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法的概念和意义

1、、民法的概念和意义(一)民法的概念及其理论分类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民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独立的法律部门。民法是国家重要的基本法律之一。1.广义民法与狭义民法广义民法:所有关于民事的成文法和不成文法,其中包括商法;狭义民法:专指除商法之外的民法典。2.实质意义上的民法与形式意义上的民法实质意义上的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民法典、各项民事法律、法规等。形式意义上的民法:系统编撰的民事立法,即按照一定体例编撰、以法典方式命名的民法典。3.民法典与民法通则民法典:系统地把民法的各项制度编撰在一起

2、的立法文件。传统民法典的典型形式包括:总则、物权法、债权法、亲属法、继承法,如:德国民法典。民法通则:我国制定民法典条件尚不成熟条件下民事立法的特殊形式,包括民法典的一般原则性内容。4.民法与商法民商合一的国家:民法范围涉及国家权力不直接介入的整个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领域,其含义与私法相同。民商分立的国家:商法与民法并列。商法:规定商人和商业组织的地位及其生产经营活动的法律规范。5.公法与私法公法:以政治、公共秩序、国家利益为内容,以权力为中心,以命令和服从为特点的法律;私法:以民事主体的利益为内容,以权利为核心,以平等自愿为特点的法律。其含义同广义的民法。(二)民法的调

3、整对象我国民法的调整对象是: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1.平等主体的概念和特征任何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都有自己特定的调整对象。依据不同的调整对象,将法律分为不同的法律部门。我国民法所调整的对象是:平等主体的公民与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法人与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法律是调整一定社会关系的。社会关系分为纵向社会关系和横向社会关系。纵向的社会关系是隶属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的参加者之间存在管理与被管理、领导与服从、上级和下级的关系、命令与服从的关系;横向的社会关系是平等的社会关系。参与平等社会关系的主体法律地位平等。民

4、事法律关系的设立、变更、终止,相互之间没有管理、领导、命令与服从的关系。2.平等主体之间财产关系的概念和特征平等主体的财产关系,是指主体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工程中形成的具有经济内容的社会关系。包括财产所有权关系和财产的流转关系。(1)主体之间法律地位平等;(2)当事人意思表示自由;(3)等价有偿。3.平等主体之间人身关系的概念和特征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是指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与人身密切联系、本身不具备直接财产内容的社会关系。包括人格权关系和身份权关系。(1)人身关系本身没有财产内容;(2)人身关系与特定的人密切联系,离开了具体的人就没有意义;(3)人身关系中权利主

5、体所享有的权利不能转让、继承。(三)民法的作用与意义1.民法所调整的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最基本、最大量、最核心的部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2.民法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3.民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律表现形式;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的主体只能是平等主体;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只宜采用民事法律关系的形式;6.民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辨证统一的关系。二、我国民法的渊源和适用范围(一)民法渊源的概念民事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二)民法渊源的种类1.制定法(1)法律;(2)行政法规中的民事规范;(3)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中的民事规范;4)

7、1)民事法律的生效:民事法律自施行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即法律生效。法律生效的日期:发布之日起生效、法律颁布以后确定的日期生效。(2)民事法律的失效:民事法律在废除时停止效力,即法律的失效。民事法律废止的情况:明令废止、新法代替旧法。(3)民事法律的溯及力:民事法律对其生效之前的行为是否适用。一般民事法律没有溯及力。2.民法在空间的适用范围民法在哪些空间领域内发生效力。(1)一般规定:民法通则第八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民事活动,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2)例外规定:民法通则第一百五十一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

8、民代表大会可以根据本法规定的原则,结合当地民族的特点,制定变通的或者补充的单行条例或者规定。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依照法律规定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或者备案;自治州,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报省,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3.民法对人的适用范围民法对人的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法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民事活动,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民法通则关于公民的规定,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外国人、无国籍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与中国公民或法人发生民事纠纷的,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但其自愿向中

9、国法院起诉的,我国人民法院有管辖权。三、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一)民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和意义1.概念对民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基本规律的抽象和概括。是民事法律制定、实施、遵守都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2.意义(1)法定主义与准则主义民法所反映的经济生活非常广泛、复杂,民事活动种类繁多,而且处于经常的发展变化之中,没有必要更没有可能在一部法律之中将各种民事关系包罗万象、规定无遗。(2)统帅作用民法作为基本法,其基本原则对于民法基本制度的完善、对单行法、特别法的制定和实施具有指导和统帅作用,是民事法律达到和谐、统一。3)法治精神民法的基本原则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法治精神。民法的基本原则使得民法与其他法律部门保持原则的一致和统一、和谐。(二)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1.保护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民法通则第五条规定:"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2.当事人地位平等民法通则第三条规定:"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的地位平等。"3.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

THE END
1.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民法的概念。可分为单方法律行为、双方法律行为、多方法律行为;双务法律行为与单务法律行为;有偿法律行为与无偿法律行为;诺成性法律行为与实践性法律行为;要式法律行为与不要式法律行为。等等。 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以及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的内容主要包括物权、债http://jxjg.hljcourt.gov.cn/m/?act=a&aid=108801&cid=4
2.法律硕士联考:民事法律行为的对价分类我国民法中的对价亲爱的小红书法律小伙伴们,今天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下民法学法硕联考中关于民事法律行为的一个重要分类依据——根据民事法律行为是否有对价进行划分。 民事法律行为与对价 在民法中,对价是民事法律行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指的是一方当事人为获取另一方的某种利益或权利而必须提供的代价。基于是否有对价的存在,民https://blog.csdn.net/fgz17362088809/article/details/139727210
3.我国法律分类这是一篇关于我国法律分类的思维导图,包含宪法、刑法、民法、社会法、经济法、诉讼法、行政法等。 亿图脑图MindMaster原创思维导图社区提供海量优质的思维导图模板资源,一个各类脑图创意思维绘制,整理知识学习与交流的平台 - 用思维导图来表述我国法律分类https://mm.edrawsoft.cn/template/1474278
4::法律行为制度构造与民法典的制定虽然我国目前的民法学研究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但是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仍然很薄弱,在法律行为理论方面尤其是这样。尤其是作为民法学的核心理论的法律行为,在我国的研究尤其薄弱。绝大多数流行的民法学教科书中采用的法律行为理论还基本是前苏联的那一套,个别教科书虽然不同于前苏联法学理论的著述,但是却采纳了不能彻底承认http://iolaw.cssn.cn/zxzp/200408/t20040804_4592046.shtml
5.法律的分类有哪些?法律的分类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划分,以下是常见的几种分类方法:1.按照法律的性质分类:包括公法和私法两种。公法是指国家机构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如宪法、行政法、刑法等;私法是指个人之间的关系,如民法、商法、劳动法等。2.按照法律的形式分类: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部门规章等。3.按照法律的效力分类:包https://www.chinaacc.com/chujizhicheng/jhwd/zy20230522155853.shtml
6.《民法典》观察:房屋占有使用费相关问题研究审判研究吴丁亚《民法典》观察:房屋占有使用费相关问题研究|审判研究 房屋占有使用费是指房屋租赁合同被认定无效或终止(履行期限届满、解除或其他特定情形下),因承租人或房屋占有使用人无合法依据,继续占有、使用房屋而应当向出租人支付的合理对价或费用。但鉴于《民法典》等法律规定的原则性,实务中对如何认定房屋占有使用费的数额、https://lawyers.66law.cn/s2708d7c0a0513_i992010.aspx
7.法律中图分类号查询法的理论(法学),世界各国法律(总论),国家法、宪法,行政法,经济法、财政法,民法,刑法,诉讼法,司法鉴定,犯罪学,刑事侦查学(犯罪对策学、犯罪侦查学),司法鉴定学,法医学,司法制度,国际法,法律http://www.ztflh.com/?c=1963
8.法的分类有哪些?1.公法与私法的分类源于古罗马法,它是在民法法系中适用的一种法律分类。古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提出,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2055092/answer/1483660621
9.法律硕士联考民法学法硕联考笔记: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基于法律后果性质 亲爱的小红书朋友们,今天我们来深入了解一下民法学法硕联考中关于民事法律行为的一个关键分类:根据行为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所要发生的法律后果的性质进行划分。 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基于法律后果性质 https://www.douban.com/note/862913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