讼法没有规定司法法治原则

B.以事实为根据,“事实”包括被合法证据证明了的事实和依法推定的事实

C.以法律为准绳,意味着在整个司法活动中,法律是最高的标准

D.贯彻司法法治原则,要求在司法工作中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

18.以下关于守法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我国守法的主体包括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公民,在我国领域内的外国组织、外国人和无国籍人

B.守法的范围仅限于制定法

C.守法的内容包括履行法律义务和行使法律权利

D.广义上的守法,就是法的实施

19.依据监督主体的不同,我国的法律监督体系划分为()

A.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和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

B.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和社会监督

C.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

D.政党的监督和社会组织的监督

20.坚持公民在法律适用上的一律平等,就必须做到:()

A.公民的收入情况可以作为法律权利义务分配的考虑因素

B.行政诉讼活动中,国家机关与公民的诉讼地位应有所差别

C.法律对农村人、城市人在适用上一律平等

D.领导干部的违法行为的处理要注意影响,不必太较真

21.狭义的法的执行是指国家:()

A.权力机关的执法活动B.司法机关的执法活动

C.公安机关的执法活动D.行政机关的执法活动

22.黄某是甲县人事局的干部,他向县检察院举报了县人事局领导叶某在干部调配中收受钱物的行为。2个月后未见动静,黄某几经努力才弄清是检察院的章某把举报信私下扣住并给了叶某。黄某于是又向县人大常委会、市检察院举报章某的行为。黄某的这一行为属于下列哪一种?()

A.法的适用B.法的遵守C.法的执行D.法的解释

23.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我国的国家监督体系:()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对法律实施的合法性监督

B.国家审计机关对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财务收支的监督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不符合宪法、法律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撤销

D.各级人民法院对行政机关的监督

二、多项选择题

1.以下选项中,属于执法活动的特点的是()

A.执法的灵活性B.执法的单方面性

C.主体法定性D.执法的被动性

2.我国的司法权包括()

A.审计权B.监督权C.审判权D.检察权

3.在我国,属于社会监督的主体有()

A.社会组织B.人民群众C.政党D.社会舆论

4.以下选项中,属于法的实施的基本形式的有()

A.法的遵守B.法的实现C.法的执行D.法的适用

5.执法活动中必须坚持比例原则。比例原则包括()

A.妥当性原则B.保护公民信赖利益原则

C.必要性原则D.比例性原则

6.下列各选项,能对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实现产生影响的是

A.国家的阶级本质以及法律规范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程度

B.现行法律与社会生活,归根结底是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程度

C.社会成员接受高等教育的普及范围和程度

D.社会财富的积累程度以及贫富分化的程度

7.下列各选项属于执法活动需要遵循的合理性原则要求的是

A.要求行政机关平等地对待行政相对人

B.要求行政机关行使自由裁量权时要在合法的基础上对多方利益进行合情合理的权衡

C.要求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要做到程序公正

D.要求行政机关在依法行政前提下讲求效率

8.司法活动的特点包括

A.形式性B.终极性C.灵活性D.国家权威性

9.下列各选项,不属于我国国家监督的有

A.市政协委员王某对全市A类企业消防检查活动的监督

B.学校党委对实验室重要设备被盗事件调查过程的监督

C.食品药品监管局对下属制药行业乃至具体企业备案、审批、抽检、审验的监管

D.公安机关为了保障“两会”期间安全对公共场所加强监控

10.执法原则中的权责统一原则包括两方面内容,分别是

A.行政效能原则B.行政效率原则

C.行政责任原则D.行政公正原则

11.以实施主体和法的内容为标准,法律实施的方式包括()

A.法律制定B.法律的遵守C.法律的执行D.法律的适用

12.司法独立原则的基本含义包括()

A.司法权的专属性B.司法权行使的独立性

C.司法权行使的合法性D.行使内容的正确性

13.以下选项中,属于对法律实施进行评价的标准的是()

A.各类合同的履约率与违约率

B.社会大众对社会生活中安全、秩序、自由、公正、公共福利等法的价值的切身感受

C.人们按照法律规定的行为模式行为的程度

D.普通公民和国家公职人员对法律的了解程度

14.以下选项中,属于执法原则的是()

A.合理性原则B.公正原则

C.讲求效率原则D.正当程序原则

15.司法活动的特点是()

A.被动性B.中立性C.专属性D.单方面性

16.司法独立不意味着司法权不受监督,对司法权的监督表现在()

A.司法权要接受党的领导和监督

B.司法权要接受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C.司法机关的上、下级之间以及同级之间也存在监督和制约

D.司法权要接受舆论的监督

17.下列关于我国法律实施状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仍然存在

B.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生产安全等执法司法问题还比较突出

C.保证宪法实施的监督机制和具体制度还不健全

D.滥用职权、失职渎职、执法犯法甚至徇私枉法,严重损害国家法律权威

18.下列哪些行为不属于执法活动?()

A.李某遭王某殴打而向公安机关报告

B.税务人员认为某人有偷税嫌疑而查办该案件

C.检察机关根据群众检举对某人的受贿行为进行侦查

D.法官出差办案途中发现两个人发生口角,而依事实和法律对两人进行劝解

19.下列有关执法与守法区别的说法哪些是不正确的?()

A.执法的主体不仅包括国家机关,也包括所有的法人;守法的主体不仅包括国家机关,也包括所有的法人和自然人

B.行政机关的执法具有主动性,公民的守法具有被动性

C.执法是行政机关的执法主体将法律实施于其他机关、团体或个人的活动,守法是一切机关、团体和个人实施法律的活动

THE END
1.法律评注在中国该书不仅列明了撰写人的姓名,而且在“后记”中按撰写顺序清楚交代了每位撰写人的写作分工。该书针对每个条文,依“主旨”“释义”和“适用”的结构顺序,逐一注释。该书不仅使用了脚注注释,而且还使用了案例以说明重要的问题点。 以上所描述的基本上是权威机构就法律或者司法解释写作的注释书,除此之外,在中国也有学者http://www.law-lib.com/flsz/sz_view.asp?no=2397
2.当代中国法律适用的原则律师普法当代中国法律适用的原则 普法内容 我国法律适用以下原则: ( 1)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 2)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3)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第三条立法应当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https://www.110ask.com/tuwen/6663311798226123546.html
3.[渝粤教育]中国地质大学婚姻与家庭法复习题9.我国法律规定的结婚形式要件是() A.订婚 B.结婚登记 C.举行结婚仪式 D.财产公证 10.我国《婚姻法》规定的调解救助机制是() A.行政调解 B.司法调解 C.专业调解 D.人民调解 11.下列关于亲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亲系是亲属间的联络系统 B.亲系的划分不适用于配偶关系 https://blog.csdn.net/szbnjyedu/article/details/122004585
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复习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 4.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保障 4.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1.法律的运行是一个从创制、实施到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包括法律制定、法律执行、法律适用、法律遵守等环节。 2.法律制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https://zhuanlan.zhihu.com/p/494954348
5.法律分析范文12篇(全文)近40年来,在战后当代西方经济学中,有一个重要的学术流派——法经济学。著名的法经济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波斯纳,为其领域的领军人物。法经济学是将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全面运用于法律制度分析的学科。通过跨领域理论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的理解法律制度的原则以及效力。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愈加蓬勃的今天,法经https://www.99xueshu.com/w/ikey28q1y15i.html
6.《法理学导论》笔记(法理学导论)书评第一编法律的本体第一章法律的概念第一节法律的定义一、法与法律1.法:应然法,隐藏在事物背后的客观法则或人类普遍理性要求2.法律:实然法,法律只是法的表现形式二、对法律不同的界说(一)法律命令说:1.主权者下达的以制裁为后盾的普遍命令;2.专制主义(二)法律规则说:1.第一性规则和第二性规则结合形成的规则体https://book.douban.com/review/9773884/
7.轻重相举:中国古代法律适用中的论理解释中工理论轻重相举:中国古代法律适用中的论理解释 唐律中的“轻重相举”法 《唐律·名例律》中“断罪无正条”云:“诸断罪而无正条,其应出罪者,则举重以明轻;其应入罪者,则举轻以明重。”所谓“断罪而无正条”,唐律的解释是“一部律内,犯无罪名”,即今人常说的“法无明文规定”。可见,唐律此条是用来解决法无https://www.workercn.cn/32935/201905/24/190524090950548.shtml
8.2006年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联考综合课试题(1)14、下列行为中,属于狭义上的“法的适用”的是 a检察机关以涉嫌贪污为由批准对某犯罪嫌疑人实施逮捕 b 税务 机关以涉嫌偷税为由对某 企业 的纳税情况进行 检查 c婚姻登记机关以男女双方未过到法定结婚年龄为由拒绝颁发结婚书 d法官张某周末在家休息时主动为邻居调解纠纷 15、当代中国社会受到多种法律文化的https://www.diyifanwen.com/kaoshizhuanti/falvshuoshimonishiti/0761604561869406_40.htm
9.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结果公布10、 11BZZ043 环境政治学视角下的中国环境治理机制研究 陈云 复旦大学 11、 11BFX024 民法方法论研究 段匡 复旦大学 12、 11BFX112 基于“类型”思维的刑法解释 杜宇 复旦大学 13、 11BFX141 中国南极权益维护的法律保障研究 陈力 复旦大学 14、 11BGJ010 当前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国外政治风险及对策研究 http://www.sh-popss.gov.cn/newweb/newsInfo.asp?idval=151
10.考研政治思修超详细知识点总结,快收藏!复习经验4全民普法和全民守法,有助于增强人们信守法律的思想道德水平,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家庭责任、社会责任。 (3)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是人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 1思想道德素质是人们的思想观念、政治立场、价值取向、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素养和能力的综合体现,反映着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道德风貌。 https://www.kaoyan.com/zhengzhi/jingyan/5f3f4932e0bce.html
11.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中国法学 3.法学 4. 法商研究 5. 政法论坛 6.现代法学 7. 中外法学 8. 法学评论 9. 法律科学 10.法制与社会发展 11. 法学家 12. 比较法研究 13.环球法律评论 14. 当代法学 15. 法学论坛 16. 政治与法律 17.河北法学 18.法学杂志 19. 法律适用 20.行政法学研究 21. 中国刑事法杂志 22. 人民司https://baike.sogou.com/v1680269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