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10月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A.共同性B.时代性

C.阶级性D.思想性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有着内在的联系,它们之间是()

A.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

B.职业理想和道德理想的关系

C.阶段性理想和最终理想的关系

D.有实现可能性的理想和根本不可能实现的空想的关系

3.陈毅元帅曾经指出:“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理想主义者!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行动主义者!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理想和行动的综合者。”他的意思是说()

A.理想是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B.崇高的理想必须落实在行动上

C.确立理想信念离不开读书学习D.追求和实现理想是一个坐享其成的过程

4.理想与现实本来就是一对矛盾,它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其中,理想与现实的统一性表现在()

A.理想是主观的,现实是客观的

B.理想是未来的,现实是当下的

C.理想是完美的,现实是有缺陷的

D.现实中孕育着理想,理想将来会变成新的现实

5.以天下为己任,无论身居何位,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与国家的兴衰联系起来,把爱国的思想付诸行动。这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中()

A.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品质

B.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的品质

C.开发祖国山河,创造中华文明的品质

D.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的品质

6.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需要()

A.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B.完全否定中国的传统和现实

C.对本民族进行过度的颂扬和崇拜

D.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一切领域都与西方接轨

7.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时代精神。当今时代,我们大力弘扬的时代精神的核心是()

A.改革创新B.淡泊名利

C.爱护公物D.勤俭自强

8.爱因斯坦说:“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而不应看他取得什么。”他的意思是说,在人生的社会价值中居于第一位的应该是()

A.个人的社会存在B.个人的自我实现

C.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D.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9.在人生实践中,任何人都要面对并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质表现在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但人又()

A.远离自然B.消极地依赖自然

C.疯狂地掠夺自然D.有意识有目的地利用和改造自然

10.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在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A.敬重诚实守信B.讲究德性修养

C.与市场经济相适应D.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11.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道德的本质,认为道德是()

A.“天”的意志、“神”的启示

B.人先天具有的某种良知和善良意志

C.决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根本力量

D.一种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12.在“网络世界”,若有人故意制造计算机病毒传播扩散,将会破坏许多单位或个人网络的正常运行,甚至造成电脑系统的崩溃等。这说明的是当代社会公共生活中()

C.活动范围相对有限的特点D.公共秩序难以形成的特点

13.从业人员对待职业服务对象的态度不能有亲疏、贵贱之分,不管是领导还是群众、是熟人还是生人、是强者还是弱者,都应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一视同仁、周到服务。这是职业道德建设中()

A.办事公道的要求B.爱国守法的要求

C.尊老爱幼的要求D.助人为乐的要求

14.马克思指出:“真正的爱情是表现在恋人对他的偶像采取含蓄、谦恭甚至羞涩的态度,而绝不是表现在随意流露热情和过早的亲昵。”他的意思是说,在恋爱过程中双方应()

A.平等履行道德义务B.把个人纵欲作为爱情的目的

C.有高尚的情趣和健康的交往方式D.追求脱离现实生活的“纯精神”关系

15.下列选项中,属于家庭美德基本要求的是()

A.爱岗敬业B.保护环境

C.服务群众D.邻里团结

16.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倾向和特征,称为()

A.社会公德B.个人品德

C.职业道德D.家庭美德

17.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本质要求的是()

A.党的领导B.以德治国

C.依法治国D.人民当家作主

18.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其中,属于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的是()

A.依法治国B.执法为民

C.公平正义D.服务大局

19.按照法的原理、法律原则和立法精神,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和思想取向,称为()

A.法律原则B.法律精神

C.法律思维D.法律意识

20.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社会规范是()

A.道德规范B.宗教规范

C.法律规范D.纪律规范

21.调整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形成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为()

A.民法B.商法

C.行政法D.经济法

22.对散见于不同规范性文件中属于某一部门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进行审查、修改和补充,编制成统一的部门法典的活动,称为()

A.法律解释B.法律编纂

C.法律汇编D.法律清理

23.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力和权利以及履行职责和义务的活动,称为()

A.法律遵守B.法律实施

C.法律适用D.法律执行

24.在一国的法律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法律部门是()

A.宪法B.刑法

C.民法D.行政法

25.国体在一国政治制度结构中居于核心位置,决定了一国的国家性质。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国体的是()

A.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6.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以上权利属于我国公民基本权利中的()

A.宗教信仰自由B.政治权利和自由

C.公民的人身自由D.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

27.身份权是民事主体因具有某种特定身份而依法享有的权利。下列选项中属于身份权的是()

A.配偶权B.姓名权

C.肖像权D.名誉权

28.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划分对刑事案件的管辖,属于()

A.审判管辖B.立案管辖

C.级别管辖D.地域管辖

29.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强制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到指定地点接受讯问的强制方法是()

A.传唤B.拘传

C.拘留D.逮捕

30.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是对我国公民最基本的素质要求。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意志和坚定信念,是“四有”新人中()

A.有理想的要求B.有道德的要求

C.有纪律的要求D.有文化的要求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有二至四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当今时代,我国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具体可以概括为()

A.继往开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勇于创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救亡图存,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D.积极努力,为世界和平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贡献

32.下列选项中,属于职业领域理想信念的有()

A.希望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

B.希望成为一个为社会所需要、为他人所喜欢的人

C.希望在工作中达到理想的境界,取得理想的成绩

D.希望在我国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33.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不主张爱国,没有哪个国家的人民不把爱国主义当作伟大的精神品格而加以敬仰和推崇。爱国主义是()

A.一种重大的政治原则

B.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浓厚感情

C.鼓舞和凝聚各民族的精神支柱

D.调整个人与国家、个人与民族关系的道德规范

34.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首先表现在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热爱上,这是因为()

A.选择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人民长期艰苦奋斗的结果

B.中国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就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社会主义是一种先进的社会制度,用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

D.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5.在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提出和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重要意义在于,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A.有利于对公民进行道德教育

B.是对公民道德要求的高度概括

C.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要求

D.是用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社会规范

36.中国古人的下列说法中,对我们今天进行道德修养、锤炼个人品德仍具有很好借鉴作用的有()

A.“坐而论道”、“闭门造车”

B.“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

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D.“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7.作为国家安全的基础,经济安全是指国民经济能够抗御国内外各种经济风险而保持平稳有序运行的态势。下列选项中属于经济安全的有()

A.金融安全B.能源安全

C.粮食安全D.生态安全

38.根据解释主体和解释效力的不同,法律解释可以分为正式解释和非正式解释。下列选项中属于正式解释的有()

A.学理解释B.立法解释

C.司法解释D.行政解释

39.宪法的基本原则是宪法内容所包含或表现的特定社会的基本价值和观念以及宪法所要达到的基本社会目的。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宪法基本原则的有()

A.人民主权原则B.民主集中制原则

C.社会主义法治原则D.坚持党的领导原则

40.专利权是指国家专利主管机关依法授予权利人对其专利客体在一定范围内享有的独占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规定,专利权的客体包括()

A.发现B.发明

C.实用新型D.外观设计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理想、信念的含义和理想信念在人生中的作用。

42.简述爱国主义的历史作用和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43.简述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和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重要意义。

THE END
1.法律法规的多样性与层次结构法律法规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然而,这些法律法规之所以能够有效地履行其职能,就在于它们的多样性和精细化管理。 首先,国家根据其政治、经济、文化等特点制定了不同的法律体系。例如,西方国家以宪法为基础构建了复杂而完善的立法体系,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历https://www.6vjxuc8a1.cn/xing-ye-dong-tai/451303.html
2.中国法律体系概览法典法规与规范体系的构成摘要: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 中国的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根本,立法依据为普遍原则和具体规定。其中,宪法是最高的法律,它规定了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国家机构以及公民权利义务等基本关系。除了宪法之外,还有其他的一系列法律,如刑事诉讼程序律、民事诉讼程序律等,这些都是在日常生活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基石性质的法律。 法规制度 https://www.qmso18vkw.cn/zheng-ce-fa-gui/423037.html
3.法律知识内容大全系统集成与实践应用法律知识内容大全,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个人的权利与义务,更是维护国家法治统一和社会秩序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法律知识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完善,因此,对于掌握全面的法律知识尤为重要。 二、法律体系概述 法律体系构建 法律体系分类 https://www.yebtzbalg.cn/ke-pu-dong-tai/373239.html
4.法则纷呈剖析法律法规的奥秘一、法则之源:法律法规的定义与分类 法律法规,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确保公民权利和义务得到平等保护,以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它们可以分为宪法、行政法、刑法、民商事 法以及国际私法等几个主要类别。 二、宪政之基:宪法的重要性与作用 宪法是国家https://www.fikyjuyw.cn/tu-pian-zi-xun/437678.html
5.法律法规大全全面解析各类规范的涵盖与重要性行政管理条例是指由政府机关根据宪法和其他法律规定制定的具体实施细则。它们涉及到税收征收、市场监管、环境保护等方面,为行政部门在日常工作中的指导提供了依据。 刑事司法制度 刑事司法制度包括了犯罪定义、刑罚种类以及诉讼程序等内容,旨在惩治犯罪并维护社会安全。这一体系通过明确罪行界限,保障被告人合理权利,同时防止https://www.pbxspfkxqg.cn/niu-yang-yang-zhi-ji-shu/379153.html
6.法律基础知识概述与学习路径法律体系结构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法律体系通常由多个层级组成,从最高层次到最低层次分别为:宪法、普通法(包括刑事诉讼程序)、专门条例以及地方性具体规定。每一部分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范围,共同构成了该地区或国家完整的法律体系。在学习这些内容时,我们可以从顶部向下逐步深入,以便全面理解整个系统。 https://www.nwifujzth.cn/ke-yan-jin-zhan/106702.html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各项法律相适应,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立法权限,国务院、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还制定了大量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为促进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了维护国家法制统一,促进法律体系科学和谐统一,中国各级立法机关先后多次开展法律法规清理工作。2009年以https://www.gov.cn/zwgk/2011-10/27/content_1979526.htm
8.05年10月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总结(一)十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结构):①宪法;②行政法;③民法和婚姻家庭法;④经济法;⑤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⑥军事法;⑦环境法;⑧刑法;⑨诉讼程序法。 十三、法律的特征: l、法律是一种概括、普遍、严谨的行为规范规范性就是它的首要性,指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模式、标准、样式和方向. http://www.dadeedu.com/html/dade_855.html
9.2018年第3期总第5期然而,随着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交融,各国法律也随之发生吸收、借鉴与融合,世界法律体系也逐渐发生变化,打破了传统上大陆法系、英美法系的划分,从而引入“混合法系”的概念。但在目前法系理论研究上,关于它的判定却一直是阻碍混合法系发展的难题,本文通过对国内著名学者夏新华教授的《混合法系发展的前沿 ——兼论http://fxy.hunnu.edu.cn/info/1130/2924.htm
10.《法理学导论》笔记(法理学导论)书评编法律的本体第一章法律的概念第一节法律的定义一、法与法律1.法:应然法,隐藏在事物背后的客观法则或人类普遍理性要求2.法律:实然法,法律只是法的表现形式二、对法律不同的界说(一)法律命令说:1.主权者下达的以制裁为后盾的普遍命令;2.专制主义(二)法律规则说:1.第一性规则和第二性规则结合形成的规则体系。https://book.douban.com/review/9773884/
11.考研政治思修超详细知识点总结,快收藏!复习经验3思想道德调整社会关系的范围和方式更加广泛,与法律共同促进和谐社会秩序的形成。 (2)法律为思想道德提供制度保障 1法律通过对思想道德的基本原则予以确认,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国家强制力保障; 2科学立法和民主立法,可以将思想道德有机融入法律体系,使法律具有鲜明道德导向,让法治成为良法善治; https://www.kaoyan.com/zhengzhi/jingyan/5f3f4932e0bce.html
12.旅游经济学2Java天堂为保证旅游经济活动中各经济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保障各经济主体在其权利受侵犯时得到法律保护,须建立和完善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的法律体系。 2、建立和完善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的法律体系 具有正常化、规范性的旅游市场秩序是各旅游市场主体的活动及旅游市场机制有效发挥的保证。因此须建立和完善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的法律体系。 https://www.cnblogs.com/javabluesky/archive/2008/03/27/2211868.html